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一個活動能賺多少的結論
辦活動本身,是遠比想像的還難
難的不是細節多雜、利潤不好抓
而是人(或單位,或法人,或公司行號等等.....)的利害關係
搞政治都比這簡單,賴給清得就好
Responses disabled for others than plurk poster
latest #13
還是老話一句
自己只要知道顧好自己的本分就好
有能力替別人、替其他群體想那麼多
先想想自己的處境再說吧
難道是錢淹腳目的那種有錢有閒想幹大事?
還是能夠聚人心、聚眾志想來幹一個大票的?
但是
這些的共同基礎:
自我實踐

因為都是“我要幹嘛“起的念頭
所以當討論都是淪為空談(只要不是我要幹嘛,都是打嘴炮謝謝)
那任何討論都不具實質的意義
頂多頂多

就只是交換價值觀的差異罷了

那也能簡單的叫:槓精
立即下載
最經典、老套的
大概就是被拿來嘴的左膠議題
尤其在台灣更是如此
所以無奈的同時
也只能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慚愧而已
選舉、投票這種事情
真的有辦法去影響別人時,再去搞比較實際
反過來說
社會會發展到現在
各種荒唐的事情層出不窮但又沒有被遏止
最主要的心態還是回歸到剛剛說的事情
是對自己沒有選則的無力感
當然,選擇的前提
就是能夠支付代價
無法支付,所以無法選擇
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社會
而在這個殘酷的基礎上
才是我們常講的:提升自我
更多的能力,更深的理解,更廣的見識以及更全面的認知
這才能讓我們找到方式去做出別人還沒想到的事情
儘管很微小或者無所謂
但成效與否,自己最清楚
像我自己是學健康管理相關科系畢業的
理所當然的去看運動有關的事情
包含飲食保健、身心健康等等領域
也會拿自己的身體來嘗試
連自己的健康都搞不定
哪來的可信度能說服人去改善健康
同樣的
為何手邊的那些機器到現在
還是有人認為是奇珍異寶
不是在於機器本身的客觀參數怎麼又怎樣
而是機器的設計本身(非宣傳行銷的話術的那種)
所散發出來的信念與想法
這也是我信村雨的理念與價值觀的核心根據
總歸一句話
有時候我真的心情過不去
嘴幾句唸唸就好
現實就是要好好面對那些跟自己有關的事情
好比
我不希望別人干涉
同時我也希望別人能好
公因數的部分
大概就是自己要先好起來
才是真的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反之
自己希望別人干涉
同時希望只有自己能特別好
公因數的部分
就只能是“那只好是別人更糟“
難怪會很噁心、很壓抑
希望自己是前者
而不是後者
共勉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