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UaKgHTIMlYpLVUfBVtJjY.jpg #aftersun
今天進電影院二刷了日麗,更強烈覺得它就是那種每一次觀看獲得的體驗,都會因為自身對此片的熟悉程度而不同的那種電影(劇透下收)
latest #25
eva#一發
2 months ago
@mandyeva - #Aftersun 日麗 劇透下收因為想整理自己的想法所以貼一次我2023年的胡言亂語樓,這次也仍然有會蓋成一個胡言亂語樓的自信(喂
eva#一發
2 months ago
當年在電影院看完後可說是整個月(甚至接下來的數月)都在反覆咀嚼此片,產生了我看了它八百遍的錯覺,但其實今天是我事隔兩年半的首次觀看,大部分都是我只看一次便深刻烙印在腦海的畫面,但也有許多我記憶模糊甚至完全沒印象的片段,而在知道劇情發展前提下觀看它也是一種非常嶄新的、更能沉住氣仔細品味的經驗,非常盡興。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首刷因為太擔心事態發展(?)整場都情緒滿緊繃,雖然也是花了一整個片尾還沒消化完但是沒有哭,這次隨便一個畫面我都泛淚,接近結尾從兩人在回憶中跳舞的畫面到整個片尾播完我都在為了把眼淚忍進去而抽蓄到呼吸困難 萬一哭出來絕對是會無法收拾的程度
立即下載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而且因為它剪接的畫面穿插著過去影像(錄影重播)/半虛構的回憶/完全虛構的場景(舞廳)/成年蘇菲的真實情況,再加上不確定劇情走向的種種原因,我原本對整個結構的印象是滿跳躍且破碎的,甚至會搞混事情發生的前後順序,但這次知道劇情後重看發現根本起承轉合超縝密而且清晰!當然它已經有好的劇本做基底,可是也超佩服他們在剪接階段所做的決定,能讓這部作品達到這個高度。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列幾個二刷才觀察到(或說有整理出一個脈絡)的部分。
下面都是真的不記得是不是有看感想或影評提到,潛意識中已經有這個資訊才注意到的點,總之是我目前覺得自己發現的東西 (怎麼保險上到這種程度)
eva#一發
2 months ago
第一個是卡倫身上總是有傷。
當年看完後我在噗內提及對卡倫的印象就是「佈滿裂痕、一碰就可能碎掉」,結果這次仔細一想才發現他在這趟旅程中除了心靈狀態很破碎以外,外在也確實是一直帶著傷的。從骨折的手臂、自行拆石膏又劃出傷口、到最後在泥浴時被蘇菲發現肩上的擦傷。無論嚴重程度它們都是幾乎接連著發生,而且都是蘇菲不在場(或在場但沒發現)的情況下所產生的,象徵卡倫儘管努力對蘇菲掩蓋自己的負面情緒,其實還是以某種方式具象化在她的眼前。
eva#一發
2 months ago
然後是關於吻的不同樣貌。
劇情剛開始的時候,觀眾透過蘇菲的視角所接觸到的都是主流異性戀的性經驗談話內容以及炫耀般的激情熱吻,和卡倫吵架當晚蘇菲在同齡男孩麥可的邀約下親身體驗了與異性接吻的感受,再來則是半夜回房的途中不小心看見樓下房間內兩個青少年接吻的景象。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原先我還沒把這三件事連成一線,但這三段經歷可以看作是她對親密行為探索的縮影。起初蘇菲為了融入比她年長的群體,會跟著打球、嬉鬧,可是始終像是個旁觀者,沒辦法真正成為其中一員。同齡的麥可向蘇菲示好則成為了她體驗接吻(她眼中那些大人做的事)的藉口,但實際吻過以後感覺並沒有對她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後來目睹兩位少年間接吻場景雖然短暫而且距離遙遠,或許才是蘇菲的性向啟蒙的其中一個重要瞬間。若不是蘇菲晚歸,這段發生在夜晚房內的吻理應沒有觀眾,她在白日泳池畔看到的那些異性戀接吻場面,跟其對比之下顯得張揚且充滿表演性質。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另一點也跟上面的內容有些相關,是女性與男性接近蘇菲的方式差異。
蘇菲和卡倫吵架當晚,她賭氣不回房間的時候,其中一位姐姐主動關心坐在吧台的她,並把自己用不到的手環偷偷戴到她的手上,隨後蘇菲就出示手環向吧台的服務生點餐,像是做了一件「大人」才能做的事情。年長的女孩透過一個簡單但充滿善意的舉動便讓心情鬱悶的蘇菲揚起了小小的笑容。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結果稍晚她在園區地圖前找回房的路時,麥可接近她的方式就是從背後嚇她。儘管他隨後有因為惹蘇菲生氣而道歉(幸好他沒有再更白目到嘲笑嚇到的蘇菲),還是忍不住要抱怨這種捉弄喜歡對象的幼稚異男行為實在是不分年齡跟國界...畫面雖然沒有清楚帶到麥可的朋友們(=在蘇菲回憶裡不重要)但麥可把蘇菲帶到室內泳池接吻、他的朋友透過天井的玻璃看熱鬧的劇情,也是一種在異性戀群體中想要證明自己能力的呈現。雖然蘇菲也藉此得到跟一個自己並不討厭的異性接吻的經驗,但她終究是這個行為下被觀看、被異性當作(某種程度的)獎賞的一方。
eva#一發
2 months ago
這邊也呼應卡倫教導蘇菲如何在兩手被抓住時掙脫的劇情。因為本來在片中就非常多卡倫很保護或照顧蘇菲的情況,所以教她怎麼防身也是自然,但搭配上她被麥可從身後偷襲的情節才發現這也是劇本非常細膩的一個安排。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還有塗防曬乳的過程隨著劇情發展轉變(這個比較算是我理性上知道、但二刷才真的內化完的部分)
從一開始是交由父親幫自己塗防曬、到想要自己塗但是失敗(追求自主性但仍有限制)、最後是兩人在泥浴時她主動替父親塗抹背部的行為(卡倫變為被動、將自己的背後交給蘇菲,暗示她心靈的成熟)。除了塗防曬以外還有兩人互相用化妝棉清潔臉部的橋段(這個我忘得好徹底)也是一開始卡倫替蘇菲擦、第二次反過來是看到蘇菲幫卡倫擦。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另一個跟著劇情轉變的還有卡倫的服裝顏色。
從假期開始時的白色,換成鮮紅甚至暗紅(呼應那張土耳其地毯),最後他們吵架的那一天是全黑的(他走進海裡的畫面因此顯得更可怕),一日遊那天基本也還是暗色系,但他在最後又穿回了白色上衣(反而是一直都穿彩色衣服的蘇菲換上了黑色,可能對應到她經過這段旅程後的蛻變)
eva#一發
2 months ago
我這次觀看的前提一直是卡倫已經自殺離世,所以會擅自超譯很多成年蘇菲抱持著遺族的愧疚感,例如自己有沒有充分表達對父親的愛或不小心傷害到他之類的(我喜歡某段卡倫觀看的錄影畫面裡蘇菲稱讚他是好父親,還有眾人替他唱的生日快樂歌是For He's a Jolly Good Fellow)
這次一起觀影的友人則是沒有特別覺得卡倫已逝,但兩人的關係已不如當年,所以她也沒有蘇菲需要自省的想法。這種理解的落差也好有趣!我原本很堅定地認為兩人間這麼真誠而且濃厚的親情應該除了生離死別以外不會給蘇菲這麼大的創傷,但其實人生這麼長,什麼變化都有可能發生吧。非常喜歡日麗的模糊性,讓它可以在觀眾的集體共感下仍保有不同解釋的空間。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也聊到舞廳場景是代表什麼,我一邊想一邊給出的答案是夢境裡出現的那種回憶的綜合體。像是給你烙下PTSD的場景總是會反覆在夢境出現並且微妙的只強調某些細節,片中有多次卡倫在蘇菲面前跳舞的樣子(這次也對開頭時卡倫在陽台邊抽菸邊舞動身體的樣子更印象深刻了)我個人覺得卡倫忘我地跳舞的形象,很可能是一種蘇菲腦海中的他最赤裸的樣貌,也是蘇菲現在已經無法得知、無法透過言語交流的、父親真實想法的一種具象呈現。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所以當她回顧旅程到最後一晚,卡倫邀她進舞池跳舞時穿插了成年蘇菲在舞廳裡對父親嘗試用言語溝通但無法傳達,最終還是透過擁抱展現對彼此的愛時,是一種成年蘇菲對這段關係的解釋與釋懷。
再接著兩人機場道別的影像後,成年蘇菲望著自己心中的卡倫關掉攝影機、獨自轉身走向黑暗中的舞廳,她終於也已經不被困在其中。當然一段關係帶來的正面或負面影響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整部電影的過程就像是一場therapy,觀眾跟著成年蘇菲回憶這段旅程,真正去直面黑暗深淵,但也從中抓住那些珍貴的、充滿愛意的瞬間,藉此讓她腦海裡的卡倫能放下她離開。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果然好片經得起一刷再刷,而且我給它的分數不減反增,實在沒想到已經知道劇情反而更哭到無法自己,片尾沒有一個人離席而且到處此起彼落的抽泣聲實在很療癒 (雖然有一些人遲到進場,但除此之外觀影體驗都很好)滿席又有這種水準的觀眾群真的很像在影展看片,大滿足
eva#一發
2 months ago
Cecilia (@watchfilmwithme) on Threads對對對好喜歡嬰兒哭聲的設計!以此表達傳承愛的意象非常溫柔,我第一次沒有特別記得這細節,但這次再刷覺得真是神來一筆。片中兩次聽見嬰兒啼哭都沒有正面拍攝蘇菲與孩子的互動,但我卻對蘇菲有一種莫名的信心—她很愛自己孩子的信心,無論用什麼形式。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也是二刷才想到的部分,片尾目送蘇菲離開後錄影機是卡倫持有的,但成年的蘇菲在重播片段就意味著或許錄影機是卡倫的遺物吧。
是超級像在講廢話但是一說出口我又開始想哭的那種細節。
eva#一發
2 months ago
公視+ | 日麗現在公視+還有免費的日麗可看唷
是說上次公視在播日麗的當下,我一走出客廳發現我爸在看(剛播沒多久),但因為跟爸爸一起看此片實在是難度太高了我只是強烈的表達我對此片的敬意便速速離場,並且在接下來的兩小時內都不敢踏進客廳 不論他有沒有專心看我可能都會很容易被刺激到(幹啊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ozb7fqh1nJinkm5Z3ef9E.jpg https://images.plurk.com/Y0ixO2jkwrU1sqPYVKObS.jpg
再談一個自身經歷就是正好兩週前我和爸媽去了一趟峴港,在海邊拍了一些照片。雖然我個人不愛游泳所以最終沒下水,但跟家人出遊的經驗還有各種泳池、大海、飛行傘的景象也讓我在二刷日麗時又多了另一種感觸。
雖然我心中對這趟(並非我自願前往的)行程還是抱持很多負面情緒,可是能與家人健康平安的一起旅行真的是非常非常珍貴的事情。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最後一晚我們吃完晚餐、要從海邊散步回飯店的時候,原本想要下去沙灘走回去,但佈滿腳印坑坑疤疤的沙地在沿途的街燈照射下明暗對比格外強烈,再配上背後一片黑暗的海景,媽媽下到沙灘走沒兩步就說還是走人行道好了,於是我們又走上樓梯回到人行道。這整個小插曲在我看到卡倫走入夜晚的海那幕短暫的在我腦袋裡重播
eva#一發
2 months ago
盧 (@ziyu__0619) on Threads前幾天看到脆上有人分享韓版海報真的是美慘耶,日韓都好會做海報...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HoUn Cheng (@elvischenggg) on Threads日版海報(但我也不確定這邊是不是全部都官方)
發現每張海報引用的台詞也不同,可能是設計師對照著照片素材挑選氛圍合適的放,那些台詞確實不是發生在對應的劇照場景裡,但也沒有違和感。
eva#一發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Tender也是二刷才被提醒到(或說因為之前對此曲不夠熟所以沒發現)Tender後半段也有進到成年蘇菲想像的舞廳場景,然後原本在歌曲背景中的"Heal me"歌詞在這個remix中被刻意放大了,呼應到蘇菲(或是當時的卡倫)內心希望誰來治癒自己的呼救。Blur — Tender | 歌詞翻譯、評論、資料分享-大門亞邦私人收聽指南|痞客邦剛剛在確認歌詞的時候查到這篇覺得很好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