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能@錦糸町避難中 共有
3 months ago
[看不見的國家/捏有慎入]
https://images.plurk.com/1ogehSXLEv4MNiaAei23Ny.jpg https://images.plurk.com/5K0jnTptkurHRjNrhszkfp.jpg
紀錄片的捏有慎入......?啊不管了總之tag上去就對了。(爆)
6月上映時就先去首刷,然後上星期日再帶自家皇太后去看了!!
latest #14
原本聽到這部要上映就先跟皇太后a.k.a.親愛的老媽討論過我自己先跟朋友去看過一遍,如果感覺是能帶她去觀影的類型的話再帶她去。
我:「妳明天有空嗎?要不要去看《看不見的國家》?」
媽:「喔~所以是妳陪我去看嗎?還是我一個人去......?」(不安試探)
我:「當然是我們一起去看啊!!只放妳一個人去看也太鬼畜!!」
媽:(無辜)「因為我想說妳看過了嗎......那好啊~來去看蔡英文!!」
我:「不只蔡英文喔,別忘了還有好多習近平跟馬英九~」
媽:
入場後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位置上坐了個阿北,跟他說那是我們的位置後他就移到後方兩位阿公阿嬤的旁邊,應該是資深臺派帶爸爸媽媽來看......?
雖然阿北後來又坐到別的位置上,但想說都進來了應該是有買票吧就沒特別理他了,結束後阿北還帶頭鼓掌莫名有點好笑。
關於內容,基本上就是在講臺灣在歷史上如何走到今天的立場和定位,以及某些人在這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因為是紀錄片,個人感受上沒有刻意把臺灣內部的誰塑造成好或壞,單純就是在描述他們做過的事與之對臺灣的影響。
你能想像馬英九在裡面說的話聽起來都有夠正常的嗎?
立即下載
聽說有人在說這部太過美化蔡英文,老實說我還覺得比我想像中不美化咧......她在片中比起主角更像是主要敘事者而已,整部片的主角從頭到尾都是臺灣好嗎。
個人二刷後最喜歡的點是影片中穿插很多臺灣人文和自然風景,像是公園、夜市、街道、燈會、海洋、山麓......等,熟悉的景象會讓人很貼切地感受到影片在講述的確實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更能重新認識到自己真的很喜歡這片土地。
片中很多人物的發言都值得深思,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是:「臺灣人」是定義很廣泛的詞,從久居臺灣的新住民、原住民、外省人......等都可以稱自己是臺灣人,但對於中國人來說你如果不是「中國人」那你就是外國人,沒有任何模糊地帶。
這句話真的很精闢地帶出臺灣人跟中國人在民族認同感上的根本性差異,令我太難忘了。
只是越看越覺得身為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居然要靠一大票外國人來告訴我臺灣的歷史和國際定位,實在慚愧......
望能@錦糸町避難中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蔡阿才插話那邊沒剪掉真是很棒,有貓就給讚~
然後提到同婚通過的片段兩刷都莫名有點緊張怕觸動到長輩的什麼,幸好大家都是有水準的觀眾沒什麼特別反應。
首刷大家看到韓國瑜出現在螢幕上就笑出來也很好笑,雖然有講到太陽花但某兩人毫無靈壓,柯文哲唯一的鏡頭還是因為他剛好在蔡英文旁邊才被拍到。www
還看到有人觀後感是「沒想到臺灣政治人物英文都這麼好!!連馬英九的英文都這麼好!!」快笑死,不要太小看傳統菁英路線出來的政治人物啊。
我媽原本想說觀眾年齡應該偏高,結果結束燈一亮我馬上指著前面一整排準備散場的年輕人跟小孩子給她看,媽媽表示欣慰。
老實說首刷前很怕自己會哭噴還偷偷準備好衛生紙......結果還好都沒哭。www
但淚腺小開工的部分當然還是有,最有感的就是陳菊重遊景美人權博物館那邊......實在很難想像她是用什麼樣的心情再次看著那裡的景色。
還有周子瑜的道歉影片以及太陽花運動跟雨傘革命,這幾段除了難過更多了憤慨的感覺。
反而是首刷時右邊的女性跟二刷時旁邊的老媽時不時就在吸鼻子擦眼淚。XD
因為我媽是很怕熱的人時常會擦汗,在影廳裡眼角一直瞄到她用毛巾擦眼睛後又擦額頭,看完後我就問她是在擦眼淚還是擦汗。
媽:「啊就......順便擦一下啊!!」///
いやだからどっち?
結論不管是臺派或華國派只要是臺灣人都可以去看看,從外國人導演的角度出發我覺得是可以重新審視不少東西的當然已經認習近平當爺爺的假臺灣人應該是無法參透其中的奧秘(爆)
重要的是更能認知到政治真的無法只是政治,而是跟歷史、經濟、生活等息息相關的一環,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
所以7/26跟8/23請務必回家一趟投下同意罷免票!!絕對沒有不差這一票這件事,而是不能差你這一票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