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小草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日常] 情感(控制)、洪水法,關於自己做出的有害的決定
latest #20
小草
3 months ago
我覺得別人會受情感影響,而作出不理性的事情,我怕這樣的人會鬧事,而不願冒險和這樣的人共事。
這樣想的我,是不是其實我自己才是受情感影響很多的人,我害怕的是我自己變得那樣?
小草
3 months ago
所以盡量地排除讓自己陷入動搖的風險。
看似是強烈的控制欲(控制他人不要是會失控的那種),其實我才是最有可能失控的那個人?
小草
3 months ago
我是不是又在選擇輕鬆不冒險的路了?
如果沒有試過、讓事情發生,又怎麼能夠知道、確定我是怎麼樣的?我是否會失控、會讓情感引領判斷?
立即下載
小草
3 months ago
--
小草
3 months ago
突然發現我往往選擇用洪水法來處理抗拒的事情。
我對小時候因為抗拒抽血,在醫院哭鬧、被大人抓住很有印象。青春期好像就是別過眼、專注在腳趾在鞋子裡面的觸感、雖然還是緊張地手指泛白。成年開始捐血之後,從深呼吸別眼不看,到強迫自己看著針戳進皮膚裡、看著血被抽出來。練習這個,是希望自己碰到流血事件時可以冷靜因應、碰到治療時也能冷靜地被處置,不讓恐懼凌駕於痛苦。
小草
3 months ago
從小怕壁虎,最嚴重時期連蜥蜴也不行,生物課本的蠑螈、守宮必須用便條紙貼起來。
成年之後從鱷魚的粉專開始追蹤,工作關係對整體生物的接觸多了,對生物的接受度也大幅提高。後來不知怎麼的蜥蜴完全可以,蠑螈守宮的照片都沒問題,雖然跟朋友去爬蟲類專賣店還是靠近活體區1公尺就開始發抖無法前進。壁虎從「無法共處一室」,到「看不到在哪就沒關係」,到「到空間夠大就算看得到也沒關係」,慢慢縮短距離。現在勉強可以忍受兩米的距離(雖然也是有一些現實所迫的關係)。
小草
3 months ago
雖然會怕特定生物根本不會怎樣,但總是讓我覺得不該讓自己有這麼明顯的軟肋。必須要讓自己只有自己可以依靠時,可以做到任何事情。
現在還很抗拒的大概是屍體,特別是破碎的屍體。有時滑到路殺的社團,會逼自己停下來多看幾秒。雖然走在馬路上看到臟器外露的老鼠鴿子我還是會怕。
小草
3 months ago
工作上,雖然是經過提醒的、但還是覺得很有用。
關於無法被踩的紅線、不願讓步的專業,就是讓步看看、讓成品變(不符合我期待的)東西,就會發現其實世界根本不會毀滅,客戶根本沒覺得差很多。
以此延伸,練習放下所有的執著,不要逼自己回應別人的期待和需求(雖然反射性會想回應,但要練習等待),沒有「必須」成為的樣子,沒有「應該」怎麼做。
小草
3 months ago
發現自己再怎麼爛,其實也沒人在乎,沒人在看。
小草
3 months ago
--
小草
3 months ago
最近被覺得文字透漏著自卑,但本人不會。
這題真難解,從辨識出強烈的自卑跟匱乏,到現在花了十年,還是一樣無法不自卑
小草
3 months ago
--
小草
3 months ago
總之關於洪水法、面對恐懼的事,就是用一種「模擬或去過地獄、知道他是什麼樣子,就不再害怕地獄、過於恐懼未知」的方式面對
回到開頭的第一個議題,這樣的話,我很需要失控看看,否則只會持續地過於敏感和害怕。
小草
3 months ago
可能一直覺得這樣的嘗試風險很大吧(覺得情感是最不可控的東西),但具體來說並無法回答「冒著什麼風險、會失去什麼」。就是因為無法具體回答,所以無法衡量,所以無盡的害怕。
小草
3 months ago
這個覺察是來自於一個對話。(細節先略過)
主要是正好友人最近有個事件有相似之處,而聯想到自己的。
對於別人的行為話語有所反應(抗拒、受傷等),不見得是對方的「錯」,而是自己對其人格特質產生的話語感到抵觸,之所以「反應很大」,更應該回頭去「問自己為什麼」。
小草
3 months ago
讓我有互動不舒服的對象,後來從共同朋友那裡得知,他其實也在意自己的人格特質導致有些人(比如我)感到不舒服,而想與他保持距離的情況。
小草
3 months ago
--
收尾寫在這(雖然可能沒什麼相關性XD
朋友覺得,我總是做著/發生讓他覺得超驚恐的事(而且他身旁的朋友,只有我會帶來這種消息),但我總是能無損地度過這些情況(而且過程中我沒感覺到不安或危機⋯直到友人聽我分享,我才從他們的反應裡面漸漸理解不妙之處),這也不是什麼太值得得意的地方⋯換言之,別人可能沒辦法全身而退。
小草
3 months ago
我往往覺得發生什麼事、得到了什麼樣的後果,都是來自於自己的決定,人們只是在自己有限的經驗和判斷力當中選出最好的。
但這忽略了被暗示、引導所做出的害己決定,比如詐騙事件其實被騙者也是「自願的」,最近爆出一個metoo事件,剛好有一期一會的人在該組織裡頭(不確定細節但我印象對方(過去是)很認同組織的,可能默默助紂為虐了)。
我的想法,似乎也默默地迴避了譴責加害者,而將責任放在受害者/做決定者的一方。
小草
3 months ago
加害者不一定出於惡意,只是忽略了對方即使是自己做出了決定,也可能感到受傷的可能性。大家都可以想到某些加害者不知道自己錯在哪/毫無悔意的畫面。或許就是這樣的。
記得這樣的概念,對我來說是需要練習的。
同理別人的脆弱,不是一定幾歲就是成熟的大人、可以做出自己可以承擔的決定。同理(雖然很難)那些情感導向的F人(被朋友說我真的是T到極致的人⋯)。
真想洪水法把自己丟進去受情感掌控的旋渦、體驗一下被情感左右的人在過什麼日子,這肯定可以快速的感同身受吧!
小草
3 months ago
附一下metoo事件的連結
Facebook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