ʀ¡ɴɢó❦巨大感情放左邊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NiCE場後通販出貨通知 | 新刊mur
今日以前下單的通販訂單均已寄出!
明天就要回歸學校生活ㄌ,趕快在開學之前把很囉唆ㄉ新刊後話丟上來 (清喉嚨



(想要跟我分享ㄉ心得可以留在 讀後心得表單 !)
latest #17
《床邊故事》後話

2025年1月24日,我和CT去高雄駁二玩的時候,偶然走進了電影院。《進擊的巨人》電影版已經在臺灣上映一段時間,而我一直找不到時間進電影院重溫舊夢,當時正好有此機會,我們買了票,走進影廳。兩個半小時過後,命運的齒輪再次轉動,已經淡坑許久的我,重新匍匐回到了這部作品的懷抱當中。

進入一個作品同好圈子,對我來說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各方人士為自己所理解、認知到的角色與關係性進行分析、創作。有時看得多了,就忍不住想要自己動手做,而我一向不擅長做角色和關係分析,想要表達自己的理解,唯有書寫一途而已。
在這本短篇集中,〈睡著〉是我最早完成的短篇,將場景推往末日,將關係放置在無法承諾明天的時空裡。里維與漢吉共處即將被洪水淹沒的世界,彼此陪伴,卻無法確認對方是否會在下一秒離去;〈去亦來時〉則一定程度上沿襲了〈睡著〉的基調,同樣以無預警的相遇與別離為前提進行創作,偶然相逢的兩人一路同行,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過於深入彼此的生活軌跡,關係介於陌生與過從甚密之間,拉長的身影交錯於綿長公路。

〈佐耶博士〉對我而言是意義重大的作品,這是我第一次寫格局相對較大、題材相對不熟悉的故事,這讓我在創作過程中屢屢遭遇困境,幸好最後圓滿地完成了。實際上,〈佐耶博士〉各種意義上都算不上樂觀的作品,甚至直到最後,兩人都仍然沒有把任何該說開的話攤開來談,在創作過程中,總覺得面臨如此情況的里漢就算重回日常生活,大概也會走向感情的末路吧。
或者,誠如好友崔看完後曾說:「經歷了變故,也會有慢慢轉變、成長的空間吧。」如何理解里維刪除「佐耶博士」的舉動,里維對此緘口不言,而漢吉則裝作無事發生,此間感情和關係的發展性,就留待各位理解。
立即下載
在所有作品當中,我一直很意外〈幕後〉得到了意外廣大的迴響。作為長年困在學生劇場無可自拔的劇場人,我自認遠遠沒有處理好劇場令人魂牽夢縈的魔法,以及任何關係發展在此其中因力圖共同完成一件事而進入停滯狀態的默契之情,可能是因為我太愛里漢,也太愛劇場了,寫起來怎麼都不順手、不滿意。不過,還是非常感謝各位的喜歡,我實在意外,也倍感受寵若驚。

至於〈前夜〉與〈隔日〉作為相似而又相異的對稱之作,在體裁和情節上互為彼此的回聲,以曖昧關係的清晨為敘事的時間節點,〈前夜〉書寫夜的未完,〈隔日〉承接晝的開端,一篇想處理危險關係的不安與凝滯,一篇嘗試描寫節制而乾淨的床間留情。我所理解的里漢經常是曖昧不清的、情感無法道明的糾纏感情關係,因此這兩篇文章分別各為兩種極端狀態的我流解釋現趴里漢(之為什麼不能趕快在一起)。
〈意義的花叢〉則是我在一次課堂導讀後完成的作品,當初沒想到後來會因里漢24h活動而發展出〈如花未謝〉,再回扣到最開始發想新刊的標題〈床邊故事〉,變成系列作。〈意義的花叢〉本身是我在這個短篇集中私心喜歡的第一名,總覺得里漢之間的愛若能以花的方式生長,接受關係之間的春去秋來,時而枯萎而迎向新生,或許將使他們以更溫柔的姿態守候彼此,相互伴生。我想,既是如此,這次他們不會再有機會分開了。

相對於〈意義的花叢〉系列,〈我不記得我說過這句話〉與〈然後他說〉是原先計畫好的上下篇章。里維與漢吉站在各自的時間軸上望向彼此,以影像為媒介處理藏在社團活動與影片素材之間、橫跨多年的關係,是有些稚嫩的第一人稱嘗試。此外,這一系列中電影社團的靈感原型來自於CT及其好友,這也正是獻給他的故事——謝謝你一直支持我的創作,下次再一起看電影吧。
不過,有點抱歉的是,想跟讀到這裡的人坦白,我似乎已經寫完我現階段能寫下的所有里漢解釋了。我寫不出來了,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比起遺憾,更多是覺得心滿意足,也果斷放棄了原本預計要寫的兩篇草稿。我想以我的方式和里漢做階段性的道別,才有了〈剪影〉。或許,當我經歷了更多,思考了更多,我還會產生新的想法和理解吧?無論如何,能寫到萌生「我好像就寫到這裡為止」的感覺還是第一次,里漢對我而言真的是很特別也很重要的存在呢。

以上,加上後話,本書共收錄十三篇文章(某種諫山創粉絲的奇特迷信)。希望大家讀得高興,如果可以和我分享一下閱讀的心得就太好了,我會非常開心。
話說,我在校對稿件時,真的深刻感受到我所解釋的里漢往往處於模糊不定、曖昧不清的關係之中。仔細一想,如果無料作品〈去看海〉不算在內,大概只有〈如花未謝〉和〈床邊故事〉明確定義了兩人的伴侶關係。真的很喜歡里漢什麼都不說清楚,只是互相陪伴如〈睡著〉和〈佐耶博士〉一般,要在一起又不在一起的里漢之間的感情張力,是他們之所以吸引我提筆創作的原因。

至於若要追溯一切的開端,開始喜歡《進擊的巨人》是2016年的事情,彼時調查兵團一行人還不知道地下室的真相,還沒看見大海,自然也不知道海的另一邊是什麼樣的世界。我想起自己逐步認識世界的過程,是透過父母在兒時讀的那些床邊故事,現在回頭檢視那些故事的寓意,理解的方式當然也和過去很不一樣,無論是對其他愛過、仍愛著的作品,當然也包括如何理解《進擊的巨人》。
《進擊的巨人》在我生命中橫空出世的時候,我還懵懵懂懂,根本不理解劇情中很多複雜的事件、情緒、關係和情感。現在,我不能說我已經完全理解作者的原意,但我已經能夠建立一套個人對此作的解釋體系,我知道自己如何理解這部作品,並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傳達我的想法。

而我如今來看,海的另一邊其實也是海邊,生活著和我們一樣的人,人們同樣學習著相愛與憎恨,周而復始,循環無端。這正是人類幸福的開端與終結。
ʀ¡ɴɢó❦巨大感情放左邊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對於諫山創帶來這麼好(也讓我這麼痛苦)的作品,我想在此致上至深的謝意。除了作者本人,還有很多需要感謝的人。謝謝哞羽的軟體支援,謝謝我妹幫我校對稿件,謝謝Tia協助確認封面與內文排版檔案,謝謝乖乖陪我擺攤,謝謝CT那一天跟我一起去看電影,也謝謝一路以來閱讀作品、給予支持的所有親朋好友與里漢民,感謝者眾多,族繁不及列載,且讓我先不一一唱名。

這段不斷為了這部作品、這對CP創作的過程給予我很大的生活動力。我時常想,能夠降臨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因為《進擊的巨人》遇見這麼多美好的事情,實乃我此生之幸。希望未來還能以同樣的方式與各位再度見面,我愛你們。

願 風調雨順、民生安泰

(此後記筆於2025年7月23日)
時隔一個月回來看後記,心境意外地有很大的變化,因為無論是網路上還是現實生活中都發生了太多事情,有點難一下子說清楚,但不意外的是,我果然還是很喜歡很喜歡里漢。
ʀ¡ɴɢó❦巨大感情放左邊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這幾天跟朋友去拜拜,許下了還想寫更多里漢故事的願望。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想進行的創作和活動。想要在維持生活各方面平衡的情況下,繼續以創作的方式將我對我所愛之作品和CP的理解好好傳達出來。

這樣把話說出來的時候,覺得內心充滿期待,此後也會抱著這樣的心情繼續寫下去吧。
以上,姑且算是追記?
總之是2025年8月31日,此時此刻的想法。
ʀ¡ɴɢó❦巨大感情放左邊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大概就是這樣啦! 痛苦ㄉ去收拾行李ㄌ
明天要六點起床去搭車 嘻嘻……
抱抱林檎,短暫的靈感缺乏是正常的,畢竟人的思想有限,在一定的時間內大量輸出總會有枯竭的時候,通常短暫休息之後就會好了,靈感也會在能量恢復後慢慢萌發,也許不是短時間內,但拉長來看通常是沒問題的,所以你許的願望一定會實現的

雖然不擅言辭,但看了這串後話之後被你對於里漢的愛有所打動,所以留了言......好啦再次詞窮所以縮回去><
ʀ¡ɴɢó❦巨大感情放左邊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hanatsuki: ㄡ……Mari 這一個月以來已經想通不少,但看到泥這麼說好像可以更放寬心一點,心裡覺得暖暖ㄉ
會好好休息和沉澱,謝謝泥跟我說這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