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個好問題:甲指責乙用了兩千四一小瓶的化妝品太貴,這究竟是不是「厭女」?
大多數不算太窮的台灣人並不是用不起一瓶兩千四的化妝品,只是一般人無此需要而已。這跟五百元便當事件是個很有趣的對比,五百元便當絕大多數人很容易判斷「一般人不是吃不起,是無此需要」;但化妝品這東西,起碼應該可以正常判斷出來:「雖然大多數人不需要,但少數人需要或覺得自己需要。」
「我覺得平均來說,女人用的化妝品比男人貴」,這是刻板印象,我沒查証,可以算是一種廣義的厭女。但,事情在這個階段就變得有趣了,換成是男人因為使用一小瓶兩千四的化妝品被嘲笑,會怎樣?不如說,有效果嗎?如果覺得「沒有」,那麼刻板印象中「本來就會用上比較貴的化妝品」的女人,反而因為這點而被攻擊?閾值改變的方向錯了吧?
所以我感覺厭女的成分比仇富多。
孩雅多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我覺得問題的核心還是要回到甲想要指責乙的意圖上吧,因為甲想要指責乙,需要一些藉口,如果乙是女的那就可以是厭女,如果乙在炫富那就可以是仇富,甚至甲也可能是女的,然後對乙透過化妝品媚男是父權主義的幫兇也可以有啊,我覺得動機在先名分在後的情況很多,會不會甲單純就只是看乙不爽而已咧?XD
我主要針對的是某人表示「雖然這樣的指責沒什麼道理,但不算是厭女」
噢我不知道你另有戰場(?)只是你說這是個好問題我就跳進來了(ry 但如果沒有前提背景單就眼前論述,確實不足以說明甲想指責乙是基於厭女這是我單純的見解-題外話兩千四一小瓶也是有分超值可以用超久&超奢侈瞬間蒸發兩種截然不同的境界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