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1234: 真~的~就人類努力那麼多年的性別氣質教育,一場跨運就全部大倒退= =
等於變相恐同+恐懼多元氣質,不給孩子機會去認識自己、建立自己的模樣,不給孩子勇氣去成為自己,反而叫他們一旦有所異於常人就變性,這樣就不用面對刻板印象的框框?這種倒反因果、扼殺幼苗的社會就是他們想要的未來嗎?
老實說我覺得歐美很多這種「風潮」其實只是抓準青少年徬徨、需要一個「答案」+網路世代的自我價值焦慮、 想要覺得自己「特別」→給一個🏳️⚧️標籤直接滿足一切需求,逃避隔壁真正的問題所在(家庭/精神疾病/個人氣質/同儕關係…),鼓勵把一切歸因於「因為我身心不同性別」,這種態度不管在醫學上還是文化上都是在毒害後代跟毒害整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