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好好笑,我真的緊張到連書介都忘記要寫。《緞帶》是由一隻鸚鵡串起的短篇連作,一部走溫暖催淚路線的小說!
這一生最勇敢的瞬間,
是目送你離開我身邊。
書腰寫得太好,直擊淚腺,我真的好愛,讀完整本再回來看會覺得寫得真妙又超級貼切!啊!!!(想說又什麼都不能說的吶喊)
翻譯《緞帶》時有個段落印象深刻,大意是一位年輕編輯初次拜會知名畫家,聊到她的故鄉在日本松山。
常有人把松山和烏龍麵很有名的高松搞混,這次要合作的這位畫家也搞錯了,問她:就是烏龍麵很有名的那個地方吧?但年輕編輯順著對方的話說,也就沒有糾正這個錯誤。
後來聽說畫家喜歡吃麵,編輯回老家時開著爸爸的車,特地跑一趟到高松去買烏龍麵。
她說得很輕描淡寫,但我順手在地圖上一查,發現從松山開車到高松要兩個小時。
兩個小時!這來回就要開四個小時的車了,滿遠的耶。就為了替見過一次面的畫家老師買好吃的烏龍麵。
當下震撼到很想加註解或偷偷加在行內,但感覺怎麼加都不太對,最後還是沒加,畢竟做了這件事又不想強調車程遙遠,也是這位編輯角色塑造的一部分。
但翻完這段之後一直覺得,翻譯真的好侷限呀,有太多文化上的、常識性的東西,是光就字面翻譯不出來的。
我能為故事做的,大概也只有像這樣上網寫些字面上沒有的東西,希望搜尋引擎和演算法帶它們漂到遠方,讓有緣人看見。
友:上次去高松的時候好多家烏龍麵都要排隊,所以她可能不只花了四個小時
我: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