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整篇故事之後,再回首去看噗首的《像候鳥一樣遷移》,漸漸地,豪蘭的形象便與印象中那些總會飛來台灣過冬的鳥兒連結起來

不過,候鳥明明是群居生物,可是在故事中我們卻看不到豪蘭的其他同胞……
除了與他同居的戀人之外,在異國他鄉(日本)遇到的其他人似乎都無法在他心中留下太過深刻的印象、無法同頻、無法共鳴
豪蘭總是在學習,就像候鳥遷徙到一個地區之後,總是需要重新適應新的環境,在故事中我們能看到他對一切的規矩游刃有餘,但是上手之餘,卻又看不到豪蘭真正熱愛的、感到有意義的事物……就像候鳥一樣,適應與學習只是為了生存、為了伴侶,似乎無關乎「自我」

縱然伴侶的快樂便是豪蘭的滿足,卻總是讓我不禁想問:如果不是為了所愛之人,單純是為了自己,那麼豪蘭自己想要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