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12
而且那三個例子,我不懂日文,但單就譯文來看,我懷疑尖端也在偷臭監修但我沒有證據
認真講,我覺得第一個例子確實是可以討論的
但我的意見基本上和偷偷說裡的calm旅人差不多,如果原文擦背的主詞不明確,那翻譯上比較好的做法就是像譯者這樣模糊處理,收一點反而比你硬要幫原文解釋好
第二個例子後半,譯者和監修的文意已經不一樣了
就算即使監修的意思是對的,也是很不通順的句子,而且帶狀海平面到底是三小
立即下載
*線
第三個例子資訊太少了,而且三個階段中間一定還有什麼的來往折衝才會變成最後的版本,所以就不予置評
回到第一個,這種狀況有聽以前老師說過,認真一點的其實是可以試著聯絡原作者確認,不管是透過出版社或是直接去信詢問作者
或是就要看出版社自己有沒有置頂翻譯原則了
至於尖端這份聲明,就,沒有回答到重點
我真的想避免因為一造的單方面聲明就站隊,所以等著尖端好好解釋,結果你給我看這個
跟了一整天的各種討論,比較有熱度的偷偷說最後都繞著譯文品質吵起來了
雖然我家有張紙證明我唸了三年的翻譯,不過一來我是英中組,不懂日文、二來沒有實際參與過出版翻譯,以下都是我身為「讀者」的看法
就我身為讀者的立場,一般商業出版的情形,我買書是信任出版社會為書本品質把關,因為出版社就是製作書籍的專業。雖然現在翻譯都是對外發案,但就一本書的範圍內,因為譯文最終要透過出版社審稿、編輯,我認為視譯者為出版社的延伸也不過分
而這次十二國記的狀況,對我來說其實已經不是譯文品質的問題,而是信任問題
看過那封聲明信,尖端和譯者間大概已經沒有什麼信任可言了,而你要說這不會影響工作真的很難,那麼我作為讀者想知道的就是尖端要怎麼處理,你會換譯者嗎?不換譯者,那會影響後續出版嗎?
光這件事來說,我想知道的真的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