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十月馬拉松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閱讀心得
台灣作家臥斧的作品《FIX》(系列作,目前共兩本)
這個禮拜一口氣看完了!
微雷推薦
#讀嘛讀嘛
latest #11
Alice🏃‍♀️十月馬拉松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附上讀墨連結
另外也可以在台南市立圖書館線上借閱
舊版也借得到,不過新版有新版序和一個新章節
推薦直接看新版
https://images.plurk.com/3tnrvYUjdLzQfvqiw7iHpZ.jpg https://images.plurk.com/25kYUiDnBbp38CvZPiJEaI.jpgFIX(新版) - 臥斧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FIX 2:這個故事有問題 - 臥斧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Alice🏃‍♀️十月馬拉松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這本是參加犯罪作家聯會的讀書活動被推薦的
兩本都是一系列短篇推理小說組成的小說集
每一篇的固定發展是一個創作者寫出推理作品後被指出其中的瑕疵,以及如何修改的討論
全篇內容各自獨立,並由一個謎團貫穿全書
第一二集間能找到蠻多角色之間的聯繫,也是閱讀上的樂趣
Alice🏃‍♀️十月馬拉松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這個系列的一大特色是其三層結構和作者如何結合他們各自代表的主題:
第一層是「推理小說」,第二層是「創作技法」,第三層則是「冤案」
——本作的每一篇推理小說,全部取材自台灣真實的刑事案件
且大多是鑑識/查案/審理過程有疑慮的案子(有一部分現實中已確判為冤案)
我個人認為這個題材的切入角度非常有創意
且有在趣味性和嚴肅議題的創作倫理之間取得平衡
立即下載
Alice🏃‍♀️十月馬拉松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就「推理小說」和「創作技法」這兩個要素而言
我自己是一個看推理小說常常試著從作者的角度思考的人
(所有線索都應該有意義、所有字數超過一定數量的關係人都一定要在案件中有位置、嫌疑人的動機和犯案手法不能矛盾etc)
因此覺得《FIX》的閱讀體驗非常有趣
彷彿在跟著作品裡面的創作者一起檢視原本作品中的邏輯漏洞
並認真分析怎麼讓故事變得完整
而故事背後作者呼籲讀者關心「真實冤案」的意圖
和「修正有漏洞的故事」連結起來之後
也讓身為讀者的我對那些沈重很多的議題多了一些想法
這本對我來說是「好故事可以帶來對議題關注」的再次應證
因此,無論是想帶著輕鬆的心情享受推理/創作小說
還是藉由它作為了解議題的開端
我都是五星推薦!
Alice🏃‍♀️十月馬拉松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話說我本來title要打無雷推薦
後來想想已經劇透每個故事都是用冤案的角度在寫,好像還是有點雷
所以就改微雷了XD
Alice🏃‍♀️十月馬拉松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另外只要提到用作品外的邏輯推理作品
就忍不住要講一下麻耶雄嵩的〈麥卡托式搜查法〉
當初看到腦袋融化
笑死,第一次看到這種主角直接破牆的倒果為因型推理出現在推理小說中
我邊看邊忍不住想喊「喂這種作弊招數我可以用,主角你不行吧!!!」
總之很讓人印象深刻
Alice🏃‍♀️十月馬拉松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和讀書會夥伴泡福聊了一下後
發現我們不約而同更喜歡第一集
覺得泡福講出了我一開始沒有想到的原因:我們都覺得第一集的謎底比第二集好看
對我來說第二集的謎底合情合理,前面的伏筆也埋得不錯
不過核心概念上第二集焦點稍微渙散,也比較沒那麼正面
第一集則是在緊扣主題的同時有很正向的精神蘊含其中
我覺得是這種感覺上的差異讓我更喜歡第一集的謎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