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梁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年度行銷騙局《凶器》、《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算是有懂行銷是怎麼操作的了,但我想下次我還是會被騙。
小 梁
2 months ago
豆瓣的評價總是好犀利,這兩部作品豆瓣的評價滿多都寫「為了用醋而包餃子」,實在是尖銳但精準。老實說這兩部作品的娛樂性都非常高,他們也沒有差到不值得一看,但如果你看得夠多,你會很清楚這兩部作品本質就是很普通,讀者甚至夠有把握幫他們做番外篇。
小 梁
2 months ago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其實我是看得最生氣的了,我完全懂為何無人暴雷,因為爆了雷大概就會擋人財路,畢竟為了最後的謎底,你也懂所有人也都算是認真執行,博客來的那篇編輯後記簡直比書本身還好看100倍,所以他更像是現實生活中對「詭計」的讚賞,而這個「詭計」就是大家說好了都不能說喔,因為編輯嘔心瀝血做出來了,所以不能說不好看,是一個集體犯罪。但我後來跟我同事討論,發現其實身邊也滿多人沒有看出最後那個謎底,然後說這本書非常普通,而我想這也是行銷能夠做的事,作品還是得夠有話題或能夠trigger的點,也不是隨便的作品就能這樣玩,作品也得有一些花樣。
小 梁
2 months ago
《凶器》的花樣就夠多,但事實上整部片完全可以用兩句話說完,他甚至沒有任何驚喜或是說完會覺得有任何轉折,《凶器》在玩的敘事詭計,太多人玩過了,例如下女的誘惑、控制,那些分角色的章節敘事模組被講得太多,他依然有效,只是這次只是為了服務最後那個大快人心的結局,我確實完全被娛樂到,但不免也覺得哇,這些正式上映前說「見證影史經典誕生」的首批觀眾,是當史蒂芬金盤子嗎?史蒂芬金寫了一串小鎮孩童的故事,前陣子才有上映It續集耶?
立即下載
小 梁
2 months ago
我只能說最後的結論就是原來這就是行銷,配上網紅經濟,簡直雙贏。(當然前提也是作品本身也不能太差XD)
快樂王子R
2 months ago
好~有滅火《凶器》ㄌ,差點誤信龍貓大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