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事後馬後炮的說法。
但失敗了還是要站起來繼續做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嘛。
能夠理解很多在地人的顧慮,我只覺得沒罷掉王鴻薇很扼腕。
那ㄝ阿捏!?
王鴻薇那區是我以前的生活圈,不是鐵藍區。
很多朋友跟鄰居都是廣義的台派,我會去思考這些人還會猶豫跟游移的原因是什麼。
即使路途目標看來有點艱辛,但終歸有個可以量化的數據,之後仍然可以繼續努力。
之前在板橋的美甲師跟我表達她反戰的想法,是降低自己的危險性,以防他人用更險惡的方式攻擊。
我的回答是:在明知道你需要行走的地區具有危險性,我的選擇會是做好防護措施,並且讓隱藏的可能攻擊者知道,他出手不見得自己會安然無恙,他才會降低把你當作目標的可能性。
我也不喜歡把人妖魔化,去掉完全激進及人品修養低落的人,如果要說服不同立場及想法的人,該如何找到痛點。
我不認為罷團沒找到痛點,只是還沒痛徹心扉(?
罷團非常非常超乎想像之外的棒,有很多行動讓人感到溫暖。
之前也跟美甲師閒聊提到:台灣感性個人認為不是熱情的人情味,而是用善良的想法去包容別人的感性。
台派地圖其實沒有特別變化,今天台派是攻擊方,防禦方辛苦成功守下來,但他們所花的力氣不像過去那麼輕鬆,之後必定會固樁。
大家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