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ko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這次除了投票和吃喝,難得單身的行程就跑了好幾間書店。
第一天去了台大誠品,以前很喜歡在那邊的社科和文學區翻書,但社科區好小而且比較偏政治和歷史、文學竟然大部分都是日本文學翻譯,感覺華文創作和英文翻譯的書好少?逛了好久我居然只買了韓國作家的《素食者》。
第二天想去點沒去過又效率高一點的地方,選了信義區的TSUTAYA和新開的博客來。
TSUTAYA比預期中的小好多,一樣是日本文學、心理勵志和商業書最多最顯眼⋯難道這是最近的暢銷潮流?逛了半天在排行榜架上挖到了《台灣漫遊錄》。
keiko
3 months ago
然後去了剛開幕的博客來。人山人海嚇死我⋯
裡面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人其實是在等星巴克叫號,來殺時間的?新開幕的折扣很多,應該也有不少人趁機來買一波。
在這終於找回以前逛書店的感覺,果然坪數夠大就可以規劃主題展區、擺出已經過了打書期但夠經典的好書,大型書店還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啊⋯然而這種事居然由打倒好多實體書店、財大氣粗的博客來接手,好諷刺🥲
逛書店的時候旁邊站一對中年夫妻,太太還用得意的語氣說,「大家都是先在書店看有什麼想買的書,然後上博客來買比較便宜~」
前出版業員工覺得五味雜陳🥲🥲🥲
但我還是不爭氣地在這裡買了張亦絢和米蘭昆德拉🥲🥲🥲
☆alisa☆
3 months ago
現在很多客人都是這樣啊
我們不是書店也是很多客人進來看一看然後說我們再去蝦皮買就好比較便宜 (doh)
keiko
3 months ago
jralisa: 聽到這種發言真的很幹⋯實體店面能看到摸到本體,有時候還會看到預期外的好東西,真的是很貴重的存在耶!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