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最最基礎的as a beginner 是學習如何發願
如何保持慈悲去善待與同理他人,再來是如何保持心的穩定,學習把握中間的度的智慧、為了離苦得樂、為了了知幻象而脫出輪迴的迷障
結果很多influencers 卻都在講咒語怎麼實現自己的願望和顯化。西方近代身心靈浪潮背後是17世紀理性主義對抗一神論信仰的結果,最大的差別傳統的基督信仰裡面並沒有「輪迴」的概念。(其實西方的概念也很籠統,中間有很大一塊阿拉伯國家的伊斯蘭文化影響了好幾個世紀的文化知識傳播)

台灣沒有理性主義,因為這裏的社會結構不是基於宗教信仰更多的是權力關係,大至政權小到家庭都遵循著中國傳來的新儒禮教和極權政府的思想控制。台灣大部分人最原始的內在衝突不是夢想無法被實現,而是很少作為一個正常人去認識脫去角色以後自己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