今年端午除了端午隔天刻意去市場買的粽子外,在家沒有吃到任何粽子。
想了一想原因,大概是幾年前曾祖父去世後,曾祖母身心狀況便逐年變差,夏初的肉粽和鹼粽的味道便悄悄消失了。
latest #7
有點感慨,以前過年的炸年糕、發糕也沒有機會再吃了。前幾天整理舊書就順便翻了一下舊相簿,曾祖母的身影在相紙光滑的表面上還很有朝氣;在我有記憶以來,沒有自我意識的曾祖父似乎也還能跟掌鏡人互動,現在通通物是人非了,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沒踏進四樓那鋪著大理石地板的房間──那裡還放著我的玩具嗎?映像管電視下的冰箱依舊還貼著我的照片嗎?
我的大半童年記憶都和那間小小的電器行聯繫著,但它卻又和我的記憶大相逕庭。從前我玩耍過的地板、吃飯時的大圓桌,一切都變了卻又似乎維持不變。
身邊的長輩間的關係似是也不停變化,以往除夕夜能擠滿的客廳,因為叔叔姑姑們各個有家室;又或是叔叔家為了和朋友打麻將,提前拜年同時也提前離開;又或者是因為挪用公款而離婚的其他親戚──一切的一切都讓年味大幅下降。我時常思考,究竟只是我長大了,還是過年真的變得沒那麼令人興奮了呢?
立即下載
至於外婆家……。罹患精神疾病的外婆,大概是長年累月的壓力,讓他在幾年前突然垮掉。不僅僅是精神狀況,連帶著認知能力也大不如前。
某天傍晚,我和媽媽在店裡隔壁的車庫,我們聞到了附近飄來的滷汁香氣。
「好香喔,好可惜外婆變那樣以後都吃不到他做的飯菜了。」媽媽突然冒出了這句話。
我不知道如何回應,僅僅只用鼻音回應了他。我回憶著外婆滷蘿蔔、肉、馬鈴薯的滋味,我可以只靠白蘿蔔配掉三碗飯──是啊,再也吃不到了。
我同時也很恐懼,幾年後就是我要獨自回憶媽媽的味道了。我該怎麼辦?我不知道。我好恐懼。
不只曾祖母家的年味消失,外婆家也是。
雖然小孩子的數量逐年上升,氣氛卻沒有變得活絡。大姨丈不來了、三姨丈和三阿姨離婚了、二舅舅又沒來了、大阿姨和表姐提前離開了。
好安靜。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