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看嘛看嘛
#觀影
推推《關於夢》,好喜歡!是性愛夢三部曲最喜歡的一部,我喜歡少女的旁白帶出一段無可救藥、暈得徹底的單戀故事,脆弱又細膩。少女將這段歷程寫下來記錄,當這份紀錄被別人(外婆、母親)觀看後的「質變」非常有趣,從只想分享給外婆、到原來不情願給母親看但又如釋重負,到這份紀錄會如何被觀看解讀,我好喜歡電影很細膩地描繪著這些心思流轉。𝟎𝟕.𝟐𝟓《關於夢(性與愛)》𝗗𝗥𝗘𝗔𝗠𝗦 (𝗦𝗘𝗫 𝗟𝗢𝗩𝗘) 正式預告|「性愛夢三部曲」最終章|榮獲...又,想問一下這首歌出現的時機,發生什麼事呢?看電影時精神不濟,有點忘記了。我只覺得電影安排兩首英文歌,放置的時間點都頗有意思。

Willingly
latest #21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說來好好笑的是,《關於夢》本來是三部曲中我看簡介時最不想看的一部:少女愛上了女老師、紀錄坦承給外婆母親看,對我來說真的有點太切身(自從工作後,我對涉及師生戀、親師關係的作品一律不想看),沒想到最後最喜歡。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母親說她的信仰是愛、民主,以及言論自由。

外婆說,言論自由不會握著你的手,陪著你走向生命的盡頭。

母親外婆在討論《閃舞》那段我也很喜歡,外婆本來很期待《閃舞》,希望那是一部女性賦權電影,一位女性在都是男人的園地證明自己,結果只看到女性順從男人的規則、將自己物化、失望透頂。母親則說,我當時只有十歲,只想開開心心看電影享受樂趣,但你的反應卻讓我覺得這份喜歡變成罪惡。外婆說,可我不也買原聲帶給你了嗎?母親:那是兩回事,你讓我感到罪惡。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我自己喜歡的順序是
夢〉愛〉性
接觸順序則是顛倒過來,剛剛好。

以下是筆記+有雷心得(超出片商給的簡介的雷)
立即下載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喜歡勃朗特三姊妹出場,她們出現後接續《閃舞》的討論好耐人尋味。

我是黑暗系女子 (@ladydarkdarkdark) on Threads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我也覺得《關於夢》的旁白設計非常有趣,大量的主觀意識,但這個主觀又隱然帶著某種全知性(特別是反駁老師的「好朋友說」時),先是文學紀錄,後是諮商對話,好有意思。路得 (@luda980589) on Threads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繆沛倫 (@peilunmiao) on Threads
這部真的很女同呢,讓我想到《童女之舞》,一種確定與不確定的模糊性。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Sam my 汩沐/詁穆/古木 (@sammy_goodmood) on Threads
真的是充滿濾鏡,女老師在女兒眼中好美好美,但在媽媽眼中,我不得不注意那個抬頭紋。

等等,諮商師是《關於愛》那位嗎?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inattentive - 長椅小情歌、占星轉運站、關於夢 安排時間終於都看到了 長椅:非常符合我內心...
我也喜歡老師在讀了紀錄後與媽媽會談的過程,從一開始防備(你要告我嗎),到放下警戒後開始思考「所以她在那樣的意圖下碰觸我,我該視為性騷擾嗎?不,至少也有吃豆腐的成分吧。」離開時彷彿試圖撇清關係,「請告訴她,她不是我的菜,如果這樣能讓她好過一點點話。」整個過程真的好厲害👍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作為相關從業人員,其實我看了真的很怕,在一開始媽媽讀了紀錄後思考這是不是「性剝削」(雖然她後來二讀後心態大反轉,把這紀錄視為女性培力跟酷兒覺醒也跳太快了,外婆吐槽得好),害我一度真的有發生性行為,結果慢慢發現沒有,那可能從頭到尾都是喬安娜(學生)單方面對尤漢娜(老師)的單戀濾鏡,也可能真的有(還沒跨出界線)的曖昧。但好多地方都讓我越想越覺得,啊果然設定尤漢娜是沒有修過教育學程只是藝術學院出身的法語老師是有意義的,她的「師生界線」真的很模糊,就好比,當喬安娜靠著網路上找到的資訊跑到老師家中,尤漢娜收容她、陪她談心事,之後兩人發展出親密的類友人關係,喬安娜常常去她家學編織,兩人窩在沙發上,親暱、溫暖,彷彿有踩線又像是沒有。那樣的不謹慎、不警覺,之於人物設定是很合理的。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令喬安娜心碎的最後一次會面,是尤漢娜在邀請她進屋後,卻顯得焦躁不安、喋喋不休,然後進來了另一位尤漢娜友人,對方明顯比喬安娜更年長,彷彿在暗示「你(喬安娜)不過是個高中生、太幼稚了,我看不上眼」,自覺不自在也感受到逐客之意的喬安娜憤然離開。

這位友人頗有意思的是,當尤漢娜要介紹彼此關係時,說「該怎麼說呢,你也算是我的學生吧」,這有些微妙,我在思考編劇是否有意暗示尤漢娜時常與學生發展出親密關係,又或者,學生一語只是暗示對方向她學習編織,而編織確實是她交友(或認識對象)的某種手段。其中有很多,很微妙、不確定的狀態,很難快速下定論。

這也讓我思考起,到底後續喬安娜的紀錄,在出版時定位是什麼?真的不會波及真人?真的不會有倫理問題嗎?雖然電影藉由諮商時提及「收到一則好評,以及很多批評」,但還是好好奇喔。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我也對於「紀錄」的唯一vs複本、私有vs公開,種種變化,覺得很有意思。

本來喬安娜並不打算出版,她只是沒辦法內心繼續守著這件事,想給開明的外婆看,還一再詢問著「你只有印這份紙本對吧?電腦的複製檔要刪掉努力讓「紀錄」僅有單一紙本,以及她隨身攜帶的ISB。但外婆沒辦法把此事隱瞞女兒,所以那份紙本又借給媽媽看。當被親人閱讀自己私密的紀錄後,喬安娜反而如釋重負,作家外婆當初在看完紀錄後的詢問「你有考慮出版嗎?」,忽然變成考慮選項,母親努力說這本書有價值、有意義,而她似乎也想知道自己的文字是否夠格能出版。「紀錄」從非常自我私密、保存記憶的手段,變成某種,確認自己價值與能力的成品,那個變化很值得細品。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就是,那個本來神經兮兮守著自己純粹的、唯一的紀錄,忽然在「被閱讀後」越來越無所謂了,非常有意思。

而母親與外婆對這份紀錄的討論也是,從很親人層面的擔憂(女兒有沒有被性剝削、要不要告知學校),討論其中敘述的模糊性、可不可信、能否被當成證據,到二讀後忘卻這是女兒的經歷,開始大談作品可能的文學價值。

那個思維的轉變,非常有趣。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二刷了,兩首英文歌分明出現在
Willingly
喬安娜在跟母親及外婆討論是否要出版這本書後,自己又再讀一次+母親前往去見尤漢娜。WillinglyMaybe today
電影最末,喬安娜發現自己忘記隨身碟,要回去諮商辦公室時,遇到尤漢娜的朋友。兩人相約去喝咖啡。Maybe Today (Satan)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其實我二刷後反而更能理解尤漢娜的心境欸,包含她質疑喬安娜在書寫時有所缺漏(她在唸禱詞時會緊繃),也認為喬安娜其實也把她限縮在某種單一樣貌。

她的質疑被(旁白的,同時也是諮商時的)喬安娜也打斷、反駁,但我也認為,有時書寫、詮釋就是一種暴力,喬安娜其實也承認過她的觀察有所武斷、有個人見解,電影也處處描繪那種模糊性,例如當尤漢娜不曉得喬安娜知道她對自己的慾望時,她並沒有深思那些碰觸,可當她知曉後,那些撫摸的性質就變了,但當她試圖表達「這難道不是性騷擾」時,就連她自己也有所遲疑,無法堅持下去。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但性騷擾其實有很多「回顧後才意識到」的狀況,胡淑雯的某篇小說內,有小女孩被大人欺騙,幫他手淫的段落,她的受傷是更複雜的,事後得知、大人得知、為了表達對「別人覺得應該受傷」而受傷的矛盾。

同樣的,性騷擾的界定呢,喬安娜難道不是利用同為女性、師生情誼、密友等關係,取得某種「還算合理的」碰觸,當尤漢娜發現那個碰觸的性質並不單純,她難道不能夠感到一種被騙的不舒服嗎?當然,那當然沒有碰觸到性器,沒有過頭,所以尤漢娜也不爭辯,但這部電影確實存在很多,模糊地帶的困惑。

就好比,尤漢娜起初也焦慮於自己沒有劃清界線,跟學生發展出過分親密的關係。這在現代社會中,確實存在不妥。但我近期看展覽,其實看到很多舊時代內的師生情誼,日治時期日本老師與台灣學生的互動,那些常態性的聯繫、招待、住宿,其實也是現在社會相對少見的。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但這個少見,也可能是我個人問題,我自己確實是比較容易跟人劃清界線的人)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翻譯Hank 真的很棒!翻得很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