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在工作時遭逢到英美正面交鋒(?)的場合。國際政經環境歷經多重動盪,有些事好像還沒有改變,米英真是我永遠的舒適圈(希望)。
1/
英國代表:針對這個議題,我想表示....待會[美國代表]會反駁我,但英國事實上是表現比較好的,如果我們從另一種指標組合來看的話。
美國代表:好的,首先,我喜愛英國。但是抱歉,[英國代表]是錯的。當然英國也表現很好,但美國還是更好,從各種指標來說。
台灣代表:至於我,我喜歡英國也喜歡美國。
(此人不是我,但也可視為是我(?)
2/
美國代表:跨國工作經驗讓我知道各地文化各具優勢。例如我去歐洲工作時,常有類似這樣的對話。
我:這個我們今天要做出來。
歐洲同事:不。
我:但我們今天要做出來,才能和美國團隊交接。
歐洲同事:不。我們要去看足球。
我:什麼?
歐洲同事:你要一起去嗎?
我:不!
S: 所以這種文化的優勢是在哪裡?
美國代表:創新比較慢。
3/
S: 近年英國經歷了很多呢,先是脫歐、又是疫情的
英國代表:確實是,但你知道嗎,我相信我們已經準備好穩定下來,再次偉大了。你應該再回來看看
S: 謝謝你的建議。你想吃那個嗎?
4/
英國友:之前去美國工作讓我感受到兩地文化差異的衝擊。
S: 怎說?
英國友:我們和美國同事一起面試外包團隊。事後我們認為,面試者感覺不夠穩重,而且有點情緒化。但美國同事覺得他們太棒了,充滿熱情。
後來我們又面試了另一組團隊。這一組我們就覺得很不錯,應答很專業、冷靜。但美國同事說「他們好無聊」。
S: 在美國職場似乎只有兩種主流認可的情緒:自信或興奮。
英國友:......我應該早點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