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漢與時髦女郎》(The Bachelor and the Bobby-Soxer) 喜歡開場的鏡頭,就算現在看還是會被騙到,預期心理真可怕。 常上法庭的鬧事畫家被法官中學生妹妹迷戀上,為了解決妹妹的迷戀與自己莫名其妙的官司,在精神科醫生叔叔的建議下,畫家同意跟妹妹玩男友家家酒,最後跟法官姊姊看對眼的故事。片子本身開高走低。前面很有趣,到假扮男友的部分開始變得詭異。通常來說不應該是開始讓自己的缺點展現來趕跑妹妹嗎?結果變成畫家想盡辦法要風度翩翩的退出。偶包太重的下場就是甩不掉妹又勾搭上姐,最後妹的退出變成棘手難題,用叔叔的說教簡單粗暴的解決,看完真的傻眼。很像吃個晚餐,到甜點突然吃到bunny sugar一樣令人氣憤(新開的統一dream plaze裡好像有這間出沒,請留意)。 #金馬經典#金馬#電影
《育嬰奇譚》(Bringing Up Baby) 看完只覺得頭很痛。 整部劇讓人頭痛到尾。凱瑟琳赫本演的女主角真的是我看過瘋的最徹底最有事這輩子都不想碰到的女人。被他纏上的卡萊葛倫真心倒了八輩子楣,抓狂的十分有道理。事實上我覺得卡萊葛倫演的男主角肯定很早就愛上女主角,不然他不可能不拿斧頭砍他。我看到一半,最大的衝動就是去找一把斧頭砍了這女人。最後是,豹豹很可愛,太厲害了。
《淑女伊芙》(The Lady Eve) 詐騙女遇到書呆子的故事。亨利方達演的男主角是蛇類專家,但在人事方面讓人想問他的腦子是不是跟蛇一樣大。芭芭拉史坦威演的女騙子風華絕代,這部片主要應該是看他。芭芭拉史坦威後面扮女爵把亨利方達耍的團團轉的部分超好笑,亨利方達求婚時來搗亂的馬也太厲害了,不知道為何超級好笑。有個從後面照馬用下巴去磨蹭亨利方達頭的鏡頭實在太驚人,異常好笑。
《蘇利文遊記》(Sullivan's Travels) 比預期中更好看的電影。蘇利文是喜劇名導,屢屢拍出賣座大片,但他的夢想是拍出揭露底層生活的《O Brother, Where Art Thou?》,為此深入田野調查取材。但他的取材之旅並不順利,接二連三地波折,讓這趟取材之旅更像是喜劇。然而就在他放棄取材之後,一場意外卻讓他真正地「落入」到社會底層,甚至成為罪犯。這個轉折之自然之寫實,令人震撼。許多罪犯的開端,其實也就是接二連三的意外所打造的。蘇利文飽嘗苦難後想到的解脫之法則頗具巧思,而他最後發現喜劇片才是大眾歡迎的原因一段,則兼具了戲劇的作用與哲學的思考,一石二鳥可說精彩非常。這部片簡直就是出乎意料的寶藏,真高興有看到它。
《生死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太精彩了!德國導演以喜劇手法拍攝希特勒閃電戰入侵波蘭後,舞台劇演員陰差陽錯,為了保護反抗軍和自己生命而奮起對抗納粹的故事。故事很單純,劇情很唬爛,但諷刺與笑果整個飆破天際,於是完全沒有挑剔邏輯或合理性這回事。電影雖然拿哈姆雷特名句當標題,但故事內容的核心更貼近的還是威尼斯商人。劇中被種族歧視的惡人商賈夏洛克,於存在著納粹集中營背景的電影中之呈現,顯然拉開了一個相當空曠的討論空間。劇中再四的引用夏洛克在一吐被安東尼奧欺壓時鬱悶的台詞,顯然展示著劉別謙的有意為之。有買到這部真是太好啦!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