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說不失望絕對是騙人的,儘管在今天之前都告訴自己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但全軍覆沒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公民能做的大概到此為止了,接下來只能靠民進黨的執政權與法律戰對抗那些禍國殃民的法案,但從這一年多以來的局勢看來,恐怕很難奏效,還是得看那些跳樑小丑繼續擾亂國家。
我們能做的,是持續影響身邊的人,傳達正確的資訊,把目標放在下一次的選舉。
當台灣人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是要拼命的事,不能因為一次的失敗而喪志。
「這一代台灣人責無旁貸的使命,就是走出心靈上的黑夜,實現台灣人百年來的夢想。」
https://images.plurk.com/3VWO4kAHS5OAhOxJ70RTQw.jpg
latest #25
Solid
3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KXkdXJRqtDUaSn1nvNUpM.jpg
Solid
3 months ago
是的,這次雖然失敗,但勢已經變了,中華民國派可以跟台派站在一起,反共成為共識,國民黨的政治人物如果再一意孤行親中,下次選舉便見真章。
https://images.plurk.com/7zSDQyHjs2IVwXxjXmmTOw.jpg
Solid
3 months ago
結果這張圖讓我哭了,阿輝伯,對不起,我們不夠努力……
https://images.plurk.com/50ugMdGJelL5aMuCVdT6be.jpg
立即下載
Andy
3 months ago
畢竟原本要罷免的都是不簡單的地方,能進到投票階段都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情。
Solid
3 months ago
andytwmvp: 是的,大家都很努力了,結果我們一起承擔
存.以
3 months ago
我們比氣長。
Solid
3 months ago
從結果論來說,國民黨反制罷免的策略非常成功,公民團體針對各個立委的不當行為作為罷免的理由,但國民黨選擇不回應質疑,直接將罷免定義為民進黨輸不起所發起的政治鬥爭、製造社會混亂,徹底否定罷免團體的主體性與罷免的正當性。明明是因為國民黨立委在國會倒行逆施所引發的大罷免,最後挨打的卻是民進黨。
這樣的策略成功激起藍營支持者對大罷免的反感,並催出投票率,導致罷免全面挫敗的局面。
Solid
3 months ago
檢討起來,罷團所提出的理由無法打動藍營支持者,他們並不認同那些違法違憲的法案有什麼問題,不覺得立委去見中國統戰部的高官有什麼問題,甚至可能不知道立委到底在做什麼事情,憑著對民進黨的厭惡就足以讓他們投下不同意票。
我覺得最離譜的還是新竹市長的罷免案,一個因貪污被停職的、在剩下的任期可能根本沒辦法執行市長職務的市長,卻拿下比當選時更多的選票,可見投票的人根本不在意市長是誰,只要能教訓民進黨就好。
Solid
3 months ago
面對如此的基本局勢,執政黨背負著所有民怨的原罪,說真的我也不知道民進黨還能怎麼做,特別是在媒體與網路資訊被中國滲透得那麼嚴重,要宣傳執政的績效難度更高了。
有時候不禁會想,難道台灣真的得讓國民黨再度執政一次、讓人民再次經歷苦難,才會有更多人徹底覺醒嗎?但看到民進黨執政的地方首長不斷被放大檢視,反觀治安敗壞、市政荒腔走貶的台中市,市長竟然還能成為總統熱門人選。我懷疑即使再次遭受國民黨的鐵錘,台灣人真的能醒過來嗎?在國民黨親中弱台的作為之下,幾年後我們還能有下一次的機會嗎?
Solid
3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3Rl1ZnGYIr6dQdbQfQsLf.jpg
Solid
3 months ago
我不能再看串了,昨天今天都花太多時間在上面看笑話...看青鳥變成青草真的好好笑。
Solid
3 months ago
看到一位交情還算不錯的朋友在罵說台派做醜圖炒作假議題會敗好感,把中間選民推得更遠,可是徐巧芯對群眾比中指,館長站台髒話連發,甚至羅明才委員在質詢台上花三分鐘數鈔票羞辱選民智商都不會敗好感耶。網友做做哏圖有什麼大不了的?
Solid
3 months ago
我自己是作不來啦~留存供參
https://images.plurk.com/7Lrl7zE5jgKmFaTcxYwSbG.png
https://images.plurk.com/7ndbvtKgGWGK0fWH1cSIoO.png
Andy
3 months ago
繼續自命清高、道德制高點、溫良恭儉讓也不是不行,還是沒有票而已
Solid
3 months ago
andytwmvp: 反正橫豎是拿不到中間選民的票,讓自己輕鬆一點不好嗎?
Andy
3 months ago
戰鬥總要有各種角色,有臥底有衝組有後備,適應不來繼續做自己的產生論述也很好。但隔靴搔癢沒打到痛點的戰鬥沒辦法達成目的。我自己是蠻開心的啦,但我收山很久了,看大家表演就好。
Solid
3 months ago
噗呲
https://images.plurk.com/68CavsEXlqqQfOqivvPl3k.png
Solid
3 months ago
還真的有這種人。
之前在寫政治評論的時候,會把文中人物用對立陣營的置換,如果感覺怪怪的,就是表示我以立場決定了邏輯,不是公正的評論。不過有時候還是照樣發出來,反正我爽。
https://images.plurk.com/4LiTwu9yYr65Yfz0eQB3ro.png https://images.plurk.com/75HE8v3FDDdYAThU7ciFPH.png
Solid
3 months ago
說這些圖文會讓中間選民厭惡,但這不就是白藍原本的主張嗎?不論是普發現金或是重啟核電,都是兩黨提出來的,支持難道不對嗎?中間選民到底想要怎樣?
Solid
3 months ago
分析得很合理,台灣人的民主素養還不足以撐起高品質的決策,只有現實短視的利益才是驅動選票最有力的要素Huang Cong Jie (@congjiehuang) on Threads
所以我現在只想要三萬塊 我要買握手券😫
Solid
3 months ago
dffhi667: 雙北這麼有錢都不發😫
Solid
3 months ago
雖然知道是AI生成的語音,但聲調跟語氣都太像了,聽到最後眼淚就繃不住了
https://www.threads.com/...
存.以
3 months ago
我也是 我昨天聽到也是哭出來😭
Solid
3 months ago
難得看到對挽救分裂的台灣社會還保持樂觀的文章。
「台灣並不缺各種政治網紅、名嘴、政論節目,台灣最欠缺的是,讓人尋求共同價值的平台,前提是,我們需要一個基於事實基礎的討論機制,一個各方信服的中介機構,一個兼具創意與深度的對話設計。
最後,或許更重要的是,線上觀看者必須抱持開放、同理共情的心態,願意合力找出彼此在同一島嶼上共生的理由、目標、動力,與途徑。」
但光看這幾點就知道有多困難,說不定回到械鬥年代可能性還高一點。黃哲斌 on Facebook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