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橘向日葵@呵𓁹‿𓁹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很久以前老盃用 Sony Handycam 拍的 V8 錄影帶,本來想自己處理轉錄數位,但自己手上只有 RCA 類比錄影卡,而 V8 再生設備在數位時代已經很難取得,加上因為沒排時間做些事前研究,就放著一直沒轉成數位
最近想到磁帶的保存期限也差不多要到大限了,評估手上要轉的 V8 數量沒到非常巨量,自己弄設備親手轉還是不划算,於是就送去工作室轉錄
掰噗~
says
3 months ago
中肯!!
🌻橘向日葵@呵𓁹‿𓁹
3 months ago
身為在 SD 畫質時代就開始摸數位剪輯的人,對如何數位化自然會有一些堅持,為了跟工作室的老闆溝通轉錄細節,所以先惡補一下類比影像訊號的知識後,再透過信件與老闆來往 email 溝通需求
這程中因為老闆提到轉出的影片檔只能提供 MPEG-2 或 MP4,進一步追問有關數位編碼這段的設定,遇到一些老闆不清楚或是與我的認知不符的問題,於是決定親自去工作室當面問老闆,把細節弄清楚
🌻橘向日葵@呵𓁹‿𓁹
3 months ago
不論 V8, Hi8 等類比視訊在資訊量的記錄能力有多優秀(或多爛),只要在 NTSC 規範的國度,它們終究要符合 525 條掃描線(可見約 480 條),60000/1001 fields per second 更新率,交錯掃描,以YIQ 色彩空間經各種調變整合而成類比訊號
然而由於 V8 訊號頻寛不是很好,每個掃描線的橫向分辨率只有約為數位 240 像素的程度,且類比訊號 YIQ 的 IQ 頻寬本來就比 Y 小,數位化取樣成 YUV frame 時,UV plane 記錄的色彩資訊量也是 xy 軸各自減半的,還要考量壓縮造成的失真,所以真的用 720 oversampling 也不至於太浪費
立即下載
🌻橘向日葵@呵𓁹‿𓁹
3 months ago
本來我的打算是能轉錄成支援 interlaced 的 loseless 影像格式,但被老闆否決,現場討論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擷取硬體直出 MPEG-2 720x480,就連 MP4 也是 MPEG-2 再轉檔而來的
不過老闆說 bitrate 會設定 8Mbit,其實正好是 DVD 視訊流連續 bitrate 的上限,這意味著不論是數位化規格或是流量設定,都足以原汁原味保留當年老盃錄的回憶
於是指明轉錄成 MPEG-2 並保留交錯格式之後,就放心讓老闆處理,若面臨需要復原訊號的情形也全權仰賴老闆的專業能力
最近老闆還在持續進行轉錄作業,不過目前得知已有一部分轉錄成功,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訊號變差,老闆還讚賞當時我老盃買的 V8 𥔵帶用料與保存條件都相當優秀,相信可以順利轉錄完成
🌻橘向日葵@呵𓁹‿𓁹
3 months ago
解決需求其實不一定得完全照自己認為的完美方式,從現有的條件找出最適合的方案,至少能有效推進事情並得到結果
不過也因為家裡意外地有這樣的保存條件,最近有在思考是不是要花大錢買一台 LTO-7~8 的磁帶機完善自己的備份 3-2-1 的那個 2
"藍光燒錄片的容量真的太小了",沒想到我竟然有抱怨這種事的一天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