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啊每次都很想發噗紀錄一點觀影心得都沒做到 希望這次能都寫到
連生貴子(1944)
算是我用類型片的視角來觀看「瘋狂喜劇」的開頭 特色非常強烈 演員的肢體動作和澎湃的配樂都在為該類型服務 譬如說女主角的父親表達憤怒時一再踢人落空而滑倒 男主角遇到衝擊時嚴重的結巴 並把症狀傳染給女主角 配樂風格極具節慶般的氣氛 隨著劇情發展 銅鈸的點綴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電影從開場一通帶來驚人消息的電話 倒敘事情的經過 而快節奏的手法 使這樣的敘事不會顯得斷裂 而是一部一氣呵成的作品
確實該片具有男性凝視等時代色彩 像是父女對話時 鏡頭俯視女兒的角度非常誇張 還有藉由男性角色一再強調男女的社會角色
不過不遮蓋該片突破當時社會框架的亮點 以女主角與其妹的人物性格與台詞來展現 女主角的父親和男主角兩人以是否有主見作為區別 但二人接受與否 終究還是會順著女主角的意思走 甚至結尾是整個社會都為女主角另闢蹊徑(整座城都為她傾倒的白流蘇(不是
妹妹更是厲害 一出場便是與頑固的父親言詞交鋒 與表面上服從父親的女主角不同 說服父親的功力屬妹妹更勝一籌 連女主角都多次求助於妹妹 而看著女主角離奇的故事 妹妹不曾慌張過 到嚇壞眾人的尾聲 妹妹還是一樣穩重應對
電影最後出現一張字卡引用莎翁的文字 恰到好處的回應事情的收場 直到最後一幕都不離瘋狂喜劇的特色
育嬰奇譚(1938)
不諱言選這部就是想看凱薩琳赫本

(怎麼第一句就那麼廢
看完電影有兩個很強烈的念頭 一是感慨人類從視動物為玩物走到有動物保護的觀念 二是大聲為性別反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而鼓掌的衝動
片名的「嬰」首先在男主角與未婚妻討論婚事與家庭時產生聯想 實際上指的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一頭豹 名叫Baby 從野外抓來的豹陰錯陽差出現在紐約 牠卻很不自然的表現溫馴、親人 除了會親暱得蹭人腳邊 甚至還有偏好的一首歌曲 這個看似突兀的設定卻在後頭帶來許多趣味
片中一段豹與狗戲鬧(或是纏鬥?)的畫面 對現代觀眾來說可能是最驚嚇的一幕 觀看過程中不禁猜測是否有哪一方因拍攝而受傷 故事後半段更出現另一頭兇猛的豹 加入並混淆這一路以來荒謬的追捕行動 邊看邊留意畫面有沒有間接的痕跡 從演員和兇猛的豹各佔畫面左右 以及透過鏡頭切換 推測應該是分開拍攝
這部的類型特色則是用角色程度不一的瘋狂來呈現 而角色的瘋狂似乎都有一條韁繩在控制 那條韁繩正是握在女主角的手裡 出身優渥等條件之下 女主角想法自由奔放 說起話來從不落入下風 因此對於赫本消化台詞的能力十分敬佩 她還將浪漫和犀利交織的人物性格演繹出來
歷經近九十年的歲月 大眾還在討論煤氣燈或是其他男性對女性操縱情感的手段 卻未必注意到早在育嬰奇譚裡 能夠把層出不窮的人質情結 以女性作為主導者來敘述 或許結尾男主角對女主角告白顯得倉促 依然不可磨滅該作對性別反轉的假設和嘗試是多麼地大膽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