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cuca
2 months ago

┊筆記┊
邊閱讀邊理解消化的記錄,可能有很多錯誤(
Responses disabled for others than plurk poster
latest #14
✃ Rocuca
2 months ago
肌肉運動
向心收縮,是肌肉保持張力但縮短。
離心收縮,是肌肉保持張力但拉長。
✃ Rocuca
2 months ago
空氣的特性
空氣是由#氮氣 (78%)和#氧 (21%)組成,再加上其他微量元素,包括水氣、二氧化碳以及氬氣。

在人類的呼吸與吐氣的氣體中,「氮氣」都是比例最高的成份。呼吸是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沒錯,但實際上二氧化碳只佔約 4-5%。

以下複製引用原串:
• 吸入空氣:氮氣 78%、氧氣 21%、其他氣體 1%
• 呼出空氣:氮氣比例幾乎不變,仍為 78%,氧氣降至約 16-17%,二氧化碳升至約 4-5%。
• 氮氣是呼出氣體中比例最高的氣體,因為它不參與呼吸代謝過程。
立即下載
✃ Rocuca
2 months ago
大氣壓力
大氣壓力(Pₐₜₘₒₛ)
與下標合併可以標記出氣壓的地點,如Pₐₗᵥₑₒₗₐᵣ(在肺臟)、Pₒᵣₐₗ(在口腔)。

大氣壓力是100千帕斯卡(100kPa)
1帕斯卡=10微巴(microbar)=1,000,000微帕斯卡
1微巴=1達因/平方公分
✃ Rocuca
2 months ago
氣流
#母音 是較平緩的層流產生。
#子音 是較擾動的氣流造成。
✃ Rocuca
2 months ago
波以耳定律(Boyle's law)
是氣體體積(V)、壓力(P)和密度(D)之間的關聯性。

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
分子持續不斷、隨意的運動。

虎克定律(Hooke's law)
回復力與位移距離成正比。
彈性就是種回復力,簡單來說就像橡皮筋,延展的越長,回彈的力道越強。
✃ Rocuca
2 months ago
聲音的傳播與接收
氣體分子相互碰撞靠近,擠壓震動,形成:
#正壓區域 (壓縮區 compression)
#低壓區 (稀疏區 rarefaction)。

當音波衝擊外耳的鼓膜(eardrum),鼓膜因而振動,促使中耳的聽小骨(ossicles)也開始振動。

這將引起內耳耳蝸的毛細胞的刺激作用,再經由聽神經傳導,被大腦解讀為聲音。

#聲音只是氣壓的改變
✃ Rocuca
2 months ago
聲音的繞射(diffraction)
森林中有些動物,例如鳥類或大象,使用低頻聲音溝通(波長較長),這種聲音較容易繞過樹或是植物等障礙物。

好酷🥺……!
✃ Rocuca
2 months ago
聲音的折射(refraction)
在寂靜的夜晚,聲音在湖面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是因為空氣的溫度不同。

靠近地表的聲波速度比較慢,在上空的暖空氣,使聲波行進速度較快。所以接近湖面的冷空氣與上方的暖空氣,會使音波折回湖面。

……好浪漫(????)
✃ Rocuca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手機(cell phone)
手機被叫做cell phone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是以 #蜂巢式(cellular) 的系統為基礎。

蜂巢式的意思是,將城市與鄉鎮切分成許多小區域,這些小區域就稱為 #細胞(cell) ,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基地台,透過塔臺跟天線接收與傳送無線電信號。
✃ Rocuca
2 months ago
手機無法將信號送到很遠的地方,但使用中的手機只需要跟最接近的基地台聯絡即可。

當你接近細胞邊界,基地台注意到信號正在失去振福,降低的振幅會促使那個細胞的基地台將你交給下一個細胞。
✃ Rocuca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語言決定思考」論
Whorf為此論述的代表者。
認為語言決定人們如何看待世上的人、事、物,並且因此而認知、感知到該物的存在。

舉例來說,紅色、黃色、藍色代表常見的顏色,而鵝黃色、土耳其藍、古銅色,是較少見的顏色。人們在聽到或學習到這個詞彙後,才會意識與注意到這些顏色的存在。

其他討論紀錄:
(1)(2)
✃ Rocuca
4 weeks ago
言語行為
說話者所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一種言語行為,它們可能是承諾、要求、指稱、描述、爭取、命令、警告、道歉等。

言語行為所隱含的意思,乃指每個人在使用語言與他人溝通時,都會抱持某種意向、目的、信念以及期望等。
✃ Rocuca
4 weeks ago
言語行為有三個成份:
(1)表意行為(locutionary act):說出來的話語的表面意義如同詞彙所傳達或代表的意思,例如三歲半的男童看著櫥窗的古董汽車模型問:「汽車怎麼會在這裡?」

(2)非表意行為(illocutionary act):說話者的溝通意圖與希望達到的功能。例如上述男童的溝通意圖是要拿到那部車。

(3)遂行行為(perlocutionary act):說者的話語內容,對聽者造成的影響效果。例如媽媽聽到這句話可能會去買模型給他,或是只會淡淡的說:「喔!車子放在那裡大家才可以看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