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林湖
2 months ago
亞斯伯格症進階完整版:寫給家長、患者和專業人員的完全手冊,東尼‧艾伍德
看完紀錄感想
latest #33
林湖
2 months ago
開頭先貼這段,因為這是這幾年為了學習寫小說一直在做的事,我覺得很有進步而且對我來說是生活中最有條理的成果...雖然是針對戲劇和小說XD關於社交這方面的學習我覺得還是像泥水坑一樣混亂。
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解釋有些作品看不懂但說不出來為什麼。像排球少年應該就是因為無法同理團隊之間的合作和情感聯繫所以,規則是可以慢慢看懂的,某些熱血的地方也可以,只是就覺得好像有某種東西一直沒讀到。(最近的話是藥師少女,覺得潛規則很多+沒得到足夠的線索。真人的話我還能學,動畫的話實在是無法從一個表情讀出那麼多東西啊
林湖
2 months ago
拼圖那段我超絕震驚,我...真的無法想像社交腦是人類出生就擁有的東西...但跟火山聊到這裡的時候我說好像可以懂,因為其他人也一定無法感覺到自閉症光譜人感知事物那種抽象的狀態(連抽象這個詞對其他人是什麼意思我都花了很長的時間理解)。
林湖
2 months ago
分不分得出來好意惡意我到現在都還是覺得:那真的是可以分出來的事嗎(
(也感覺不到別人喜不喜歡自己
我是覺得別人跟我相處一段時間後心生厭煩才是正常的。也覺得能跟我長久往來的人都是真的很好不介意容忍我的人。
立即下載
林湖
2 months ago
我最近有觀察到自己應該讓人感到奇怪的社交時刻,一個是去教朋友的朋友的小孩編繩時,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自然的空白時刻(社交僵硬)。不知該怎麼回應所以做出誇張的表情(以避免大家覺得我沒在聽)這個也很常發生。另一個是跟代購的老闆娘講話時。兩位都是不熟而且我比較讀不懂她們情緒的人。跟熟人我覺得就還滿自然的,或是已經有相處經驗所以能經由邏輯安排反應。
(這裡我依舊內心大叫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嗎???)
林湖
2 months ago
書裡有講到(忘了拍)因為需要運算所以還是會比一般人反應慢一點,而且會很累。所以有時候跟朋友出門即使很開心回家還是會大哭(原來是太累
林湖
2 months ago
一般人真的都不會...需要運算一下嗎...(還在
林湖
2 months ago
這個跟之前讀過一些討論神經元數量太多所以篩選困難的書類似。
小時候就是離題王因此在比賽時留下深刻的創傷(好
寫東西文不對題,沒有連貫性,過度重視細節。(今年寫東西就是在跟這些搏鬥)想起了二十幾歲時有朋友看完小說新刊的感想:很像拿放大鏡很近很近的看一件事的細節(太一致了
林湖
2 months ago
講話時鉅細靡遺的話火山是最佳受害者(還有最近聊天的一些朋友(真抱歉,厭煩我的話請跟我講<--
林湖
2 months ago
我覺得如果沒把細節講清楚就好像在誆騙人家一樣...?或者要是他誤會了怎麼辦之類的。沒有提供足夠的細節的話會是我的錯,或者我在說謊這樣的心情(所以有時候發現別人沒把重要細節告訴我也會覺得對方在說謊
林湖
2 months ago
但即使如此我也不是所有事都會講的啦XD
林湖
2 months ago
欸我有拍只是沒傳到。
我覺得害怕無法表達清楚事情是在25歲之後最煩惱的,求學時期通常都是不講話,當時還被校車的司機和學妹取綽號叫一開口就下雨姊姊。(我滿喜歡的,但我沒有自覺真的都沒有說話,被問話也真的都沒有開口過)(我不知道為什麼,可能就不敢吧
被問很熟悉的事想不起來-->以為是腦霧(自己的手機號碼常常記不起來
只聽過一次的電話號碼馬上能記起-->打工的時候可以
林湖
2 months ago
我覺得亞斯伯格用語這個名詞好可愛。
語言這一章是我最先仔細看的篇章(真的很在意
林湖
2 months ago
這個部份我想到的是有一次打工帶了瑪格莉特愛特伍的與死者協商。中間休息時間可以看所以從休息室拿上樓放在椅子上,同事就問:那是什麼?我說:書。然後被笑超久(結果好像都沒解釋到那本書是什麼
因為我小時候唯一的休閒就是看書,所以覺得解讀修辭這方面還算可以。但這有一個例子可以說說(其實有滿多的但這個最深刻):我一直不知道為什麼要說「反」烏托邦。因為反烏托邦的作品描述的世界觀對我來說跟烏托邦根本不是同一樣東西,我覺得應該要說是假烏托邦,反這個字我感覺是反對,或者相反,但這兩種意思我都覺得不符合其作品的呈現。我自己覺得這種無法理解的感受是很固執甚至很偏執的。(是很強烈的
林湖
2 months ago
說到受害者現在火山還是會有點生氣我講話講一講突然停下來想很久。在心裡想的時候都很順暢但一開始講就會掉落><
林湖
2 months ago
聽知覺的部分也是解開世紀之謎(
這是我第一次考日檢二級發生的事,到了聽力考題時,突然整個空間變的很像在水裡,我還是能聽到考題,每個字我都知道是什麼可是完全聽不懂是什麼意思。實在太恐怖了在回家的公車上大哭。後來沒過就是因為聽力部分沒有過門檻。
第二次去考的時候應該是因為我已經知道二級聽力的考題主要在考非字面上的意思(要聽情緒),雖然還是有點吃力但就剛剛好過門檻!
林湖
2 months ago
語言這方面雖然也有講到大部分時候書面的表現會比口說好很多,但我還是通常性的會不知道該怎麼呈現自己想講的東西(寫小說是另一種模式先不討論),我覺得常常是需要決定一個模板,而且很重要的是:要決定要用什麼情緒講這些話,這還滿有趣的,如果不決定就會變得很機械式或是很亂。三十歲之前我都會好好地處理,現在則是...常常不管...因為我厭煩了做作的自己,不想講話都很像在表演。(好喔
林湖
2 months ago
原來即使是很日常性的文字陳述我也是有經過運算的耶。雖然也不是完全沒發現,但不知道原來真的是這樣。
林湖
2 months ago
這是第二在意的感官敏感篇章
視覺方面最近我才有覺得滿好笑的經驗,是剛開始編繩的時候因為便宜的蠟繩牌子能選的顏色不多,有一陣子我一度覺得這些顏色讓眼睛好難受,是一種很疲勞很煩,有點像一個地方太臭快要受不了的感覺。當時我還想說不然改成買米白色系的線,全部都只編同色系的XD
後來可能習慣就好多了,但那個快要到臨界點的感覺很深刻。
讀到這的時候我想起自己也沒有黃色的衣服,蠟線也沒有!雖然畫蠟筆的時候都會用黃色打底,但通常會蓋掉。應該是因為黃色對我來說常常太刺眼。
林湖
2 months ago
另外一部分是我有在小說裡寫到,但後來好像改得沒有很清楚。是在講一個角色看到商店貨架琳瑯滿目的東西時因為太刺激衝了出去的情境,後來他有解釋當時看到的是什麼。這是我以前常常會很想寫的東西,現在覺得這對大家來說應該都不重要所以比較沒有了。
這部分也是我覺得其他人應該無法感同身受的部分,很多對事物的描述是來自於感官的衝擊,有時候很痛苦但很多時候也帶有夢幻色彩,我自己很喜歡(且願意為此當個怪人),這一切都會像是被包裹在氣球裡面發生,很近而且確實很封閉。比較不美麗的部分就很有壓力。
(封閉這個詞也是別人教我的)<=
林湖
2 months ago
找不到眼前的東西是童年常態。而且還記得很清楚前一秒被說看起來很聰明,下一秒叫我去拿某樣牆上的東西,完全找不到。(心想這下子大家都會覺得我很笨了
林湖
2 months ago
補充一下視覺的部分,但我一直都很喜歡用大量的色彩創作,因為跟我看到的世界很接近,所以圖畫或是刺繡都是這種大量的抽象色彩,房間裡也有掛全開的彩色畫,我覺得很療癒。主要還是取決顏色本身的刺激程度(好抽象
林湖
2 months ago
嗅覺的部分是沒辦法用有香味的洗衣精,大部分的香水也不行。精油可以可是無法常常使用。即使已經用了無香無添加的洗衣精,我還是偶爾會在剛換洗被單後因為很想吐失眠。有時候就是會特別敏感(尤其春天)不過外出戴口罩就可以阻擋大部分的氣味了。其實某方面來講會覺得因為敏感反而忍耐度滿高的
林湖
2 months ago
聽覺的部分我覺得有趣的例子是電鈴,之前我家的電鈴是普通的叮咚,但久了以後我開始會把周圍的環境音聽成電鈴,一度以為自己開始有幻聽。後來剛好電鈴壞了,我們就去買了一個有很多聲音可以選的,挑了一個雖然有點難聽但很難跟大部分環境音重疊的鈴聲。
雖然現在還是有很多聲音會讓我馬上跳起來去看發生什麼事,但總體來說我覺得習慣了都算可以屏蔽。
林湖
2 months ago
這也是我覺得這本書很棒的地方:他常常會講到ASD有時候很敏感,但有時候會相反過來變得很遲鈍。我覺得這很合理。看完這本書會覺得如果只是上網搜尋亞斯伯格症,就只會得到刻板的印象標籤(網路真神奇)。雖然確實有很典型的症狀但泛自閉症的表現也是很多元的,
林湖
2 months ago
視覺思考是我覺得有待挖掘的部分!
雖然好像有一點點意識到,又還不太理解視覺思考是什麼狀態。
確實有時候回想記憶是用影像來重現的,但我以為每個人都是這樣。
這部分很有趣,希望往後觀察能有些新發現。
林湖
2 months ago
前面第二張圖講到三十~四十年左右大概就能建立起資料庫也覺得好酷,就是差不多我現在的年紀。想說所以我最近開始覺得自己東西學得起來了,原來不只是因為健康有好轉嗎。(可能也有幫助啦至少有做很多保養神經的事)
林湖
2 months ago
這段我看到習慣懲罰而不是獎勵的時候嚇一跳,好像真的是。我沒想到這也會形成一個模式,因為獎勵這個東西彷彿從來都不存在(到了我看到這個字都覺得很陌生的地步
林湖
2 months ago
上面這張大概就是全書我比較情緒化的部分了(好冷靜
因為大部分的事想起來現在都會覺得滿好笑的。這兩年我還是常常因為接觸社會的困難哭,最近有看得比較開。(而且我還沒有要覺得自己是ASD啊我只是舉一些很像的例子(喂喂
林湖
2 months ago
最後是這個,這段話幾乎完全貼合我的狀態。我從小也一直有這種感覺,就是覺得我可能跟大家都不一樣,那是一個很...很空的感受,會覺得周圍的人都看不見,這個世界很透明,只有我自己站在裡面。進入自己的世界時所有顏色都會變得很淡,很舒服。
但這也一樣,我最近終於知道,我才是那個總是出錯的人。那個被別人覺得很奇怪的人,怪異、自我中心、笨拙、聽不懂人話。
林湖
2 months ago
人際關係不能勉強,至少我會盡力讓別人覺得相處舒服。我可以接受自己就是無法做到。
但寫作沒辦法,我就是會覺得至少這件事一定要非常努力。
這個是我覺得可以說是很偏執的部分。
我總覺得自己跟真的對特定興趣很狂熱的人好像有距離,這樣的人通常都真的很厲害,我嘛...我是有覺得自己很迷戀小說技藝,但可能沒辦法覺得很厲害。(失去代償的自大狀態後)
如果能有一個自己覺得還過得去的專長,心裡比較過得去。所以即使別人看來只是個有寫作夢的人也沒關係。(書裡的案例紐波特說:一個人的「個人特質居於不切實際的一端」時就可以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
我猜如果有一天真的已經到達學習的極限的話我會發現的,因為現在我就很清楚自己還有很長的學習曲線。(相較於以前
林湖
2 months ago
與其說我有寫作夢還不如說,因為這是我理解人類社會最上手的管道。回頭想想會覺得即使不喜歡,學習理解社會幾乎貫穿整個生命。我知道接受真正的自己很重要,但比起來果然還是中途放棄更可怕。也算是用新的角度理解了一次寫作的原因XD<--最近太哈扣了根本已經懶得想
林湖
2 months ago
大略地總結-->蒐集資料庫很有用!!!(?
林湖
2 months ago
對對想到去借這本很主要的原因是想知道ASD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表現,但只有提到一點點而已。我自己是覺得長期記憶可能真的有比較清晰,所以想說我會一直重提以前的事是不是跟此有關。(但上週擺攤完我終於有一個清掉老舊記憶的感覺,非常清爽XD)
最近再找記憶相關的書來看。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