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閉家縮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I Sold Most Of My GameBoys
當數量太多時,收藏者不得不開始賣掉自己的收藏。
讓我想像要是有無限多的空間跟金錢,甚至不用擔心老死,
那收藏行為會怎樣改變(以一種科幻小說的設想下)。
沒用西瓜
3 months ago
沒看噗首影片,單純談內文
我也想象過這個問題,可能考量的部分會變成:
1. 收藏品仍然有其保存期限,即使是細心保存的書本或者塑膠模型,仍然總有一天會變成失去其實用價值或收藏價值的狀態
2. 收藏品數量過多,多到自己難以保存、維護、記憶、賞玩的程度時,對自己來說可能就已經失去其收藏價值了
3. 即使自己生命的時間無限、即使收藏品可以永久保持良好,但每一天能賞玩的時間還是有物理極限(前項所謂多到難以賞玩)
我會覺得太多的收藏品還是會失去意義,不如轉讓給其他想要的人,保留自己最喜愛的部分、能夠保持開心就好
閉家縮
3 months ago
useless_melon
: 我幻想中,收藏行為推到極致就會博物館化。像這位仁兄
Why Adults Are Spending Billions On Toys For Themsel...
不過以講述「故事」來說,收藏型YouTuber為每一個收藏拍攝短片的效用可能已經超越博物館展示所能做到的。所以又發覺博物館好像有點雞肋。
上面個車車博物館也不是隨時都開放的。
沒用西瓜
3 months ago
喔,單純討論不須考慮成本的收藏行為,進行到極致的話,確實很有可能博物館化
相較之下,我前面說的可以說只是在避免倉庫(冷凍庫)化
將收藏品拍攝為短片和博物館實體展出終究還是有點差別的吧,比如實體物的細節、互動方式等等,不然很多收藏都收電子版就好了,甚至模型收藏用影片、相片取代就好了
我覺得即使單純是觀賞型的收藏,實體物品還是有很多數位版本無法取代的特性,而影片可以擷取其他潛在特性呈現出來,兩者並不能互相取代,不會覺得博物館「有點雞肋」
立即下載
殉井戶卍破財年
3 months ago
黑洞化
katarkadia/先走
3 months ago
方吉那邊看到博物館型收藏,貼過來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