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挫折與焦躁,看到周五的素材,鬆了口氣,但仔細觀察,自覺還是有點困難…
【覆盤】
1.抓型能力廢了,繼續描形(慘況又重演,這是第幾循環了
1a.數字花 5mins 補上
2.體積感,即使用PS臨界值輔助,還是因為物件的花紋、材質(反光),看得一頭霧水
2a.參考群裡大佬的過程影片,驗證判斷差小,才畫出大略
3.細化前,其實一直都有個疑惑,以這張素材來說,二分的形狀,似乎都會變化,那麼是要直接畫在上面,還是要善用二分的色塊範圍呢?
(看到有些大佬的速塗,直接到塑造階段畫出體積感)
3a.桌面和背景,圈選特定範圍,先從亮面,使用了方頭筆,帶感壓(有疊色、混色),畫出紋路和漸變;再畫暗部,留意紋路(運筆)的走向
3b.觀察素材,覺得需要分層級,即使會被遮蓋、顯得廢筆廢時,但可以避免破壞形與色
(思路是照著大型至小型、深至淺,並非完全無腦照抄)
3c.布料的紋路
3c-1.使用PS>雜訊>中和輔助,畫上各個紋路概括的色塊,留意方頭筆觸要把粗糙的邊修平、顏色填滿
3c-2.發覺有些色塊跳得太突兀,且缺乏布袋凹凸起伏,所以下方再加上一圖層,補上純色布袋的凹凸細化
3d.鬧鐘,金屬質感的反光,果然將二分做了很大的變化
3d-1.依然保持著兩個塗層,但操作失誤,不慎畫錯圖層,又刪錯圖層(金屬高光原本畫好,但調整圖層又修正,畫得太投入,告一段落後,才發現高光圖層不見了,也救不回來了www
【檢討】
1.細化還是走在畫得像、照抄的路線上,不夠大膽做概括,甚至抽象化、主觀化處理
1-1.以盡量提醒自己要從大至小、深至淺,但潛意識還是更在意把完整度提高些,而非追求快速
2.試過限時,留意到自己細化時,會慣性陷入局部畫到極致,這也是造成費時的因素之一
2-1.細化(塑造)也該拆解成兩步驟,第一是中型是必須整體都顧到;第二是小型得依照主次、視覺中心的規劃,決定何處是否添加
(一直以來,一旦非視覺中心的局部,細化的小型被做滿,提高信息量,其他就被迫也得一起做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