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m....
以下是這個YouTube影片的總結:
影片作者Veil分享了她如何在六個月內,透過一套獨特且有效的自學解剖學方法,大幅提升自己的解剖繪畫能力。這套方法不僅簡單好上手,還十分有趣,讓她能夠持續堅持下去,最終取得顯著成果。她希望透過影片,幫助那些對學習人體解剖感到迷惘、不知從何開始的藝術創作者,並分享她的心得與實用技巧。
Veil一開始提到,傳統的解剖學教材通常過於死板、繁複且充滿艱澀專有名詞,反而限制了創造力。她自己過去嘗試過大量的藝術書籍和教材,卻一直無法真正理解和掌握解剖學,這讓她感到沮喪和挫敗。她強調自己並非以學術方式學習最有效,反而是透過直覺和創造力結合的學習方式,才能真正吸收解剖知識。
在此基礎上,她整理出六個月解剖學學習計劃的四大核心元素:
1. 每天1小時的快速動態姿勢速寫(gesture drawing)
這是整個學習計劃的基石,絕對不可省略。每天持續畫60分鐘的姿勢速寫,能強化比例、結構、節奏與透視等基礎能力。這類速寫有助於捕捉人體動態,從多角度觀察肌肉如何運作,不必追求完美或美觀,重點是持續練習。透過不斷面對不同的動作,作者的解剖理解與繪畫能力都得到了穩定且持續的提升。她也特別提到,姿勢速寫是所有繪畫的起點,掌握好姿勢繪製,繪製其他任何解剖細節都會變得更加輕鬆。
2. 選擇優質且實用的解剖工具與資源
Veil推薦了兩個她認為非常重要且持續使用的解剖學資源:
- 《Morpho Anatomy for Artists》這本書,特色是用清晰且優質的解剖插畫來拆解肌肉結構,比一般枯燥的解剖書更直觀易懂。
- 3D醫學解剖應用「Complete Anatomy by 3D4 Medical」,這是一款專業的解剖3D軟體,價格約40美元一年訂閱,能讓她從不同角度觀察人體肌肉與骨骼的連結,還能隱藏部分肌肉,幫助她釐清複雜結構。免費資源雖然有,但通常無法完全符合她學習時的需求,因此她選擇投資這款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