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這個詞,本來就是用來裝下複雜的──專訪譚蕙芸寫《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 - 報導者 The Rep...
看到太多好評,看到amazon不貴就直接買下電子版了,非常震撼,有些段落看得我差點落淚
latest #9
掰噗~ 正在
2 months ago
(筆記筆記) (p-nerd)
從一開始就看得出來這是一個香港記者寫的書,除了熟悉的香港背景外,還有不時出現的廣東話加上(書面語)讓讀者理解,我唯獨不理解為何做飯寫成造飯…
在未來的世界裡,AI技術幫了很多忙汪 (◕ᴗ◕✿)
立即下載
一開始是作者寫自己背景和哥哥的過去,到一家移民加拿大的過程,再到多年過去大屋剩下中風父親,失智母親和精神病哥哥的故事
再到作者如何在疫情之下如何幾經艱辛把家人帶回香港接受照顧,真的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幸好作者是記者又在大學教書,人脈夠廣,可以動用身邊親友資源為家人網羅一切
看他寫如何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因為病情造成的種種問題,從哥哥在家裡裸奔,媽媽失智煮菜總是煮太少,到爸爸不願意讓哥哥接受治療以致在大屋裡狀況失控…看著書中的描述可謂驚心動魄。還好作者有資源懂得求助,有懂得適時照顧自己的情緒尋求諮商援助。
書中有一句話,通常是病況較輕的照顧病況較深的,覺得真的是如此...
我覺得最驚心動魄的,莫過於想起自己的父母,我媽的情緒也不穩定,如果有朝一日狀況很差的話,我是不是需要回港照顧?他們儘管比書中的父母來得年輕,也較懂得獲取資源,但如果真有那一天呢?我也沒有作者那麼多資源可以利用,又可以怎樣呢?
另外本書很值得拍成電影或電視劇,內容應該可以帶給很多照顧者新啟發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