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推薦一下這個重訓課表,我看過之後,發現很適合我這種沒有什麼目標,只是單純想運動的中年阿伯。操作一個月了,講一下重訓小白心得。
高手勿鞭,我玻璃心【楷教練】一週兩練也能練出好身材,全身訓練菜單分享,動作為什麼這樣選?影片一次說清楚!#傷科噗
latest #30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我大概十多年前開始接觸物理治療後,我的物理治療師沈建銘就跟我說過......一般重訓,是給身體健康的人練的,不是我這種受過運動傷害的人。
如果你年輕,沒有什麼舊傷,或是重大傷病,去重訓真的不錯。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真的像我一樣有過運動傷害,亂練會很糟,身體更差。真的要練,要找那種專門幫忙復健的訓練。
立即下載
傷者要先學會控制身體,學會之後才能練這種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5年前,我開始接觸真吾傷科推拿後,知道怎麼對待自己身體,我其實一直都很小心,很怕自己調理後的身心平衡,因為自己亂運動消耗掉。這幾年拿自己身體做實驗,我幾乎沒有做什麼特別運動。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一直到最近,我發現身體的進步有限,因為沒有更高需求,身心比較平衡,加上看到這個重訓影片,覺得可以來試看看,就這樣照著影片做了一個月。
我每週四和每周日,照上面課表跑一次。
每一組我都做10~12下,每個器械我都做3組,重量都做很輕。我的需求就是動一動,然後不影響日常生活,72小時可以回復,一周練兩次。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我每個動作講一下自己遇到的困難
45度腿推
我左臀左髖有舊傷,所以腿推的時候,左髖角度會跑,無法外開維持穩定,左髖也沒辦法屈髖到底。花了幾個星期,慢慢調整左髖,還有左腿後側肌肉,現在屈髖到底的活動度都OK了。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羅馬椅
我一直以為要往上頂,結果都代償到腰,反而腿後肌肉沒什麼驅動到。我身體不要台太高,後腿和臀部有出力就好。像我這種左髖有問題的人,左腰代償已經是習慣了,所以動作上要先要求臀部有出力,不講求任何表現和進步,先建立好臀部的出力習慣。
畫虎龍粥
3 months ago
我討厭他!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坐姿肩推
這個器械真的搞到我,是我最弱的器械。我左背有舊傷,往上蔓延到脖子,因此我的左胸也處於代償狀態。右肩在小時候脫臼過,右手有車禍疤痕。所以我整個人坐在椅子上時,左右肩關節活動度很差,很難做肩推。
一開始,我身體一定要前後移動,才有辦法配合肩膀角度上推,真的很慘。每次推完,回家就要修理左右肩。花了一個月,才修到可以好好上推,身體可以穩定坐好,不需要用身體角度代償肩膀角度。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坐姿胸推
左背舊傷,左胸代償,所以我左胸胸大肌,刺激量很低,很糟。後來我發現,我胸大肌卡住的地方,是在三角肌的下方,靠近肩膀一帶。花了不少時間放鬆伸展,終於在一個月後,胸推時,左胸比較有整體收縮刺激的感覺了。
https://images.plurk.com/3JjllcFhADkTKZ8xytswOO.png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拉繩索練背
也是一樣狀況,左背舊傷,所以很難刺激到左邊的背。好在我左肩,左胸大肌調理狀況變好後,左背能收縮回來,這個器械比較能刺激到。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腹部捲曲
這是少數沒有遇到困難的器械。
髖關節內外展
這個器械是我自己加的,我看過太多人髖部內外展失靈,臀中小肌無力,加減練一下。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我每一組練完,數60秒,再進行下一組,一個器械3次,一共練7個器械,70分鐘剛好可以練完。(運動中心,健身房一小時50元,可以緩衝10分鐘)
如果遇到有人霸佔器械滑手機,會跳過髖關節內外展。(這一台很奇怪,最多人在這裡滑手機)
OmypartyO
3 months ago
fif68512001: 楷教練的影片就是把他唱歌跟講廢話的部分剪掉, 其實是很好的教學參考啦.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一開始去練,真的感覺自己弱的可以。每一台器械,都會留有上一個人練習的重量,我幾乎都是減少重量。就算上一手是女生,我也是減少。大家真的都舉很重耶!!
想想自己都中年阿伯了,又是重訓小白,身體又不是特別好,好好放下面子和自尊。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總之,練一個月了,每台器械該用到的肌肉,漸漸都抓到感覺了。也發現自己的身體還有很多的進步空間,希望自己用傷科推拿,輔助自己運動。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最近的發現......
1.
真的比較會吃,重訓完,身體真的會一直要食物,吃東西要更小心。
2.
因為我是重訓小白,其實不知道怎麼抓重量和訓練強度。所以我都是用代位肌力檢測,直接問自己身體,今天這個器械,我可以舉多重,做幾下。
代位肌力檢測,抓重訓重量強度,是問的到的。
良夜
3 months ago
還是建議不要固定器械...應該讓身體有空間去找最輕鬆連貫的角度
良夜
3 months ago
不過要練就練吧,我也是都練過了才知道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3.
運動要怎麼平衡在自己的生活上,這個真的挺困難的。為了要維持日常生活,又要滿足72小時(3天)恢復,真的要多花時間跟自己溝通。
4.
這一個月,與其說是肌肉的訓練,我覺得神經系統的考驗比較大。很認真做重訓,感受身體,很燒腦袋和神經連結。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vampraths: 我之前的想法和你一樣,所以一直沒有做固定器械的想法。但問題來了,我曾經有做過多關節的自由重量訓練,而我身體舊傷是遍佈全身,但以前運動表現還可以。因為我身體巧妙的代償,而達到運動表現。
我這次做器械,可以很剛好地針對某些部位,去理解該部位的狀況,找出更深層的問題。
我需要有針對性的動作和器械,來更好地確認問題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fif68512001: 你討厭楷教練,你很棒!
我不付錢用他的課表,白嫖他,幫你出氣!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OmypartyO: 其實他唱歌才是本體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triop: 人只會老,隨著年紀,舊傷更難處理。我沒有要追求運動表現,只希望能更理解自己身體,好好平衡身心。
虼蚻_cmchao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重訓的進步前期都是神經系統的控制帶來的,肌肉長很慢的
虼蚻_cmchao
3 months ago
如你所說的,器械是可以局限需要控制的部位,且會先幫忙橋到比較適合的姿態
擦萊姆
3 months ago
高一考上軍校我盡可能往體育館跑,所以上半身部位取得較方便後知道是合理程序...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cmchao: 我以前會鄙視這種少關節的器械重訓,不過這幾年想法有改變。
1.
自由重量,多關節運動的效果固然好,但是對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
2.
承1.,身體素質要求高,表示受傷風險高。
3.
少關節重訓器械,目標明確,對我這種很清楚自己弱點的人,可以針對訓練。
公親王白馬
3 months ago
每個器械和手法,都有適合的使用目標,和適用的狀況。
要理解狀況,挑東西使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