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不過,雖然我沒有想為台灣洗白(?)的意思,卻想稍微提醒一下《逃》和《離》都是距今約有十多年前的事,而這十數年的時間的確是有在進步的,台灣社會對移民工的確有緩慢的更加友善一些,從制度到社會都有緩慢的前進(真的很緩慢,但的確有前進),那有沒有前進到「好」?我想有一些東西的確有被鬆動,但也有一些東西直到現在依然不被社會大眾看見。
移民漁工血淚記漁工和廠工同樣的地方在於他們都不太容易進入大眾視野(特別是相較於家庭看護工有可能在身邊「看見」,漁工和廠工的場域更加縮限也更難被看見),但廠工因為法規相對完善於是保障還是比漁工更多一些(而且說難聽點,就是漁工更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