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旅行是為了拯救自我,是難得的,不快樂、不充實的旅程。
這陣子我陸續聯絡了一些朋友陪我走走聊聊,因為我感受自己的沉默,已經從工作場合拓及不願與世界接觸,同時也明確知道在家裡我不會變好,所以我開始創造不同的刺激,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約一週一次讓自己嘗試說、嘗試聽、嘗試接觸能讓我平靜的事情。
.
這次憂鬱情緒不同以往,跳脫了有具體工作壓力或生活事件,沒有原因,也無從解決,不想社交、沒有想法、沒有感覺。因為意識到這次的波動不太一樣,加上長期對心靈的探索以及面對課題的經驗,我反而很安定地讓自己慢下來,不急著好起來,無法開心,就先不要求開心,平靜就好。
沒有感覺和想法,所以跟朋友約的時候,都請大家幫我想想要去的地方,我現在需要的不多,有個人陪著,我或許聽著或許說著,一點一點都會療癒的。
RB/小小冰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
而這三天的旅程,我也一開始就定了「讓自己在自然裡躺著不動就好」的目標,不安排什麼,景點有限沒有地方去正好,就讓我再寬鬆一點對待我自己。
第一天摸著樹木泛淚,問著天空何去何從;第二天受不了房間內的寂靜和水泥牆的封閉,跑出去聽蟲鳴心才能安定;第三天眼睛追隨蝴蝶上上下下,能夠發自內心地簡單地說句感謝陪伴與擁有。
.
和GPT一起擬定修復心靈的小計畫,無論自己多麼脆弱都被允許、被接納,讓我暫時這樣休息,不說話,讓思緒露出一點透著氣就好。
意外地在旅程中拍了很多美照,擁有我的角度、我的視角、我的觀察,我很喜歡。
.
.
.
#缺點是回來之後覺得臺北好臭😫
#想到前年12月慶賀自己的新開始
#今年這張也會是新開始
看到這噗又想放假ㄌ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