ㄉㄉ🌌威利爸爸不要死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閱讀&聽講集中噗
latest #34
感覺自己讀的書不會太多所以就不分月
現在在讀《文城》
剛讀一點就聞到了很濃的悲劇色彩
可能是前幾年已經讀過大約一兩章,所以知道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但又不是記得那麼清楚,所以無從防備接下來的情緒重擊
啊啊啊啊啊寶藍長衫......
為什麼第一次看的時候完全沒有發現啊

感覺對文字文學的理解力真的會隨著年紀慢慢變高
立即下載
超過了之前看的地方(居然拿備忘錄的紙當書籤快笑死)
以《文城》開頭的尋找文城來說
小美應該是最後不知道如何又離開了
很沉重的一個故事有點受不了
在讀呂秀蓮的《新女性主義》
我個人是不太了解呂秀蓮的,就對那段政治歷史的理解沒有特別多
希望也能透過這本書稍微窺探那個時代的女性參政
一開始就有附他在墨西哥演講的演講內容
我是邊用嘴巴唸出來邊讀的
整個人狂起雞皮疙瘩 有點想哭
讀完《異鄉人》了。
大概能理解小說內容
但我對哲學了解沒那麼深,所以可能會再去補存在主義相關的資訊
自己特別喜歡的部分應該是那個吧
以主人公視角出發的,對外界極度細緻的觀察和感受
那種敘事跟感受力很驚人
看完腦子裡浮現的第一個感想是「觀看即是一種審判」
剛剛用十分鐘讀完最後一段朱一貴事件的論文
ㄉㄉ🌌威利爸爸不要死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在聽吳叡人教授在國史館的演講
突然意識到如果想要成為那個程度的研究者/思想家,感覺還是真的得出國讀書吸收更多的知識系統和理論工具
好 大學來打工存錢 (結論
《台灣漫遊錄》閱讀中
殖民母國的人再怎麼開放都無法同理殖民地被殖民者的心情。
突然有種迸發的憤怒
如果青山老師不是因為想跟王千鶴當朋友
大約一輩子也不會在乎在意甚至察覺到這個問題吧
這彷彿是殖民地的可悲,連要被理解都是一種奢侈施捨。感覺很討厭。
ㄉㄉ🌌威利爸爸不要死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所以我自己其實很討厭台灣人對於日本殖民時期的轉型正義毫不關心或假裝沒有壓迫這回事
ㄉㄉ🌌威利爸爸不要死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我們只是很幸運地搭上大正民主的浪潮,所以受到相對好一點的待遇,並不是真的就從殖民壓迫中倖免於難了
不能無視文化的殖民啊
文化獨立就是台灣獨立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一大部份
讀完台灣漫遊錄
買了進烤箱的好日子
等車的時候看了一點點
讀完了
覺得很好看。非常好看。
是只有女性作家才能寫出的小說。
而且能引發讀者思考的地方非常多
可能是小譬喻或是大框架
但反正就是足夠有意思 所以能讓人想的東西很多
在看《旁觀他人之痛苦》
ㄉㄉ🌌威利爸爸不要死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看的時候蠻痛苦的 因為會有一些戰爭上和媒體介質上的殘酷描述
會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很糟糕 而且未曾進步
要讀《想像的共同體》
時常覺得台灣人是集卑劣、溫和、自私、博愛、盲目、敏銳於一身的,充滿矛盾和裂痕的民族(nation)
所以當人要愛這樣一個地方,心裡就會跟著一起變得對立而碎裂,因為這個地方並不理想,但它仍然是一塊你無意識想去愛想去注視的土地
在讀《島嶼歷史超展開》
鄭維中老師的文字力跟敘事力真的很好 推薦大家讀
但我很痛苦 因為這是我的期中作業的讀本 我沒辦法愉悅輕鬆
如果有人想看我整理鄭維中《島嶼歷史超展開》&東亞海域史的紀錄和心得,我到時候可以把作業發上來(等我寫完+打完分數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