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a洞物
4 months ago
[7月雜]
latest #29
鄰家a洞物
4 months ago
一轉眼就下半年
鄰家a洞物
4 months ago
討論到政治就會再一次見證到自家不ok的教養方式長怎樣,即便我相信任何人都有改變的彈性,但這件事每次都只會以內心感到不意外而收尾,也是很神奇ㄌ
果然年紀越大就越難改變是真的(

我心目中的不ok的教養大概就是家長不准小孩跟他們意見不同,不然就要負面輸出一番(aka叫罵)甚至揚言斷絕關係的這種w

用權威階級的視角看待萬物,所以沒有「討論」的空間,只有「我聽上位者的、下位者聽我的」。
立即下載
鄰家a洞物
4 months ago
至於為何會長成用權威階級的視角看事情,只能說通常會是複製上一代的不ok教養而來的(
可能導致很濃的不安全感或傾向於負面解讀一切

就算理性上知道這些,還是想感慨一下越老越難以改變的這個現象ww
許多照顧長輩的人都辛苦了
鄰家a洞物
4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B5JwGmYxUkE5vp4XaI5RG.jpg https://images.plurk.com/76vrMMvvPkxbUgGhbHSbP2.jpg
好好笑
獵魔女團列入待看清單ww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ㄚㄚㄚ理響ig直播⋯⋯作者媽媽也在⋯⋯嗚哇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揪命ㄚ這是可以免費看的嗎
好希望有留檔QQ
響子猜理佐MBTI一直猜不中,兩人比手的大小,還有對視我愛你遊戲看誰先害羞(???
免費福利啊啊啊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大罷免終極懶人包,30分鐘帶你看完一年立院爭議!過去你可以政治冷漠,但此時此刻,懇請你多看台灣一眼吧! ...之前有追蹤這位,學看一點人類圖XD 但認識得不深。
本來看到新影片通知時也有點驚訝他會做政治相關的內容,於是拖到現在才看。
但把影片看完後,覺得時間軸很清楚,值得分享。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前陣子看到囧的圖文懶人包在轉傳,我那時就想著假如有比這更好的內容,那我會選擇後者去分享。

原因若要以簡短結論來說,一個是她的內容偏學術、入門門檻高,另一個是關於她本人的資料處理和彙整能力。
這兩點都是我個人主觀意見,但我會再詳述。

關於第一點,由於內容聚焦於中共對台戰略的「相關理論名詞解析+現象辨識」,不夠白話會是個硬傷,只是理論名詞要做到平易近人本來就蠻困難的,而願意看分析的話就不會是問題。
能幫助到的應該是平時會願意思考,只是可能還沒想過相關層面的人。

關於第二點,文字部分應該大都是引用、再經過她整理,沒什麼問題。
以我個人偏好來說,她用紅藍相間的螢光筆畫記,有時候畫到的並不算最主要的重點,以及同時兩種顏色有點眼花。這些僅是我個人感受到的困擾。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但第二點,除了文字若要再精簡應該是能做到的之外,我覺得比較微妙的是,圖片部分(應該算是她的原創內容?)有時會跟文字不太搭。

先不討論她有些圖片只是把句型做成圖片檔這件事,因為這也是一種資料呈現。(只是我覺得這不算最理想的方式)

主要是不知為何她選用的圖或例句,蠻多都偏向情緒煽動性強的款式w
當然端看戰略使用者想怎麼用,本來就會有煽動性較強的句型,但煽動性強其實也表示很容易/很快就能看穿,或大家早就知道/熟悉,再者,一個原本就容易受到煽動的人也本來就容易掉入陷阱。

因此,如果要教導大家「辨識」這樣的伎倆,可能更需要藉由煽動性沒那麼強的句型來讓大家練習,因為中共戰略也不乏冷靜有條理但其實在偷換概念的款式。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這就回到我個人對她的一些既定印象/偏見的部分。
基於一些她的黑歷史,我個人對她的個性是有既定印象的,加上後續也有很多能佐證的事件,於是近年假如有看到關於她的話題,我會先看的是究竟她個性有沒有往好的方向轉變。

因為根據過去事件,能推論出她的個性是偏自我中心的,以及對外界有負面想像(aka覺得別人會害自己)。

如果要說這樣的個性對於整理資料會有什麼問題,通常就是在需要客觀的時候會遇到困難,以及偏好使用吸睛但聳動的手法(因為較在乎情緒)。
比如有少數圖片有連續性,看得出她想呈現一段劇情/故事,但會看不太懂她想表達什麼⋯⋯

於是這篇內容就有點可惜,雖然想討論的是很理論且可以分析的「戰略」,但只討論到這些戰略中比較情緒化的部分(?)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題外話
東昍的影片跟囧的圖文,兩者聚焦的重點不一樣,所以其實也不太能拿來比較。

不過真要說的話,雖然主題不同,但東昍想討論的格局更廣、談的是一個更大的議題。
這可以算是選題材時的個人選擇,但我也覺得即便囧想要做這種大格局的主題,大概也很難做到東昍這樣的呈現,也就是能力的部分(

會這樣說是包括看過她的許多貼文、新書簡介等文字,所累積得來的結論⋯⋯因為文字通常都能編輯修正成更理想的版本再送出,但總覺得她似乎不常這樣做⋯⋯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京都塔飯店為何還有上低音號和青鳥聯名的房間
那我不是只能訂了嗎(
超貴⋯⋯但大概還是會訂的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一個回神就訂了日亞的BD和DVD⋯⋯
希望扣款時的匯率可以維持跟現在差不多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雖然沒得投,但希望順利
昨天稍微對天喊話(?)說希望今天別下雨、或即便下雨也不影響投票。看到今天的天氣有點欣慰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跟同事邊吃飯邊互相給情緒支持
只能說⋯⋯就看股票開盤會如何了(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我家的人在工作上曾被屬於綠的人弄過,於是至今都對整個顏色不滿。雖然他們承認自己確實有偏見,但妙的就是即便他們也不認為藍色做得比較好,卻還是會投籃(我真的是很希望哪天看到他們後悔

一說到政治就會吵起來,即便我沒有在稱讚綠的哪裡做得好,只是在聊藍的哪裡做得不夠好,光這樣就能生氣ww
明明就是不同的兩件事,也能混為一談。甚至只要「沒有完全地同意他/她」就會被他/她認為你在反對,怎麼有辦法討論⋯⋯這種狀態也是很神奇了(

不能好好溝通的人雖然在工作上見多了,但那畢竟是工作,我可以選擇如何應對。但沒辦法選擇誰作為家人(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雖然大概會很直覺地想許負面的願望,但據說要正面表述才比較好,所以我盡量不隨便詛咒他們,盡量啦(ㄍ
只能期待一下我哪天會獨自遇到好事、過上比他們好的日子,但就沒有他們的份。我揚長而去(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自memo@icat - [閒聊] 先講一下,對於公民而言,選舉沒有輸贏,誰當選誰落選,日子都是繼續過下去的……。...@spadequeen - 如果台灣在12強決賽時輸了,你不會覺得台灣棒球從此沒救了,因為你知道台灣能打...
體育比賽的比喻蠻生動的
也蠻同意上面這噗的噗主提到的,對藍綠兩黨不解的部分(包括抗中保台既然是好生意那為何不做 & 既然走訪基層重要那何不多做這塊),以及韓國瑜講話方式的優缺點。
好像也能夠想像為何兩黨沒有做前述這些,有時可能黨內聲音也很雜,或要看最有決策權的究竟是誰&那個人的個性和派系為何。

不過,看到同意率有過門檻(即便沒有高過不同意票數)還是很不容易,這樣的數字是有重要參考價值的。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差點忘記追fuji rock live
還好趕上羊文學的光るとき⋯⋯愛死⋯⋯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現場穩到不行⋯⋯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她的沈清3+4特裝版》by編劇 seri /作畫 biwan – 墨扉文化
夫人布貼我一開始還以為是角色頭像之類的,沒想到是這個
等等它是誰wwww 我記憶模糊,但難道是靈魂畫手夫人的大作嗎www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ailinhuang on Plurk更瘋的舉例我要笑瘋wwwwwww

存起來留著在需要療癒的時候看 @Turtle56 - 0728 早安 台灣人瘋起來太好笑了 真的好愛正港台灣人~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上完課後的雜感,與關係有關的技術教學。
雖然一開始就知道這堂課是純教技術,但越來越覺得除了練熟技術之外,也需要判斷某個技術適合在什麼情境下使用。

但沒有預想到的是這堂課不太討論情境,或是對情境的判斷更像是沿著技術所做出的延伸,但問題或許就在於,關係指的是是兩個人以上的互動,我覺得需要先判斷一下在關係中的人們各自抱持著何種立場在互動,也就是眾人的人設為何,不然技術的運用就有可能失準。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題外話,覺得創作真的是能反映出作者樣貌的一面鏡子⋯⋯
最能認識到作者的方式,我覺得大概是看作者如何介紹、講解自己的作品吧w
雖然是有感而發,但不會指名道姓,就當作是我個人偏好的murmur,參考就好w

看到某位作者在解釋作品理念、創作心法之類的分享時,是很有條理、理性的敘述。
不過其作品在劇情方面,總給我一種感覺是「不太理解這個角色為何在這時做出這樣有情緒張力的選擇」,有點像是劇情彷彿是為了服務情緒張力而生,或者也可以說,角色人設有點跟著劇情在浮動變化。

我覺得有趣的部分是,作者能有條理地侃侃而談劇情處理方式,但其筆下的角色可能是感性地在推動劇情(也就是作者本人在創作時以感性為主)、不一定有符合人設的動機。
這兩者的細微落差,會讓我有個直覺:作者或許並不是有意識地在安排劇情,而是為了講解才開始自我剖析的。
鄰家a洞物
3 months ago
於是這更像是,作者對於自己想說的故事,其實更注重情緒訴求,以致於有關劇情的合理或邏輯,是在創作完畢後為了向大家講解,才開始去反思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