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聊之人a.k.a.童里小編W 分享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展覽推薦 #台北

北車京站旁的「臺灣漫畫基地(基地書店)」目前有個【〈自由.穿越〉臺灣漫畫家 #陳弘耀 特展】非常推薦!(只到8/24)

📌展訊:自由.穿越 陳弘耀 - 臺灣漫畫基地
不認識他的,或許可以先看看他的紀錄短片。

📌影片:漫畫家的魔法-陳弘耀(12分鐘完整版)
觀展之前,我不知道這位漫畫家;觀展完畢,馬上成了粉絲讀者。可惜的是太晚認識,他已經在2015過世。

(留言續)
https://images.plurk.com/6rK3QqvtgMb4VzY3suJOHP.jpg https://images.plurk.com/5oSfozEv9CArbpEjhCo01d.jpg https://images.plurk.com/3O34WubP4dfuvEjEdDrJnT.jpg https://images.plurk.com/5pXhBFr974lhVIjhYJdLIP.jpg
#讀嘛讀嘛
首先吸引我的是他對創作的想法:

「創作總是追求自由,無論題材或表現方式,因此常與各種限制衝突。限制多半被視為創作的阻礙,甚至可能扼殺創作,但有時兩者問摩擦也能產出能量,讓作品發展出新生命。」

「每一篇故事有它最適合的語言去表達,就像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找到故事的個性,它就會長出自己的語言,不管是長篇還是短篇都是一樣的。」

https://images.plurk.com/6fkAcU2V8NlinKFLqHqf3Y.jpg https://images.plurk.com/6H8RvYv5OCJ2xC0vnmNLiP.jpg https://images.plurk.com/7v3460BtgfFslqmpeeXGe7.jpg https://images.plurk.com/532PxMBgwBWW9JqxnBzFsm.jpg https://images.plurk.com/6T1BBgIpa9gScjNNS9SbNR.jpg
其次,是策展人鄭詠中(陳弘耀的經紀人兼妻子)對陳弘耀的理解與幽默,比如漫畫家簡介裡寫:

「…..應是來自未來的人,對時間與空間有著超乎常人的理解。熱愛科幻題材,卻因為長得像中國古代人,總被要求畫武俠與歷史故事。」

又比如,年表裡寫著:
「1964。7月22日,陳弘耀出生於臺北市。」
「1970。7月22日,臺北陳一刀出生。」

陳一刀是誰?總不能是6歲的他的孩子吧?對他很陌生的我,不免產生疑問與好奇。看完展才知還真是他的「孩子」。
https://images.plurk.com/7v3460BtgfFslqmpeeXGe7.jpg https://images.plurk.com/5mN6JzYV69MPp4YWMVZMlC.jpg https://images.plurk.com/3MjFB8ahcvtuIwvTcSlW8X.jpg https://images.plurk.com/6DeB2VujwVeZzHUtmPYfaR.jpg
而支撐好奇與吸引力的,是作品對厚度、精度、自由度。

實際進入展區,是各個代表作的介紹和精彩畫面的手稿。文字、畫面都不算多,但可以讓陌生讀者很快理解這部作品。並不是說故事老梗或太簡單,而是他的故事主軸很明確,可以想像得到一部分的走向,然後再靠畫面情節細節去推進。
https://images.plurk.com/2c8Ljq8jTF3Zu3YKh3Oe8P.jpg https://images.plurk.com/3O34WubP4dfuvEjEdDrJnT.jpg https://images.plurk.com/2VFJ2PYIoCLfg9kO7qy9ji.jpg https://images.plurk.com/2kB9RehZHOFpZPtuVmeUxF.jpg https://images.plurk.com/2zztPirtwDfZpwO7A78Atv.jpg https://images.plurk.com/750w38oAfj1m5tp4OKkdIY.jpg https://images.plurk.com/4lqez3ywvy7SeZWfI1IBqN.jpg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