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遊詩人芒果 喜歡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文學 #日常

因為實在很喜歡珍‧韋伯斯特的《親愛的敵人》,決定開一噗記錄想法,也會談到前作《長腿叔叔》

這兩本小說已經創下讓我連續讀三遍的紀錄,需要同好!希望有人讀過也喜歡或感興趣想讀
latest #29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簡單介紹一下兩本書的故事。兩者都是書信體小說,但是不像《長腿叔叔》只收錄茱蒂寫給贊助人「長腿叔叔」的信,《親愛的敵人》則包含莎莉寫給茱蒂、男友戈登和她「親愛的敵人」馬克廉醫生的信,內容不僅更豐富,也能看見女主角的更多面向。(想像收件者們讀信時的反應也很有趣

◆ 《長腿叔叔》(Daddy-Long-Legs)
十八歲的茱蒂在孤兒院長大,因寫作天份受到某位理事的欣賞,匿名贊助她上女子大學。茱蒂在大學四年經歷了自我成長,最後也驚訝地發現恩人「長腿叔叔」的真實身份。

◆ 《親愛的敵人》(Dear Enemy)
茱蒂的大學好友莎莉受她所託,接下孤兒院院長的位置,起初以為只是暫時,沒想到自己越來越投入改善孤兒院的工作,和被她稱為「親愛的敵人」的駐院醫師也漸生情愫。
我真心覺得《親愛的敵人》這個書名取得太有趣,太令人拍案叫絕了,第一眼就讓人對故事建立起一定的瞭解和期待。不僅稱得上是和《傲慢與偏見》一樣好的書名,同時還是莎莉寫信時常稱呼馬克廉醫生的方式(他雖有抱怨但還是順著她,真是,唉呦)。兩人從互不理解到相知相愛,我又怎能不愛他們

https://imgs.plurk.com/QGg/kcO/iv1f3SRWYKmvFI74YMfJubljtUI_lg.jpg
(莎莉在給茱蒂的信裡畫的羅賓鳥夫婦。結果因為馬克廉醫生的名字正好就是羅賓,被我拿來當作兩人不是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第一次為求速度讀的是中文版(一晚就讀完可見多著迷),第二次讀原文版細品,第三次還是讀原文,且因為苦無討論對象,就推坑朋友一起,幾乎每晚開一小時讀書會,討論大概二十頁的內容。真的非常感謝這位朋友,對我太好了

幸好她讀了也相當喜歡這兩個故事,總是聊得高興又痛快!

目前市面上的繁中版很可惜有些錯譯的地方,譬如屢次將莎莉替馬克廉取的另一個暱稱「沙弟」(Sandy,因為他有沙色的頭髮)和孤兒院的女孩莎緹(Sadie)搞錯,導致初次閱讀時錯失像是馬克廉抱起院童安撫的溫暖畫面,或是莎莉和其他同事對馬克廉的吐槽,因為都被譯者錯認翻成莎緹(唉),還是讀原文小說才發現有這些遺珠段落。因為這樣最後決定收藏的也是原文小說。
立即下載
《親愛的敵人》雖然曾是1916年的暢銷作品,很可惜知名度在後世遠遠不如《長腿叔叔》,只在1981年推出一部電視迷你影集。而且除了一張宣傳照和簡單的資訊,到處都找不到相關資料,根本是被塵封起來!

不過據當年看過的網友表示,影集因為改編和經費有限,在設定方面偏離原作小說不少。話雖如此,還是想看看影集怎麼演的(缺糧缺成這樣)。反觀《長腿叔叔》不只有電影、繪本和音樂劇,甚至在日本還兩度被改編成動畫。

只好學薩諾斯握拳對自己說:「Fine, I'll do it myself.

可能打算自己畫或委託,同時把這本書放在「等我變得超有錢就要贊助改編的文學作品」清單上
有趣的是,大概是因為年紀心境的轉變,和朋友在讀《長腿叔叔》的時候,雖然還是像兒時一樣羨慕茱蒂受到賞識而獲得贊助,但同時更強烈希望自己是查比斯這樣的有錢人,看誰有才能就資助誰,錢不是問題。(我:這樣就能用力贊助喜歡的創作者,和出錢改編自己所愛的文學作品了
因為自己這噗講的大多是《親愛的敵人》,推薦對《長腿叔叔》有興趣的大家可以看這兩篇心得:@chiaulmas - ⦙ 讀書心得:成為彼此的歸屬 想先說——哇我從來沒想過《長腿叔叔》這麼好看!!...@lucywritewrite - #讀嘛讀嘛 《長腿叔叔》快看完了,其實蠻有趣的,但我想等到女主角知道...也感謝這兩篇心得讓我決定讀原作小說!不然之前對《長腿叔叔》只有小時候看日版動畫的模糊印象。沒想到讀了小說很喜歡,讀書會期間也和朋友一邊覺得男主很有趣一邊吐槽他(欸
但比起《長腿叔叔》描寫的女子大學生活,我和朋友都較喜歡《親愛的敵人》對女性在工作、感情和婚姻想法的描繪。作者因為熱心公益,也試圖透過《親愛的敵人》一書描繪改善孤兒院生活環境的願景。看著孤兒院的變化,呼應莎莉個人的轉變其實蠻熱血的!

就像在讀《長腿叔叔》時,讀者會為茱蒂的個人成長和她被出版社退稿仍努力不輟的境況吶喊加油,在《親愛的敵人》裡,也會不禁為莎莉(無論是工作和感情方面)的心境變化以及孤兒們的生活關心不已。

這邊也分享其他網友對《親愛的敵人》的心得:@lucywritewrite - #讀嘛讀嘛 順著《長腿叔叔》,把續集《親愛的敵人》給看完了,新潮社版...珍‧韋伯斯特,親愛的敵人(長腿叔叔續集)-幻想世...
另外有看到國外書評甚至學術文章提及《親愛的敵人》在現代看來有些爭議的部分,譬如書中角色對「優生學」的討論。

我和朋友讀完是覺得這畢竟是1910年代那個時代的產物。當時的人確實覺得優生學是科學顯學,現代讀者在知道歷史脈絡的情況下閱讀無妨。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倒是《親愛的敵人》的設定,讓我和朋友忍不住讚嘆:原來早在1915年就出過這種有錢人家小姐離開男友和城市到鄉下工作,結果認識男主角的愛情故事

事實證明沒有所謂看到厭煩的老梗,就連自己通常避而不碰的三角戀元素,在作者的妙筆安排下,都能和朋友像在追連載追劇一樣讀得津津有味。再加上我讀第三遍了,難免每個乍看平常實則具有深意的細節都要探究。

只能說這兩本可以讓我連續讀了三遍的小說,值得配上高登‧拉姆齊的梗圖金句:「Delicious. Finally. Some f*cking good food.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長腿叔叔》的茱蒂和查比斯可說是彼此的絕配,這點在茱蒂風格幽默的文章最初受到查比斯賞識時就能看出端倪,兩人經歷後續相處和抗衡才終成佳偶。

《親愛的敵人》也是類似的模式。莎莉和馬克廉醫生對彼此的第一印象並不正面,但兩人都為了孤兒院童盡心盡力,在價值觀相符且目標相同的情況下,肯定會漸生情愫。

兩人初識時,馬克廉的態度冷漠又不友善,頗令莎莉反感。但他們早期的相處其實很有老夫老妻的默契,譬如莎莉寫信請他去牙醫診所挑選正在打折出售的椅子,他也真的去買來放在孤兒院的診間。或是後來相處久了,莎莉有次面對院童們熱情詢問一大堆關於輪船的問題,不知如何解答就由馬克廉接手回覆,之後他還帶幾位年紀較大的孩子去紐約的港口參觀。

所以我都戲稱他們倆就像這些孩子的非親生父母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兩人成為朋友甚至友達以上的相處,也讓人看得忍不住微笑。譬如互相用愛爾蘭腔和蘇格蘭腔閒聊(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好感,誰會花時間做這種傻事)。或是莎莉打電話邀請馬克廉出外野餐散心,兩人輕鬆自然的交談根本就像已經結婚多年。

又譬如,莎莉晚上搭火車回來,眼看夜色漆黑又下雨,還在因為忘記通知孤兒院自己抵達的時間而煩惱,必須請站務員打電話叫車,就發現馬克廉開車來接她。原來馬克廉因為不知道莎莉抵達車站的時間,已經開車來來回回跑了三趟!

這些看在讀者眼裡逐漸明顯不過的跡象實在太多了,但莎莉還沒完全理解,也沒有往這個方向細想。馬克廉應該是比她還早發覺自己的感情。就連莎莉遠在華盛頓擔任議員的男友戈登,也早早就從莎莉來信的字裡行間感覺到疑似有情敵存在。
(朋友還提醒我前兩次閱讀都沒注意到的細節:推算日期,莎莉是在2/14「情人節」當天離家前往孤兒院展開新工作的,作者彷彿是特意選這個日期,呼應後續的故事發展)

當初要不是因為戈登笑她辦不到,莎莉也不會毅然決然接下院長的位置。戈登這根本是自掘墳墓,但我們感謝他的犧牲。和馬克廉對院童的用心照顧相比,戈登對院童簡直是敷衍了事。第一次來孤兒院找莎莉,連到院內參觀和認識那些孩子都不願意,直接就帶她出外遊玩用餐。

按照後續的細節描寫推測,朋友和我都同意戈登第一次造訪應該不只是為了和莎莉約會,恐怕也想親眼看看那位疑似情敵的蘇格蘭裔醫生是何模樣。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後來戈登再訪,為了讓莎莉開心,才真的去見那些院童,陪她逛街買禮物。這整段接下來的描寫都很精采。馬克廉拒絕晚宴邀約(我猜是想迴避戈登),被莎莉認為是還在賭氣,畢竟他們前幾天才因為孤兒送養對象的問題爭吵。但兩人吵歸吵,其實都有在來往之間讓彼此理解對方的角度和想法。不像某位名叫戈登的先生時常避重就輕,甚至避而不談,難怪讓莎莉抱有戈登很好相處的錯誤印象。

然而隔天晚上,戈登卻在孤兒院門口試圖要莎莉放棄院長的工作,完全不顧他們的對話可能被人聽見,如同公開場合求婚一樣尷尬。再次證明戈登根本就不在乎這些孩子!
朋友讀了這段問我,要不要賭戈登其實早就注意到馬克廉在場,可以聽見他們的對話?我也這麼想,雖然莎莉覺得他是後來才看見馬克廉的車子。但莎莉一開始都看見了,戈登怎麼可能沒看見?他根本不是「不會」挑時間地點,而是「太會」。

相較於戈登的咄咄逼人,馬克廉顯得冷靜可靠許多。即使聽見戈登對他大肆嘲笑批評,也選擇按捺情緒迴避不打擾他們,直到莎莉說到自己才出現。他固然氣莎莉在情急之下形容他的話,仍以冷漠的禮貌為不慎聽見他們的對話致歉(即使戈登很可能就是要讓他聽見的),主動邀請戈登搭他的車去火車站。他這麼做等於立刻把戈登帶走,解除了莎莉當下的困境。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當然他後續和莎莉刻意保持距離,又回到從前冷漠的模樣,究竟有多少程度是像莎莉認定的那樣生她的氣,又有多少是默默為她著想,其實很耐人尋味。畢竟之後莎莉因為工作壓力情緒崩潰時,馬克廉立刻就拋下這一切,真誠地安慰並建議她回家散心,孤兒院的事他和其他人會幫忙。

怎知道這趟遠行竟讓莎莉答應了戈登的求婚。呃啊!作者還很狡猾地跳過三個月的書信,讓讀者無從得知回到孤兒院的莎莉說出自己和戈登訂婚的喜訊時,馬克廉有何反應。但從後續的書信描述看來,馬克廉決定拉開更大的距離,像是原本每天下午四點和她喝茶這個習慣,就縮減成一個月兩天。當然他這麼做除了感情因素,肯定也是顧及莎莉已有婚約。

寫了這麼多,只想表示我真的很喜歡從這些細節拼湊感情變化的線索
我也很喜歡莎莉在最終決定和戈登把話說清楚並解除婚約後,她突然感到放鬆和無比的自由。主因不是她愛上別人(畢竟那時她還覺得和馬克廉絕不可能),而是終於明白經歷成長的自己和戈登並不適合。讓她仔細思考並看清這點的,是大學同窗等女性婚後的經歷,和她自己讀的小說。

(莎莉大學同窗海倫的遭遇實在很真實。她的丈夫其實出身良好也不是壞人,但兩人婚後才從各種生活小事發現彼此完全無法溝通和相處,終以離婚收場,女方的家人卻無法諒解)

說到小說,我還喜歡故事透過交換書本暗示馬克廉和莎莉的抗衡和互相理解。起初馬克廉因為逐漸對莎莉改觀,主動將科學和醫學的書籍交給她,要她閱讀。怎料同意的莎莉後來以此要求他也讀她指定的小說。看似理性與感性的抗衡,成為兩人理解彼此的另一條途徑。莎莉也在逐漸瞭解馬克廉之後,發現他其實對蘇格蘭文學充滿熱愛。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羅伯特·伯恩斯是馬克廉最喜歡的蘇格蘭詩人,莎莉後來受到影響,書架上也多了伯恩斯的詩集。最終兩人確定彼此心意決定相守,莎莉回到孤兒院,晚上聽見院童們播放音樂,最後一首是改編伯恩斯詩詞的民謠〈John Anderson, My Jo〉,使她為自己選擇的未來喜極而泣。歌詞呼應莎莉對自己能和真心相愛之人白頭偕老的期許,令人感動。

「這樣的未來令人期待,不是嗎——和自己愛的人一起工作、玩耍,每天經歷一些小小的冒險。我不再害怕未來。我不介意和你一起變老。」

因為小說只有摘錄一段詩詞,為此我還去找了完整的版本和這首民謠來聽,很喜歡這個帶有蘇格蘭腔的女聲獨唱:John Anderson, My Jo
約翰‧安德森,我親愛的
記得我們初次相識
你的頭髮烏黑如鴉
你漂亮的前額毫無皺紋
而今你額上頭髮稀疏,約翰
髮色也白如皚雪
但我祝福你這蒼蒼白髮
約翰‧安德森,我親愛的
約翰‧安德森,我親愛的
我們陪伴彼此老去
度過許多快樂日子
即使必須躺下長眠
也一定會攜手同行
在山丘下相伴入睡
約翰‧安德森,我親愛的"John Anderson my jo, John"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最後還是很感謝朋友決定入坑,把經典文學拿來當作追連載閱讀討論,讓我讀第三遍的同時還能經歷許多有趣的對話,時而捶心肝時而少女心爆發。

譬如朋友和我都同意,馬克廉一開始應該是真的因為肚子餓索性接受莎莉邀請,留下用茶點,沒想到自然而然變成每天下午四點和她喝茶聊天的習慣。莎莉若是真的不在意馬克廉,也根本不會對他感到好奇或關心,甚至幾乎每封信都提到他。

又譬如莎莉在後來給戈登的信裡寫道,要他別再說什麼多珍惜她來信的漂亮話,她知道他根本就把她的信隨便亂擺。

我:「作者沒寫但我覺得馬克廉絕不會這樣。」
朋友:「對,他一定把莎莉的信保存在小盒子收在抽屜裡。」
我:「我也這麼覺得!而且就連那些她對他生氣的信也收著。」
朋友:「然後哀傷地覺得這些就是他只能擁有的。」
我:「啊啊啊啊太虐了好棒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很喜歡從莎莉的信看見馬克廉對她從冷漠到逐漸敞開心房的變化,譬如莎莉在給茱蒂的信裡寫了一首勝利短詩:「羅賓‧馬克廉今天微笑了,是真的喔!」

還有就是一向壓抑感情的馬克廉終於對莎莉說的那句告白:「天啊!莎莉,妳覺得我是鐵做的嗎?」(My God! Sallie, do you think I'm made of iron?)

當初第一次看到這段我真是,原地跳起來狂奔三圈,重讀不知道多少遍!那個剛剛經歷別人的生死關頭、凌晨四點不到一分鐘的擁抱,讓莎莉覺得自己彷彿是在做夢。馬克廉明明就無法忍受她要嫁給戈登並永遠離開這裡的痛苦,結果早晨時又恢復冷漠疏離的模樣繼續壓抑感情。

啊!作者真的太會了,謝謝,謝謝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讀書會是昨晚結束的,因此想趁記憶猶新把這段時間的想法記錄下來。雖然好像還有很多自己沒寫到的事物。

像剛剛才想到我也很喜歡信的開頭「親愛的敵人」有時會變成「親愛的馬克廉醫生」,但通常就是莎莉在對馬克廉生氣,或者真誠鄭重地向他道歉。小說最後一封信則是致「我最親愛的敵人」(My Dearest Enemy),閃得讀者眼前一片白光看不見,第一句話引用馬克廉照顧孩子們時鼓勵他們的詩,亦是莎莉對兩人未來的期許,信的最後也終於以馬克廉的名字「羅賓」稱呼他

───────

My dearest Enemy:

"Some day soon something nice is going to happen."

───────
蓮蓮🪶趕稿中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天啊居然能吃到《親愛的敵人》的解析,大讚美芒果!!!同意這本的書名真的取得好好,完美對應兩人的關係變化 當時讀這本時就覺得根本是一百年前的職場戀愛文,馬克廉醫生是同事而不是主管的設定更是讚,作者太懂了

私心很喜歡的是讓茱蒂留下苦澀記憶的孤兒院,在新女性莎莉的經營下轉變成有愛的大家庭,除了對應是莎莉打開了茱蒂對美好家庭的想像,也呼應時代的變化:公益不只是上流淑女打發時間的兒戲,而是足以奉獻一生的志業 還能甩掉觀念跟不上自己的追求對象,一舉數得

雖然莎莉時常和茱蒂抱怨和醫生處不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們的互動是互損的友好 根本就是默契好到不行的相聲夫妻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lotusy1112: 也謝謝蓮蓮回應,很開心有同好
當初看到書名就很感興趣,故事確實是百年前的職場戀愛無誤,作者在許多設定安排上也真的很懂,難怪能讓我連續讀三遍毫不厭倦

喜歡蓮蓮點出莎莉和茱蒂之間這樣的連結,兩人在前後兩部小說裡都擴展了彼此的視野!莎莉不只一次在改造孤兒院的過程想像茱蒂以前的境遇、為她打抱不平,在孤兒院長大的茱蒂也比誰都懂得院童們的心情,能提供莎莉很棒的建議,像是給孩子們一人一個收藏玩具的箱子。也喜歡莎莉的個人成長呼應了那個時代的變化,觀念跟不上她的戈登快走不送

莎莉抱怨歸抱怨,其實也知道馬克廉是認真做事又可靠的人,兩人默契好到不行+1 哎就連現在想起他們的各種互動,我還是會忍不住揚起微笑
吟遊詩人芒果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補充一下《長腿叔叔》最早是連載小說,於1912年4月至9月在《婦女家庭雜誌》(Ladies' Home Journal)刊載,除了作者的塗鴉,也有插畫家John R. Neill較細緻寫實的插圖。同年10月正式出版成書。

這邊和大家分享當年連載的數位典藏:
1912年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我完全不知道長腿叔叔還有同世界觀的「親愛的敵人」可以看!!看了芒果滿滿的愛之後,我決定加入閱讀書單了!謝謝推薦!
deestales: 天啊好高興讓你知道有續作存在!雖然主角從茱蒂換成莎莉,還是能從莎莉的信裡知道茱蒂和查比斯後來的一些生活點滴。希望你讀了以後也會喜歡
Scarlett
2 months ago
本來就很喜歡《長腿叔叔》,近期也想找原文來重新讀這個故事。看到芒果推薦另一部《親愛的敵人》已經感到被穩穩推坑!!!
希望我趕快讀完也能來與你討論~
吟遊詩人芒果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scarletthihi: 好耶小思也是同好 趁機推坑你在重讀《長腿叔叔》的原文後接著看《親愛的敵人》(Penguin出版社有二合一版本可以考慮,我就是收藏這個版本),期待之後可以一起討論!!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