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心心念念的自動洗澡機早在美麗新世界裡就出現了 雖然感覺不是那麼令人享受,但真的是啊!赫胥黎太厲害了吧
latest #13
掰噗~
2 months ago
原來是這樣阿....(thinking)
過了將近一世紀,這個機器還是沒有普及
一開始閱讀就先接觸到這個科學技術發達的階級社會的荒唐面,真的是覺得哇賽、有點瘋狂,毋需顧慮道德、沒有情感枷鎖,人人像機械但又人人吸大麻的世界
立即下載
從叛逆份子柏納開始提出質疑,到赫姆霍茲的自我探索,到在保留區內長大、來到新世界備受衝擊的約翰的反應,對這個體制提出的懷疑是逐漸加強的
我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是管理者跟三人的對話,將一切荒唐都變得合理了,只是在天秤上衡量後尋求快樂與平穩的結果
危難與痛苦可以展現人性的光輝,但不需要為了那光輝而讓整體社會陷入危險
仔細想一想,連鎮暴警察都只是來噴麻醉藥、氣態酥麻、播放心靈導師語音叫大家冷靜,滋事人群在恢復後就像沒事了一樣,領大麻散會,而叛逆分子受到的處分是隔離在社會外,但可以做想做的事、還可以選地點,這世界真的很和平
只要不是下層階級的話
雖然因為制約的關係,當事人也不會有任何感受到不公平或不滿
支持性惡說的人應該會滿意這樣的世界嗎?
頭上開滿花的宵夜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秩序,無論以何種形式存在,都好過混亂」
我以為赫胥黎寫這本書是因為不支持威權統治,有點意外他會這麼說,不過作者後來好像有表示,在野蠻人的追尋與制約下的穩定之間,一定能找到令人滿意的可行之道,那才是該努力的目標。總覺得很浪漫又充滿希望,這就是人文主義者ㄇ
頭上開滿花的宵夜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結局還滿令我詫異的,算是強化了管理者的論點嗎?風險與報酬的不成正比
是說西歐管理者的氣度、理性跟能言善道的程度,簡直是只會存在想像中的獨裁者形象,能者過勞那種
感覺先看美麗新世界再看1984會很痛苦阿
只好先看重返美麗新世界了
原來喬治·歐威爾是赫胥黎的學生!
是說赫胥黎認為人類經歷許多外在環境的革命(宗教、政治、經濟)後,在科技快速發展下會迎來終極革命,改變個人的心理與生理,成為心甘情願被奴役的狀態。
不是變成新人類,是變成新奴隸
這麼悲觀的嗎?不過要讓群體能順利運作,個體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像奴隸就是了
從編輯的話來看赫胥黎好討厭美國XD但他對美國的崛起預測是對的,後來搬去美國是因為被吸引嗎?
爺爺赫胥黎好猛啊,以前的船那麼晃到底怎麼在船上做研究的XD
Try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 about something.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