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阿鏘 u-x-)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帶孫去美術館做暑假作業(誤)去看了台北當代藝術館看「環世界日誌」展
環世界日誌
latest #10
阿鏘 u-x-)
2 months ago
這是一個單看名字無法猜到實際內容與生物有關的展覽,我一開始也不知道「環世界」是什麼,還很直觀地以為是和旅行有關的內容(笑)直接搬展覽中的解釋是這樣子的:
『德國動物學家魏克斯庫爾提出了「環世界」一詞(Umwelt,另譯為環境界),意指動物們透過自己所擁有的感覺器官、轉譯外部世界的訊號,在自己的身體架構中所形塑的獨特世界。由於每種動物的感覺能力都有各自的特色與限制,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世界上有多少種生物,就有多少種環世界。』
阿鏘 u-x-)
2 months ago
雖然我們與成千上萬種不同的動物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但不同物種所感受到的又並不完全一樣,最貼近我們生活的舉例就是你養的狗勾能聽到我們聽不到的頻率,但狗看不到紅色和綠色,即使你和狗身處同個房間,你們接收到感受到的也不會相同。
阿鏘 u-x-)
2 months ago
「環世界日誌」這個展覽就是結合藝術創作與科學技術的結晶,有草履蟲、實驗小鼠、貓、被人類圈養用途不同的三種豬,還有鯨魚等等,透過觀察並站在其他動物的立場去試圖感受和理解牠們的環世界。「環世界日誌」雖然是藝術創作但不是單憑想像臆測動物是怎麼樣的,展覽的科學顧問是曾文宣(就是甩阿啦),生物專業部分也有科學團隊支援,不會給人有以動物知名創作但對動物的理解只是粉紅泡泡的那種不舒服喔。
立即下載
阿鏘 u-x-)
2 months ago
我也蠻感興趣藝術家們當初為什麼選這些動物,以及創作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生什麼,像是《三隻小豬》錄像拍了神豬、肉豬與寵物豬,光看作品影片就覺得拍片過程中與豬相處一定有很多特別的事~
阿鏘 u-x-)
2 months ago
幾件作品中我自己最喜歡的是《可愛動物主義》,儘管理念和目的不太一樣,但把瀕危物種形象可愛化這點和我平常在做的事挺像的
創作者選了多種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不可愛動物」,認真分析可愛的比例去幫他們萌化,並模擬成嬰兒房會出現的裝飾和玩具。如果人類一出生看到的動物形象、接觸的玩具就是這些可愛的「不可愛動物」,我們的世界現在肯定會是不同的光景呢。我看到紫蛙真的大笑出聲,太醜太可愛了拜託我想全收這個嬰兒房的所有裝飾。
阿鏘 u-x-)
2 months ago
「環世界」這個用法讓我想到以前介紹過的《變身野獸:不當人類的生存練習》這本書,作者查爾斯.佛斯特為了理解生活週遭的幾種野生動物,就很科學的實際跑去以動物們的角度來挖洞游泳覓食狩獵翻垃圾(?)全心投入當那種動物,他還以這本書拿了2015的搞笑諾貝爾獎,大家就知道這有多認真了吧
Emily:動物學家的「忘我」練習,是為了尋回自己──讀《變身野獸》
阿鏘 u-x-)
2 months ago
很久沒跑回去看本科系的展覽,有種熟悉的感覺,還找了艾略特一起去,然後得到了他
「好奇怪,再看一下。」
的評價。
新媒體藝術我大學時期就在接觸,是必修課程。但誠實的說,大學時期不管看作品還是做作品,都有種這裡是誰我是哪裡的迷茫,交報告和寫作品理念都覺得自己係咧講三小是不是在胡說八道連自己都不知道wwwwww但隨著看的作品多了也讀了些東西,也就大概能理解一部分,能理解創作者究竟想要表達什麼(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根本是藍色窗簾啦w)
阿鏘 u-x-)
2 months ago
最後引策展人林承緯(大緯)所說的:「重點從來就不是人類能否透過科學研究或技術去突破我們的感官極限、成為某種動物;而是我們是否願意開啟這個「嘗試貼近」的旅程。」這段話真的很有意思,不曉得喜歡動物的朋友們能否感受到箇中深意呢
阿鏘 u-x-)
2 months ago
展期至 9/7(日),8/24 14:00-15:30 有甩阿的導覽解說專場!我準備要再衝一次啦
https://www.moca.taipei/...
阿鏘 u-x-)
2 months ago
最後放一張 我上星期去的時候正逢颱風 館前的盆栽防颱很藝術性的呈現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