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講
百業缺人
背後的主因就是歧視
沒有歧視,才會有正確的認知
多少工就該值多少酬
這才是貪小便宜、貪生怕死的台灣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latest #84
就像把特定名詞掛嘴邊,一直講有多好
本質就是歧視
反之,真的好的才講好、差的地方也照講差
這才是真正的尊重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以最近的體育系事件來說
我認為的體育系
更多是要接近”以體育為核心的跨領域學習”,才是大學科系的主軸
其中包含測試與驗證(當然,就要跨到醫學系
6_k 嘖
4 months ago
其實不是歧視, 是台灣人沒辦法負擔高價服務業
立即下載
6_k: “台灣人沒辦法負擔高價服務業”的想法本質就是問題了
房價破千萬、車價翻一倍、顯卡也是翻倍賣
這也是高價服務啊,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嘛
(當然房子......改用租的.......ry
6_k 嘖
4 months ago
這些都是物質
6_k 嘖
4 months ago
服務是無形的
6_k 嘖
4 months ago
如果你可以接受一塊雞排200
6_k 嘖
4 months ago
或是一杯咖啡300
6_k 嘖
4 months ago
你付出的是服務費
6_k 嘖
4 months ago
因為你心知肚明這些東西的成本在哪
6_k 嘖
4 months ago
實體成本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這些都對
問題都不是在終端的消費者思維上
而是更上游的、把持利益與財富結構的那群富有人身上
而且早就PUA源頭與終端的生產商與消費者”這就是沒辦法的事情,你們得靠我媒合”
6_k 嘖
4 months ago
這一環扣一環
6_k 嘖
4 months ago
不一定是有錢人怎樣
6_k 嘖
4 months ago
譬如你開一家雞排店, 你想要多請一個人來幫忙, 你願意出多少薪水, 這會反映你這塊雞排賣多少
6_k: 所以”餅誰吃了80%,剩下的20%才給大家分”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核心本質還是在分餅的那群人的價值觀上
6_k 嘖
4 months ago
如果你只願意出3萬, 因為你一塊雞排只能賣60
6_k 嘖
4 months ago
但是願意來做的人覺得辛苦沒有5萬不做
6_k 嘖
4 months ago
你雞排就得賣到200, 但是客人不會買單
6_k 嘖
4 months ago
這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
6_k 嘖
4 months ago
所以很多小攤能存活的都是夫妻攤
6_k 嘖
4 months ago
或是一人小攤
6_k: 你這就是在講”做餅的人同時也是分餅的人”
這種情況當然會公平,勞力最大的就是分餅同時也是做餅的那個人
這都沒問題
6_k 嘖
4 months ago
吸收台灣最多勞動人口的就是服務業
6_k 嘖
4 months ago
台灣的服務業真的是超級便宜
但目前的經濟最大的話語權是誰?
股東
股東的本質是什麼?
金融

那金融與產生服務商品、生產實體商品的關係強不強
不強
因為有了金融,也不一定能有服務商品、實體商品能產出
反之
產出商品的人,是否”必須”依靠金融?
沒上市的公司、路邊的小吃攤
這就是例子
所以延續脈絡繼續講
股東決定公司的決策
決策就會強制的影響公司運作
公司運作則會讓社會的模式產生改變
被改變的社會模式,這就是現況
6_k 嘖
4 months ago
這跟歧視沒有什麼關係
6_k 嘖
4 months ago
就是消費者付不起這麼多錢買服務
6_k 嘖
4 months ago
如果消費者願意買單, 股東會非常樂意抬高價錢
6_k 嘖
4 months ago
抬高價錢提高營收, 股價更高
決策會影響公司運作
這件事不只包涵對外的商品產出喔
員工薪資不是薪資嗎?
6_k 嘖
4 months ago
台GG就是最明顯例子
要逼著的員工先墊錢幫忙買公司的產品
這不是惡性循環嗎
被強O的員工,可能1/4~1/3的月收入”形同被公司沒收”
他們買什麼?
什麼重要買什麼啊
什麼不重要,就不買什麼
這就是癥結點
就像6K講的
是一環扣一環的複雜情形
所以只單純的說歧視是真的很片面
但梳理前後的脈絡後
能主導的人的思想,才是影響周遭變化的核心

就像我們黑白工房的平台一樣
從來沒有任何繪師或客人在抱怨我們的定價、我們的商品品質
因為該讓出來給大家吃的餅,一口都沒少
6_k 嘖
4 months ago
一定要有人開始先痛, 出資者要先有收益, 他才請得起薪水高的員工
6_k 嘖
4 months ago
不然出資者會先倒閉
訂這價格,扣除成本與固定的%數抽成,全額都是繪師的
這就是在照顧願意來委託的委託方甚至兼繪師的人
價格固定不輕易變更,生產製造商也不輕易更換
這就是對顧客的品質保證,這是一種責任與態度
儘管我們會虧(譬如疫情期間,沒有辦法寄郵政系統,一個包裹運費是本體的1.5~3倍價格,我們照寄)
6_k: 所以這樣的模式建立在互信
沒有歧視才能互信
這樣懂了沒?
6_k 嘖
4 months ago
你們本夠粗或是其他成本比較低可以這樣撐著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6_k: 我們都是先收錢不墊錢的喔.....
6_k 嘖
4 months ago
我老闆的包子店後來請顧店阿姨開到快5萬才找得到人
6_k 嘖
4 months ago
而且工作不滿八小時
6_k 嘖
4 months ago
所以最後還是收了
6_k 嘖
4 months ago
因為這樣下去一顆包子要賣到50塊
6_k 嘖
4 months ago
你就想想一個顧店阿姨的薪水每多一萬塊, 一顆賣30塊的包子利潤只有10塊要多賣幾顆才能cover
我是不太想繼續延續這個部分的辯論
這是戰術上的討論,而非戰略上的見解差異
6K說的,我基本都是贊同,所以我沒有做太多的反駁
只有針對第一句話的那句話本質上做了辯駁的著墨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就跟大家著眼點不太一樣
很多人都是實際去看數字是多少

如剛剛說的包子

都沒想過做包子要花多少工夫與心力嗎?
6_k 嘖
4 months ago
我老闆的包子是找手工包子師傅一起調配方然後師傅製作, 他每天去跟他批貨, 但是價格還是不能跟市場"行情價"差太多, 消費者會比較
商品成本是一回事
背後的服務該佔多少
是老闆說的算還是客戶說的算
抱歉,雙方都同意就算
誰教育誰還不知道勒
6_k 嘖
4 months ago
這些心力他只能期待店做起來之後量更大可以分攤掉
6_k: 是啊
消費者在教訓包子師傅
這就是歧視
6_k 嘖
4 months ago
中國市場的優勢就是量大到可以忽略某些成本
6_k 嘖
4 months ago
結果他的產品評價好但是敗在人力成本
那反過來講
行銷公關成本砸了,把客人PUA好了就能減少成本支出嗎
好像就是現在的套路耶?
6_k 嘖
4 months ago
行銷成本也是成本阿, 有些包子店可能一開始就找工廠做口味過得去但是便宜的包子
6_k 嘖
4 months ago
大部分人願意買單這種產品
6_k 嘖
4 months ago
但是他當時去問工廠基本量都是一個口味一天至少1000顆
6_k 嘖
4 months ago
才願意接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6_k: 所以沒發現大陸為何流行預製菜嗎
一般餐廳用這個,配高大上的裝修與宣傳,還有壓下不好的評論
賺得盆滿缽滿
這套在台灣很難玩,前陣子的酸菜魚熱潮會退下來
就是因為台灣不吃這套
臺灣吃新鮮的吃慣了

我還是不要繼續講了
看了我也頭痛
6_k 嘖
4 months ago
6_k: 反正你也知道利害關係在哪邊
不會像那群鬼針草一樣邏輯會打架
我還是跟你聊天會比討論、辯論來的實際
6_k 嘖
4 months ago
不用跟他們辯論任何事情
我會講這個題目
主因還是體育系的事情
尤其那些跳出來辯駁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價值觀與思維
早就是統治者要的模板
體育界的紅衛兵
6_k: 確實
6_k 嘖
4 months ago
體育系那個是學界醜聞+體育系惡習
6_k 嘖
4 months ago
你們體育系怎麼搞這種階級關係我非常了解
所以才會去反思
為何能讓這一代體育學子們都成了那樣的僵化思維模式
6_k 嘖
4 months ago
因為是一屆一屆在維護這種階級關係
6_k 嘖
4 months ago
跟當兵一樣
6_k 嘖
4 months ago
體育圈跟當兵幾乎沒兩樣
6_k: 你懂的 尤其我也是體育系畢業的我算當事人行列裡的一個
還好我是選運動健康管理組
不是體學跟競技
不然早就死慘了喔
譬如其他群體看你沒啥交友圈,在專項訓練上就會到處吃豆腐(要你拿器材、要你去預約、要你去跑腿
雖然關係不會很僵或者不合甚至還不錯
但是那模式漸漸的會讓特地的人去負擔原本該輪流負責的雜事
很心累
當然這種原始、恃強凌弱的階級本身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但這種模式擴大到整個社會.....
歡迎來到仙境國家:中國
更應該說,這是體會過鐵拳的過來人
為何本能的討厭中國的主因
我在這些領域上確實是弱弱
但不代表我在其他我有能力的領域上,我還是菜逼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