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于漢魏近風騷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核三重啟公投同意票434萬票 未達1/4門檻 | 政治 | 中央社 CNA補記一些想法。
雖說其實也沒特別關注這次的公投議題。
latest #13
只是當天早上去市場買菜,菜攤阿姨搭話說今天人很少,可能大家都去投票,看我一臉茫然,又補了一句「應該都去公投啦」,我只好敷衍回笑,心裡想的卻是台北哪可能那麼多人關心遠在恆春的核三轉不轉。
結果下午三點,我在租屋中聽到里長廣播,提醒今天是公投日,要里民踴躍投票。提醒我不久前的週末早上,在板橋一帶的捷運站附近,也是有一票團體在廣場上大聲呼籲公投票投同意。
先不說新聞上大人物彼此間的眉來眼去,單就身邊觀察,從枝微末節處就能感受到藍白之間的依存關係了。我對這種政治現狀只覺得噁心。
立即下載
單從投票結果,同意票達434萬,在具投票資格的2,000萬人之中也不過占比1/5,能說是代表大部分民意嗎?
若說是對執政黨非核政策的反思,或許還相對可信,畢竟核四公投未通過還能解讀是民眾對施工粗糙印象過於深刻。
存個:一小時略懂核能|第四代核反應爐、核分裂、核廢料、用過核燃料、最終處置、鈉冷快中子、熔鹽反應爐、高溫氣冷反...
我不知道為什麼評論區總有些人,不過看個科普影片,就自覺高人一等,開始嘲有些人只要綠能不要核能(翻一千萬個白眼)。
小山羊
2 months ago
這次公投,我家長輩還不知道要投什麼,就十分激動的說「這天要投票,一定要去投」,但當知道跟罷免無關(至少我們的選區),詢問了一下這次公投的題目時,長輩似乎顯得困惑,搞不懂這是要投什麼?我說「這是民眾黨提出的」,因為我知道長輩痛恨民進黨,無條件支持國民黨,然後說長輩可以瞭解一下並思考要怎麼投,長輩就說他要去找深藍的朋友問問,因為深藍的朋友有在追蹤政治議題。隔天長輩就氣沖沖的回來說「要投同意!因為民進黨太可惡,公然貪污,才要停掉那些核電廠,然後再圖利其他廠商。」
在我生活的環境裡,我相當清楚這些支持藍營的長輩,他們從來不會去思考或理解,只需要理由說服他們「這麼做可以報復綠營」「一切都是綠營的錯」,不管他們是否確定,他們都不會被其他中性的資訊及解釋所影響。
所以這次公投結果我看作的是藍營全肯定的投票群,大約佔五分之一。
arni0102: 謝謝山羊的經驗談,能好脾氣和長輩談這個議題真的太不容易了QQ。但透過這次公投,至少可以估算深藍全肯定族群占台灣選民版圖的五分之一。和2020年韓國瑜的得票率38.61%比起來,族群規模也算是往下掉了,好像有點欣慰(?)
小山羊
2 months ago
Eloit: 我這邊是深知無能為力,所以沒有跟長輩起衝突 只能說還是能得到這樣的反省跟情報。
其實我覺得就算是藍白陣營搞不好對這次公投也是感到十分困惑。如果他們將這個看作是對綠營的宣戰或示威(?)題目也太含糊了點,結果也顯示哪怕單就那邊的支持者也不是很重視這個議題(核三),但是我在SNS上卻看到某些人將這樣的結果看作是大勝利,這反而使我更困惑了。(這甚至不是公投有效結果)
但也因為這樣,這讓我感覺到這就像是大家會質疑「為什麼詐騙集團的技倆如此愚蠢」,而一般的公認答案是「因為詐騙集團想確保騙到真正愚蠢的人」。說不定他們的策略也是「哪怕明面上看不出跟政治有什麼關係,想測試就算這樣仍然願意支持的人有多少」。
不過其實在聽到長輩那邊的反應前,我自己是覺得「這應該是民眾黨想做支持度民調吧」。
劣于漢魏近風騷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arni0102: 我覺得還可以加上一點,民眾黨(或者說蔥王本人)想透過推公投拉人脈埋樁腳,為未來選舉鋪路,至少我感覺我這邊(新北)的里長應該有不少被挖去背書。畢竟這個黨也不是沒有寄生公帑的前例......(消音)
我覺得經歷過陳水扁時代的長輩,會反綠、死忠支持國民黨,已經是不可逆的價值觀了,相信山羊也相處到差不多麻木了XD。反倒是現在的年輕網路世代,對政府盲目仇恨進而擁抱歪瓜劣棗的心態,還比較奇怪。
小山羊
2 months ago
Eloit: 黃本人應該是有那個心思的,因為投票前幾天我有看到他們在掃街。我只希望他們不要錯把藍營那邊的努力也算在自己那裡了……
年輕世代這邊我們會說是短影音崛起的資訊滲透,這個應該是有的只是我不清楚到什麼程度(因為我對政治型短影音都是直接滑掉,也從來不看抖音)。不過如果有去聊過的話,他們一般的想法是「曾經寄望於民進黨,但是民進黨帶給他們的是背叛」(也因為這樣轉而支持民眾黨,或是受到長輩影響回頭支持國民黨)
還有就是曾經為政治議題努力過的女性比大家更快發現潛藏於民進黨裡的DEI勢力,在向民進黨多次、長久進言下得到的是無視及羞辱,反而是向台聯提出這個狀況以後得到的積極的支持,所以至少噗浪有一群人是轉而支持台聯的。
大概是這樣的狀況吧。
arni0102: 我會把年輕世代劃在Z世代,這一代人的政治啟蒙(高中-大學)基本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成長,剛好也是資訊科技爆炸發展的階段,與其說這世代有什麼共同特徵,不如說每個人只是剛好表現同溫層的行為模式吧。
聲稱被民進黨背叛的族群,在Y世代和Z世代都有,都是深感全世界對不起他的一類人,大抵也屬於價值觀固化又愛刷存在感,常讓人感覺煩躁。這些人在我觀察才是政治短影音的受眾。
至於長期關注女性議題的受眾,我不會把他們放在年輕世代這個分類裡。就是,兩方女性的立場往往相反,男性則基本不關心這議題。
小山羊
2 months ago
Eloit: 確實,如果是這麼分的話,我所提到的女性應該是偏30~50之間的的年齡層,體感上我覺得更年輕的女孩子,對政治議題反而是偏向不關心……
如果是指2000年後的世代的話,怎麼說呢,我認為部分高調人士表現的行為跟想法不只反應在政治,是反應在各個層面。他們展現出的行為顯示只要令他們感到不滿(不論事情是否有個對錯)他們就會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他們並且設立一個仇恨目標來歸咎,而且鮮少靠著精進自我或迴避衝突來解決他們認定的問題,怎麼說呢,有著「世界怎麼可以不依照我想的來進行呢?」的任性感。
這個確實也是令我感到困惑不解的,很難想像怎樣的教育環境會令一個世代大量出現這樣的人(也或許只是因為他們高調才被人注意到),能稍微說服我的就只有短影音了,不過我沒有實際深入瞭解怎樣的短影音會變成這樣,所以只能說這是出於我的想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