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電視兒童時間
1️⃣ 核桃→膳食纖維高,助排便
2️⃣ 腰果→增進骨頭密度
3️⃣ 夏威夷果→養顏美容
4️⃣ 腰果→幫助血管疏通、預防失智症
5️⃣ 花生→含裡面的薄皮一起吃才能延緩老化速度

(覺得自己快變成健康頻道)
latest #9
飯前吃一點核桃和綠茶,可以讓餐後血糖不會迅速飆升。
☕🍳睡眠就是最好的保養品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Watch Trainwreck: Poop Cruise | Netflix Official Sit...真的是太有味道的一部紀錄片

載滿3000多人的巨大遊輪失去動力,吃睡拉撒全部都出了問題。糞水淹得船艙到處都是,還有廚師說的層層堆疊的糞便紙,都超級可怕。
立即下載
☕🍳睡眠就是最好的保養品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外國人納悶台灣超市竟比歐洲富國貴?街訪台灣人薪資多少才算及格?台北富人區VS平民區的差別是…(還沒看影片,但底下有個留言好讚,轉貼過來。)

@TerisMerrian

我始終相信,台灣人不是不夠努力,只是我們活在一個讓努力變得無力的結構裡。

在台灣,畢業於頂尖大學、進入上市櫃企業或金融業的年輕人,起薪往往就有 50K~60K,幾年內薪資倍增也不稀奇。他們當然也努力,也付出很多,但同時也能進入這個社會所定義的「高報酬路徑」,代表的是少數稀缺的機會與相對集中的資源。這樣的職涯成就,不只是個人能力的體現,更反映了制度對特定產業與人力結構的偏好。
☕🍳睡眠就是最好的保養品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然而,不是所有行業都有這樣的起點。在許多專業領域裡,即便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不斷進修學習,甚至有能力對接大型企業專案任務,薪資仍可能在 40K~70K 間徘徊,成長幅度有限,職涯向上流動的空間極其狹窄。更別說,有些人每月工作 220~270 小時,幾乎沒日沒夜地燃燒自己,換來的卻是剛剛好活得下來。

問題不是能力,而是整體結構的失衡。

許多在國內被低估的人才,只要轉往海外,或進入能接觸國際市場的遠端接案體系,立刻就能用兩倍、三倍的價格被看見。這不是因為國外比較善良,而是他們的系統能比較公平地反映產業價值。
台灣的經濟長期依賴外貿導向,講求低成本與高效率。這樣的模式曾成就一代產業奇蹟,但也讓企業習慣於壓縮內部人力資源,用最少的報酬換取最多的成果。金融、科技製造等產業掌握利潤與資源分配的主導權,其他產業則被迫在低報酬與高競爭中求生存。

更雪上加霜的是高昂的生活成本。土地、房租、盤商、物流、通路平台、物價等費用齊漲,大部分中小企業承擔沉重的壓力;我們面對的早已不是單純的低薪,而是一整套生活成本與健康風險的疊加。
☕🍳睡眠就是最好的保養品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過勞、慢性病、年輕癌症不再罕見。等到真的需要醫療協助時,健保撐不住、保險不賠、自費沉重。當一個社會讓努力活著的人還得為生病負責,那就不是個人問題,是制度的失能。

我們的文化過度推崇吃苦,卻很少問:「吃苦到底換來了什麼?」

只要有人對低薪環境發出質疑,就會有人說:「你不夠拚、不願意吃苦。」但現實是,太多人早就拼盡全力,這個系統卻從未打算回報對等的尊嚴與保障。
當教育普及、學歷貶值、工時過長,經濟集中在少數產業,聰明人、努力人、還想保有理想生活的人,卻只能在邊緣掙扎。這樣的社會,會變得壓抑、僵固,甚至扭曲。

君不見詐騙橫行,越來越多人選擇抄捷徑;直銷、保險、八大,成為「跳脫現實」的出口。這不是因為大家貪婪,而是正規努力的道路太窄、太苦、太漫長。

我們其實沒有要太多。
只希望這片土地,能給願意努力的人基本的生活安全、合理的報酬、以及被好好對待的尊嚴。

拜託,台灣不要再把人民當耗材。
是時候重新思考這整套制度了,物極必反,動盪將及。
我們出生人口已經是全球倒數前三了。
--
看完都覺得好慘。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