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廢】
發個生存報告兼隨便亂聊
順便整理一下自己想發的東西以及主要聊一下最近不斷刷到台灣文學在中國被刻意形塑的這件事……實在是讓我 一言難盡
latest #10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最近有緣認識了一個專門研究教會史的朋友 超酷
也托對方的福破除了不少刻板印象 之後應該會針對創作中對教會的刻板印象寫點吐槽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months ago
還有想要吐槽一堆奇怪的歷史背景條漫網文(大部分是談戀愛的那種作品多)、穿越文、“惡女作品”等等
這算是一直想講但太龐大了一直沒好好整理自己的想法
麥炭郎
2 months ago
我想看吐槽wwwww
立即下載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months ago
H4444002
: 之後應該會先從歷史層面上對兩性價值觀的誤解
因為大部分人都不認真查資料
開始講起 敬請期待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至於台灣作品這件事……其實也不奇怪
因為中國能引進的台灣作品,通常必須避開「台灣身份認同」、「殖民與後殖民」、「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等敏感議題
導致像白先勇、簡媜、琦君這類偏向家庭或個人經驗的作品較容易出現(他們不是不好,但他們不能代表台灣文學的樣貌)
即使作品優秀,但如果作者政治立場明確,作品在中國常被選擇性忽略……這很糟,因為很多台灣優秀作家偏偏這方面很強勢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就不要說台灣文學處理日本殖民的矛盾記憶(受害與現代化並存)在中國很難呈現,因為它挑戰「中國對日本的單純受害者敘事」,此外大量台灣作家從文學中探討「我是誰」——我是中國人、台灣人,還是殖民遺民?這種書寫在中國幾乎被屏蔽,偏偏這些文類很重要
像楊牧、鍾肇政、葉石濤等作家,對台灣社會和政治有深刻批判,他們的經典地位在台灣文學裡無可取代,但在中國幾乎消失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被推廣的作品大多聚焦愛情、親情、個人心靈等等,而不是島嶼歷史、族群矛盾、殖民記憶這些嚴肅的文類,動不動「細膩」、「感性」、「陰濕」的標籤就貼上來了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更可怕的還有出版社打書時的亂貼標籤,例如有些中國媒體將陳映真包裝成「台灣魯迅」,完全忽視他在台灣文學史中後期爭議化的地位,以及就算去掉這個爭議,他的作品整體水平也沒有到被捧那麼高的地步
另外的問題還有,即便某些作品被引進,出版方也會在簡介中洗掉關於台灣歷史or政治的關鍵詞,讓它看起來像純粹的情感書寫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months ago
因為缺乏核心文本的交流(處理殖民、戰後、身份的作品),作品與讀者間真正的對話空間被縮減……台灣文學在中國的樣貌,可以說是
「被過濾、被重新包裝的版本」
它呈現的往往是「可愛又柔和的台灣」,而不是「矛盾、政治、尖銳的台灣」
這不僅是審查機制的結果,也是市場操作與文化策略的選擇,最終導致中國讀者眼中的「台灣文學」成為一種幻象,與台灣文學本身的多元面貌相距甚遠
就其實我個人還挺遺憾,因為本來虛擬創作是少數可以讓兩方比較安靜討論的場所,但連這個場域都能感受到現實的政治角力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現在碰到那種“我好喜歡台灣文學~想要台灣人推薦作品!”的這種互動 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啊不是我推薦了搞不好要說我別有用心夾帶私貨 只喜歡特定刻板印象的作品 隨便網路上搜就有了啦!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