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愁山🍉
2 months ago
[碎] #9月
latest #117
尹愁山🍉
2 months ago
剛開始九月就那麼刺激 hhh
本來還納悶昨(今)天抽的籤是甚麼狀況,今天就來了(??

總之努力讓自己別受到影響。
尹愁山🍉
2 months ago
以及二創領域雖然是我的老生常談(不適用每個人),但有意識地限縮交際圈對我的健康很好。

具體為不加群(無論 line 群 Q 群哪種群)、不玩微博、專注回覆作品心得(我的 / 他人的),對我來說沒有必要的損耗減少很多。
尹愁山🍉
2 months ago
其實我這麼做好幾年了啦,但就是覺得當初這個嘗試方向得到的結果讓我很滿意。
立即下載
尹愁山🍉
2 months ago
下班走路回家努力吸吸吐,尋思是不是要每天寫個生活總結…至少應對事情的做法和面對不可理喻之人的心態是需要滾動式調整的(乾),我要保持彈性與內在核心的穩定。

上週深度休息幾天瘋狂大睡,竟然把人睡瘦了。
|鶴|㍿
2 months ago
想知道是怎麼理解和整理成限縮的,想參考一下……(我需要相反的方式來擴充)
尹愁山🍉
2 months ago
edwinvandersar: xDDD 最具體的就是不搭訕人吧。倒不是不追蹤或者不找糧,我的做法是聚焦在作品上,如果作者有提供管道讓我給予回饋(譬如不會鎖回應或者推薦使用 wavebox 不等,論壇 / SNS 都適用),我會將精力集中在作品心得上,並且不預設作者必須 / 應該給予回覆。(但我是作者的狀況則會回應留言

但我印象中鶴在交流層面很積極了,還需要擴充麼?
尹愁山🍉
2 months ago
以及把同好和朋友分得很清楚。界線是我自己定的…從同好開始認識並且成為朋友 ok(有趣的靈魂莫放過 hh),但是不會直接把同好當朋友,約莫是這樣。
|鶴|㍿
2 months ago
交流能量無敵缺乏……

我的文章滿少的,討論程度也不高,我朋友們多半產能中等偏低(半年才出一篇精美長文的那種)又超級忙,我看的作品他們要花一週才有空看,他們看的作品或者追的團我大部分都接觸完了,但是看完沒有進坑,我還在想辦法擴充能聊能看的範圍……
尹愁山🍉
2 months ago
圖像交流會有困難麼?我印象中自己還比較常畫圖時接觸同好的頻率高很多。(閱讀文章所需的時間與精力 V.S. 瀏覽圖像作品不成正比
鶴的情況類似與朋友不同坑產生的困境,在坑時找不到同好麼?(是同好不是朋友
尹愁山🍉
2 months ago
回頭想想我的狀況並非排斥交流,而是沒那麼喜歡一群人交流…
|鶴|㍿
2 months ago
orangeslove: 回應滿少的,我現在每天畫「2025每日繪」,没有回覆的比較多。文章評論數會高一點。
https://images.plurk.com/7C8GpH4JHg3LRGhFbQQC34.png https://images.plurk.com/4PFOogd1vkZkqWQ3RjQd59.png

之前朋友有建議我把題目跟帖子集中成一系列看看,但是我兩天就畫膩了。
圖面來說,寫手朋友說我的「圖配詞配說明」的獨有性太高,我的很多CP跟作品他們都描述不出那種感覺。
pala
2 months ago
我最近也在想要怎麼要縮限交際圈XDrz 我太容易一入坑就到處搭訕或者是有人加群辦活動就進去互動,久了覺得每天都上百上千的通知對我這個I人簡直是地獄...但都是作品心得回應的話已讀不回又覺得很沒禮貌orz
pala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現在一腳快掉入新坑我就一直要忍住不要亂搭訕...但是又很想...XDDDD 尤其每次吸收別人的創作我就很想要留言,不留覺得自己白嫖(ry
尹愁山🍉
2 months ago
edwinvandersar: 啊我沒有考慮到鶴的狀況,確實記得你說過自己的圖文與普遍的(回應)情形不同…
鶴的圖以我的想法是只單純回「好好看」太浪費了,因為它獨特 / 美的地方是一種整體感,我覺得這對於習慣既定交流回饋模式的讀者同好來說,或許不大容易給予感想意見。
尹愁山🍉
2 months ago
palalife: 我覺得可以過段時間清理一下人際網?雖然不大確定每個圈子退群是不是會有衍生枝節[?],我是偶然發覺自己其實會過一陣子就靜音群組(還會加群及參加活動的時候),就很自然地淡出了,倒不是因為發生甚麼事…

我懂上百上千提示通知的緊張 xDDD 其實我連 line 之類的東西都不大回(那種 E 人痛恨的已讀不回者←),雖然作品心得類我一定會回覆,但視內耗狀況也有拖過很久才回應的案例。
尹愁山🍉
2 months ago
※謝謝那些沒有被我的 line 回應模式激怒的天使朋朋。
|鶴|㍿
2 months ago
orangeslove: 唉呀你還記得啊哈哈哈。也許有點像是不務正業的感覺吧,寫手說畫圖比較有回饋,畫手說寫文比較有回饋,我是薛丁格的回饋。

我的體驗是同好比朋友難找。(這點也不太常規)
其實我認識的妙國親友們都滿能聊的,是有空可以聊三小時的那種(前提是有空),我其實沒有挑選同好或朋友,只是我剛好作品電波,人也比較電波,講話又常常忘記主詞,能跟我聊的人都有點不知不覺地提前濾過了。

我喜歡的作品都很熱(畢竟我沒有賽博貓舌),跟人聊深入後遇到的狀況多半是對方「看過、喜歡、且有CP傾向」,我最近常常想方設法進了一個CP圈結果創作者只有我。寫手親友描述我遇到的情況是「cp本身知名度和群體量的問題,作品本身太熱了看過的且有選擇的人很多」。
尹愁山🍉
2 months ago
作品熱而 CP 圈小算是特殊情況了,思考一下我觀察過的現象,其實怎樣算回饋與個體想要的回饋都還能細分。有些人特別在乎愛心 / like / 轉發(無論是哪種平台媒介),有些人則更追求言語上的評價。

我的情況是以前把同好當朋友結果搞出一些感傷之結局(爆笑),主要也是同好這個群體不一定每個人性格都合得來,價值觀或想法未必能夠互通。這只是我本身的「給自己留餘地」,我不是非常玻璃心(外傷)的人但我很容易自傷。hh

這樣想想其實我創作的主題都算滿有資源的,即使作品本身不熱,基本上是看得到喜歡的 CP 有人在創作…(不管多寡,有即資源
pala
2 months ago
edwinvandersar: 你能找到網聊三小時的對象也滿厲害的...😂我覺得現在很多人專注度都很短,常常就算一邊聊天所有人也同時都在做其他N件事情😂
其實身為CP裡唯一的創作者有好有壞?可以當代表性的領頭,壞大概就是通常創作者都不吃自己的糧...
看想要回饋的平台在哪也有不同的需求...我自己是覺得推特這種不是畫技好到成神就是要非常有梗(而且要很多人都能接/引起話題性),有時畫技好反而比不上有梗....
pala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orangeslove: 不知道草草最近的圈如何,我在想是不是因為年紀大了、在同人圈就是算老人所以現在在新圈很難找到適合變成朋友的同好🫠 變朋友不會傷心多半要到價值觀比較一致...
尹愁山🍉
2 months ago
palalife: 好問題誒,其實我不知道現在這個圈(同語系)的同好年齡分布如何,推上追蹤的太太(日韓)倒是有與我年齡相近的案例。

相比年紀,價值觀與政治傾向(政治)也讓我覺得影響很大,後來我不大與妙國作者深入交往也是考慮到彼方的天然統機率…畢竟沒有耐心與願景能夠相互理解(實際上也不能理解)雙方的差異,止步於同好(讀者觀眾)或許是最恰當的情況了。
尹愁山🍉
2 months ago
凌晨開始輕微咳嗽,現在咳不停外還變得嚴重了,我感冒了ㄇ……
(症狀只有咳嗽還未出現其他狀況

咳嗽+胸痛
|鶴|㍿
2 months ago
今天是天狗日(9/7日食),之前是磁爆,加上本週氣流,你咳到第三天的話要去看醫生。我那些會受到磁爆影響的朋友們已經在這幾天陸續躺平了。
|鶴|㍿
2 months ago
palalife: 我的作品有很強的過濾性,畫風/文風會篩選掉一批,設定會篩選掉一批,互動會篩選掉一批,所以留下來能對話的是真的什麼都能聊的類型。

我覺得台灣SNS要這樣很困難,因為不知道那些人都在哪裡……我十年多前開始用微薄跟老福特跟QQ,現在還在那上面,因為會跟我頻繁交流的人都是中國人……
尹愁山🍉
2 months ago
edwinvandersar: 啊哦竟然是磁爆 好的從今天凌晨開始算,後天(週二)還沒康復就去看醫生。
|鶴|㍿
2 months ago
發現我一直把月食打成日食哈哈哈,修正一下。不過好像看得到的地方都下雨。
尹愁山🍉
2 months ago
今天家附近下暴雨,當時已經不大舒服就沒有推想到氣壓等等…
先前有颱風時都比較小心注意,這個週末嚴重失眠應該就是警訊了。一失足成千古恨
|鶴|㍿
2 months ago
主要是這幾年天氣都變得很極端,氣流強降雨下三週,乾熱一陣子突然又變冷,異常天氣頻繁到已經不覺得是異常了。
尹愁山🍉
2 months ago
其實真的會有「異常的是我」這種感覺 xDDDD
尤其是生活周遭接觸到的人身體都滿健康的[??],就會思索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思]
尹愁山🍉
2 months ago
想 mur 一下鬼滅劇場版心得但是頭很暈還是先擱置(。)
加上這次的電影讓我嗑了地獄 CP 我不知道會不會被罵[?],謹言慎行比較好哈哈…總之電影版誠意滿滿,我所有的眼淚都為忍而流。觀覽過程中不斷浮現出感謝鱷魚老師的念頭,因為老師真的是非常溫柔的人啊。
|鶴|㍿
2 months ago
我的朋友裡面會被磁爆、氣壓、天氣、經前症候前痛毆的,據我印象裡應該就有十幾個。
只是大家都不是身體健康的人所以很難判斷當前的不適主因是哪一個。不過氣壓幾乎都佔一咖。
尹愁山🍉
2 months ago
昨天一整天都在發燒+咳嗽+發抖肌肉痛,大概是中了 A 流…
因為太虛弱幾乎沒辦法爬起身,起床不外乎是要上廁所和每隔六小時吃一次退燒藥,大約晚間十點後吃過東西比較有體力(能刷網頁了)。

很久沒病得這麼嚴重,上次除了躺著和如廁連滑手機都辦不到還是…Covid-19。 #登愣
尹愁山🍉
2 months ago
問噗神
瞇一下(bobei)
保持清醒(bobei)
尹愁山🍉
2 months ago
啊?這是要我半夢半醒麼??(bobei)
尹愁山🍉
2 months ago
技術上有困難耶救命ww
能理解為等待的東西就要送到了,所以再ㄍㄧㄥ一下就可以了這樣?(bobei)
尹愁山🍉
2 months ago
請問東西何時會到
上午(lots)
中午(lots)
下午(lots)
尹愁山🍉
2 months ago

每問一次噗神都覺得它真的有神通(?
尹愁山🍉
2 months ago
主要我病還沒好咳得有點累所以想閉眼休息一下,但是怕錯過快遞……
|鶴|㍿
2 months ago
竟是A流保重……它會傳染吧,你的工作有得請假嗎。
尹愁山🍉
2 months ago
edwinvandersar: 可以請假,因為 A 流傳染力太強了,我不自我隔離反倒是罪過。hh(不合時宜想到曾有人 A 流還跑去場次結果被炎上的歷史事件

剛剛也順利收到包裹了!✌️
尹愁山🍉
2 months ago
感冒還沒好但已經開始焦慮[??],於是快日出時打開羅馬假日來看……對就是那部奧黛麗赫本和葛雷格里派克主演的電影。

年歲增長看這部電影哭得淒慘的程度竟然也加深了,那麼它就會是我心中的好電影了。
尹愁山🍉
2 months ago
重病幾天沒辦法創作,處於一個飢餓想吃的狀態。
喜歡的作者最近似乎也在忙三次元沒有更新,心情鬱悶……
尹愁山🍉
2 months ago
這週幾乎所有事情都停擺了,總覺得我長年處在進一退二的狀態下……趁著週末想重啟一些東西,剛好季節也要入秋,本年最後一季希望能改變稍許目前的生活。
尹愁山🍉
1 months ago
借了關於潛意識的書來看,大約讀了第一章(+第二章多一些),覺察到我還是有點想得救的,而且是自救……

書庫還有一、二本類似的書籍,都是一個多月以前就放在分頁裡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其邏輯,我想自己值得回頭檢視一遍這段時間以來我做過哪些「背後藏有目的 / 深意」的行為。
尹愁山🍉
1 months ago
救看到友人說 I 人會為了現場氣氛努力做違背本性的事(如炒熱話題、帶動交流等等)覺得心窩被戳爆😂😂 這讓我想起以前曾經給一位網友評價是超級外向咖,雖然我知道對方沒有惡意,不如說 ze 是正面肯定我個性活潑擅長交際,但我對這件事一直覺得…很有啟發性?因為實際上我做的這些籠統稱之「E」的行為讓我非常疲憊及消耗。

用那句鐵 T 靈魂發問我的話就是:你為甚麼要做一個不是你自己的人?
尹愁山🍉
1 months ago
有時候在職場或者三次元聽到別人評價比較不善言談的人,會說「啊他感覺好悶」、「他都不講話」等等,我有時會滿…滿難受的(以前會生氣,現在沒本錢生氣就算了),有沒有可能是當下所處的環境和人物讓 ze 不知道該說甚麼呢?為何所謂的「外向者」要把建立交流的責任歸咎在內向者身上…是不是你太無聊甚至面目可憎讓人家根本不想和你說話呀。

再說少講一點話會怎麼樣嘛,別人幹嘛為你的尷尬負責任。←現在在這裡
直到現在我還是容易與他人建立對話(無論是表面或深入),也許因為這種「看起來像外向者」的能力,反而使我更常聽到外向者對內向者的批評吧。事實上,從我的經驗來判斷,內向者對外向者的批評是少很多的,因為他們容易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尹愁山🍉
1 months ago
講這些沒有要和 E 人拚輸贏的意思(何況按普遍標準我可能更像一個外向者),我想表達的是人際交往並沒有四海放諸皆準的東西…我更沒有排斥或者討厭外向者,靈魂發問我的鐵 T(此處打補丁,他自我介紹是這麼說的,我知道有些朋友不喜歡被歸類為 T)就非常外向,但我覺得他很有趣,和他聊天也沒有讓我感到很有壓力。他是一個非常懂得收與放的人。
尹愁山🍉
1 months ago
我認為自己的課題就是搞清楚我到底喜歡 / 想要甚麼,不是顯意識的「理解目標」(知道怎麼做能獲得最佳結果、利他利己),而是潛意識的「我究竟想不想要」。(利己為重、利他次要,再不濟至少能夠不損人。
於是問題再度回到自己身上哈哈。 #登愣
尹愁山🍉
1 months ago
最近越來越明白怎麼應對奇妙同事(不是妙國同事)了,感謝認真向苦主取經以及思考對策的自己…還有網路上無論有沒有彙集成冊(一查講職場人際?算人際吧…問題的書竟然不少😅😅 可能因為我之前會特意找工作法這類的書籍而少看職場人際問題相關)的經驗分享,除了分享實際案例之外,最感謝的是也順道講述作者本人怎麼處理這些問題。總而言之我是很受用的。
尹愁山🍉
1 months ago
雖然有時候還是會不小心被牽拖到。[毆]
今天也機智地表明我事情做完要下班了。(對方會故意把自己的事擱置延後讓別人加班做完但他自己先跑,我曾經已經打卡準備走了卻被老闆要求留下來幫對方善後,當我開始處理 ze 的爛攤子時,ze 說他做完事情要下班了。導致我最後離開公司已經十點多←九點整下班
尹愁山🍉
1 months ago
這件事我反省得非常深刻[噴],不是說我覺得這是我的錯,這百分之百是奇妙同事的問題(時間控管不佳、不熟悉流程但不詢問選擇擺爛),但我忍不住思考一下其他能準時下班的同事都怎麼做。然後我發現其他同事普遍都是:
1.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完
2. 管理時間與任務分配
3. 時間一到直接打卡並且表明走了下班再見(旋風離去

我與他們差異在哪裡呢,我會忍不住去幫忙別人沒做完的事。這本身其實不大算是「錯誤」,但如果遇到習慣性把分內工作丟給別人(簡稱擺爛讓同事收拾的類型),最後就是我必須做 1.5 甚至 2 個人的工作量。
尹愁山🍉
1 months ago
以及衝浪看了一下大家的職場經驗談,其實擺爛的人還不少…
我以前的工作經驗不大適用目前的職場,因為要不是強度極高的餐飲服務業(你擺爛一次兩次很容易會被請辭,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沒空 cover 你),就是上完課就走的補教業,再不然也是獨立作業為主的媒體。也就是說我真的要遇到擺成這樣的人機會並不多。一開始真的挺無助的…(特別是看到同事當中至少兩~三位苦主
|鶴|㍿
1 months ago
這是對工作的處理習慣吧,有時候事先把手上工作整理一下、隔天進工作狀態會比較順利,也存在就是不喜歡把工作留到下次的人,我建議是:你可以思考最佳方案,反省就不必了哈哈哈。
尹愁山🍉
1 months ago
edwinvandersar: 奇妙同事的狀況比較傾向於:如果他當下不做完,隔日必須由別人幫他做完(打個比方像是餐飲業晚上收店,會有固定的收店作業事項,如果不做完會變成隔日開店的人要做甚至無法打烊,可開店也有開店的流程與工作,這就是為甚麼必須分收店和開店兩種不同的型態與作業流程),而奇妙同事基本上不會參與「早上開班」,他只上晚班。

苦主甲~丙都反應過交辦給奇妙同事的事情他會拖甚至於不做(會在職場裡閒晃滑手機或躲洗手間),而考慮到隔日同事的工作量,甲~丙都選擇直接幫奇妙同事做完(因為他叫不動),導致奇妙同事學習很慢之外基本沒有一件事可以獨立完成。然後甲~丙後來都離職了,離職原因有大半是奇妙同事
因為奇妙同事人菜脾氣大()我要求他趕緊做事被摔過東西。hh 我甚至沒罵他而是請他做事。
尹愁山🍉
1 months ago
至於上次我得再下班後又加班幫他做完的事,則是因為那件事有時效性,並不是能留到下一次的案件。(實際工作是灌模,矽藻土會硬掉必須在溼潤狀態下灌黃色石膏,不然等於白取一次模型

我和奇妙同事的工作是完全不重疊的,他並不會做我崗位上的事情(但反之不等同),多數時候我不會直接淪為苦主,但是因為苦主相繼離去偶爾就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鶴|㍿
1 months ago
人的奇形怪状從不讓人失望……
尹愁山🍉
1 months ago
哈哈對😆😆
之前煩惱這件事找了一些參考,我覺得有點像目前彷彿職場毒瘤的 Z 世代特徵,也看到一些業主分享說現在正常一點的員工幾乎都從求職市場消失了,滿值得探討的。
尹愁山🍉
1 months ago
回家路上風很大,忍不住抬手整理一下頭髮,此時從轉角處走來一位超級漂亮的女生,不知為何害羞了起來。(?
#謝謝美人
尹愁山🍉
1 months ago
因為被漂亮女生激勵所以順利開始寫新篇章了…!
尹愁山🍉
1 months ago
memo 下最近在帶的新人需要注意:
1. 二度就業的媽媽(原本的職業是媽媽
2. 滑頭其實我遇到的媽媽新人都有這個習性,還歸納不出為甚麼,會在閒聊中套我的話,譬如我住哪。(下一步是不是要問我結婚沒有沒有對象ㄏ
尹愁山🍉
1 months ago
晚上被問第二次我住哪的時候內心警鈴大響,因為第一次被我打太極打掉了,我認為這應該足以讓對方瞭解「我並不想談這個話題」。

但是第二次又問,讓我頓時警覺起來,於是我回應:你是(出於)甚麼原因想知道我住哪呢?(我非常客氣
對方的答覆讓警鈴響第二次:「哦,沒有啦,因為你下班常常是最晚的,我怕你晚回家有危險。」

好怪!
尹愁山🍉
1 months ago
※九點下班,我最多不會超過九點十分一定脫出。(除非醫生還在看診
我的晚下班可能就是相對早走的同事準時下班罷了…因為我的位置在下班前事情會很多。(有硬條件不能提早那種
尹愁山🍉
1 months ago
目前的對策:
★與工作無關的事不說、不回應、盡我吃奶之力打太極打掉
★準時下班、準時下班、準時下班,不要讓別人說閒話(被懷疑過在賺加班費←?
★與人際有關的事一概說我不知道、不清楚(這位媽媽有在試探我與其他同事的關係,真的很奇怪…
尹愁山🍉
1 months ago
如果有朋朋覺得我想太多或者處置措施不好的,懇請給我想法建議…
尹愁山🍉
1 months ago
是說這已經是第三位媽媽新人了,前兩位都覺得工作太辛苦撐不到兩個月就跑。😂
因為被交辦要帶新人,我自己要求不能馬虎、盡可能仔細,但也不要一下塞太多東西,目前此新人的回饋是覺得我很有耐心很溫柔(其實我沒那麼愛別人覺得我溫柔 LOLL),看起來態度方面他可以接受,進度部分我會再慢慢觀察。
尹愁山🍉
1 months ago
閱讀潛意識的書出現巨大扞格,新的章節提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討厭的人(範疇在不造成肢體傷害的條件<<當然,會侵害生命財產的還不快跑並且報警ㄇ),是因為潛意識造就了與討厭的人相遇的結果。

這個理論我完全無法接受耶,以前被侵占薪水的短期補習班工作,難道是我潛意識想要知法犯法玩文字遊戲騙人簽合約,才遭遇到這樣的對待麼?(噴
尹愁山🍉
1 months ago
雖然書中職場的舉例是遇到總愛挑毛病的同事或上司,作者的意思是讓人們思考一下,自己是否也對他人挑剔不友善,因為在吸引力法則下,潛意識的思維會引來[?]你最不喜歡(可實際上與自己相似)的人。

好像很有道理又像在胡說八道一通。
尹愁山🍉
1 months ago
並且作者期望讀者能夠肯認討厭的人是自己的一部分[?](原話),繼而轉念讓潛意識願意與討厭的人一起變好、一起努力。這個思維是不是太鄉愿了……

當這個討厭的人已造成實際傷害(身心影響),即使自己想改善與努力,難道對方就會買帳麼……這已經超過以德報怨,幾乎是非不分的程度了。😂😂
尹愁山🍉
1 months ago
我覺得反思自己是否與討厭的對象有雷同之處是可以的(譬如奇妙同事的惡劣態度有對我起到警示作用,即「我不能也用這種態度對待他人」,可是深思下來,我跟奇妙同事並沒有相似的部分,我反感的地方也不是我會做、或者我曾經做過的事,這時候還要說服自己的潛意識「我和討厭的人是同款」麼?我認為作者的處置太粗暴了。而且好沒道理。
尹愁山🍉
1 months ago
雖然作者打補丁說即使思考後仍然覺得對方很討厭,自己和對方不同也沒有關係,卻再次強調「要多做討厭的人是自己的一部分潛意識練習」,「即使很艱難也要做」,與其催眠潛意識自己不該討厭對方(因為對方=自己),還不如加強潛意識的對方哪裡使我無法接受這個認知吧。不然豈不是讓人家軟土深掘?

潛意識的訊息難道不值得尊重麼。
尹愁山🍉
1 months ago
這一章節我要再想想,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作者是日本人,用語本來就很曖昧而翻譯出現落差(畢竟翻譯就是背叛一一非得要說的話),還是作者真心覺得情緒反應與主觀認知是這樣的,以前面幾章的閱讀體驗來看,重視潛意識的理論並沒有變,但方法突然變得非常草率粗魯,這點令人感到很奇怪。
尹愁山🍉
1 months ago
不然還有一種可能:我看不慣正能量取向的書籍(乾

但我不覺得是這樣,因為我看過關於創傷、兒童發展及家庭暴力等「教你理解原理與修復創傷」的書(不止一本),這些書目的主題也是一種正能量 / 正向發展,但我還沒有出現過看了覺得莫名其妙的經驗……

不過那些書的作者確實是歐美人啦。也許是文字理解出現落差吧……
尹愁山🍉
1 months ago
其實以我個人的諮商經驗,肯認創傷才是修復的第一步呢。
首先必須要理解的是「這個人確實讓我不舒服」,嚴重一點是「對方的行為影響到我的情緒與健康」,而非說服自己應該怎麼感受。

我想所謂的改變,前提是察覺自己也有機會成為討厭的模樣(aka 活成我最痛恨的形狀),為此努力調整自己往好的方向前進吧。(也就是我不理解要和討厭的人一起努力是甚麼意思😂 我就不能只為了自己努力麼? #我對聖母過敏
尹愁山🍉
1 months ago
不知不覺變成吐槽看的書 hhh
本來是想說雞帝走後我身心崩潰,當時想自救所以每天寫日記(不是很長的那種,類似子彈筆記式的一句話日記),這個習慣持續了一年多,後來生活型態改變就停止。

大約今年五月,由於躁鬱症嚴重,我翻了一些文章想起寫日記的建議,於是重新開始做日課。但這一次不大順利,很難每天且持續地寫作。我有點想知道為甚麼……(可是同人創作沒有中斷,對比雞帝過世後我停筆兩年沒寫文畫圖。

或許寫日記不符合我目前的需要了?🤔
尹愁山🍉
1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Avi6Li4NV7Omi7Ka0RHKO.png
via
|鶴|㍿
1 months ago
(看了內文)你們需要的是將事件逐出腦海的方式。
尹愁山🍉
1 months ago
edwinvandersar: 我覺得這個意思滿類似鶴之前說的「不能理解就不要理解了」。xDD
更加深一步的確實是「那要怎麼把它蛋掉(台)」…
|鶴|㍿
1 months ago
雖然看起來有點強人所難。我的想法是如果人用80%的能量把事情量化、質化、邏輯化,那是不是「五件事情裡面可以有一件稍微少想一點」?用你學到的知識去阻止或者遮斷它這樣。
|鶴|㍿
1 months ago
其實我看完這個分享第一個感想就是「這完全屬於一般的普通人在做的事情」,很明顯它對於非一般人是有難度的。XDD

我那次說到「不能理解就不要理解」是因為有很多人是靠直覺和本能做事的。我是生存本能很強的人,曾經被說過很諂媚也被說過心很大都不計較,不過那就是我可以很自然地做到的事情,我只能跟你說那是我的內建設置,它沒有辦法被文字敘述或轉化成邏輯轉達給你使用。所以只能對你說「停止把事情邏輯化的這個行為」。
尹愁山🍉
1 months ago
說起來我一直記得這句話,是因為我是認同它的,惦記則是我將之視為練習去做的課題。其實我也明白這對我來說並不容易,不過(也許)我的長處之一是不大害怕困難,雖然這個特質多少有點雙面刃,譬如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事情會一直反覆試錯 / 找癥結點,最終成為個人的過量負擔。

(消耗的原因在於認定它是「我的問題」而非客觀事實。就是我覺得它很難,可是其他人能輕易做到,我為甚麼不行呢?是我不夠努力,還是缺乏決心?諸如此類。到這個階段已經是非常嚴重的內耗了,而且很難停止。
尹愁山🍉
1 months ago
話說那本日本作者寫的潛意識書籍,和親友徵詢後得到「不要再花時間在立論有問題的書上面」。(爆笑
親友也表示,現在甚麼阿貓阿狗都能出書,不如相信自己覺得其論點 / 思維不對勁的判斷,並且去看其他人寫的相同主題,瞭解一下是不是所有人都抱持同樣的看法。期待看到網內互打

我覺得反正我看書很快()把它讀完不是問題,同時也認為既然書庫裡還有別本書籍(不同作者、相同主題),作為比較文學來閱讀也不是不可以。
|鶴|㍿
1 months ago
立論爆笑。
看書我會認為可以分兩方面,1.屬於處理事情的習慣。
我是「覺得不好看就不看」的派系,跟我吃飯一樣「不好吃就不吃」,我會從中間看,從後面看,只看標題等等。

2.對於焦慮的因應方式。
把它看完也是一種處置。而且我覺得如果身心有焦慮癥狀,「把事情進度條完成」(看完那本書)是比較安定的方式。
|鶴|㍿
1 months ago
會有這麼個觀點是因為,我曾經在半夜想不起來我腦內的某個作者跟某本書名,導致我在半夜三點很焦慮地爬起來查詢查到了四點半。(最後沒有找到)
尹愁山🍉
1 months ago
假設我看的是文學類,我會不想看就不看了。不過這類書籍算是…知識普及[?]類別?一般我會比較謙虛(謙虛),因為自己是對該主題完全零知識的人,我是來求教學習的,就會希望能把它看完。

目前對此書沒有很焦慮啦,看的時候也沒有,本來沒吐槽可能有點躁動(LOL),昨晚講完上述的想法就完事了。我想這也表示該作者在我認知裡已不可信了,現在就有點「還是看看你整體的思想是甚麼吧」,畢竟打算和別本書對照著看這樣。
尹愁山🍉
1 months ago
大清早被家人嚇到心臟痛(物理)還差點吐出來😂😂
因為我一邊刷牙一邊在反芻稍早前看的衛教影片(一樣跟睡眠障礙及心理健康有關),思考要怎麼運用圖像視覺幫助睡眠及呼吸訓練等等事情,想得很入神。(加上這個時間只有我是醒著的,做很多事都可以放鬆投入,凌晨到日出的短暫時光對我來說約莫是修復 & 私人精華期,我很需要獨自待在不大的空間裡一會兒

結果漱口完直起身體被鏡子裏站在門外的家人嚇到跳起來(物理),現在還有點身體不適……(嚇死人是真的存在的,並不只是誇飾法🥹🥹
尹愁山🍉
1 months ago
這幾天一直在看康乃爾筆記本,或許我很希望每天能寫一點東西,只是內容未必是所謂的「感恩日記」。目前關注的東西可能是內心的想法這類潛意識洞察,因為我發現自己是個超級會哄呼攏本我的人。hh
尹愁山🍉
1 months ago
以及現在筆記本(紙本類)做得越來越漂亮餒!我還以為 Campus 系列已經很精緻了(目前記錄靈性練習的本子就是 C 系列),結果一山還有一山高。(??
不過我對於內頁的要求是不要有圖案或文字,單純的空白、格子或橫線就好。(所以想要康乃爾筆記內頁
尹愁山🍉
1 months ago
一句話吐槽:
世界上真的會有無法想像父母不愛子女的人耶。💩💩
尹愁山🍉
1 months ago
這個月購物的 coda 用完了!(不過也月底ㄌ
最開心的是買了一個烤箱(烤箱),下個月想要買書…剛好妹給了我博物館出的燙金書籤非常漂亮,好的下個月就來買書叭。(書單永遠不會清空的概念
尹愁山🍉
1 months ago
刷牙把自己刷吐(…)
尹愁山🍉
1 months ago
關於宇宙力量:
有個線上抽籤詩的網站,我基本上滿受到神明喜愛[?]每次問事都會聖筊(意思是神願意回答問題),親友就很常被醜拒。

晚間發生一件讓我情緒失控的事(最近才被提醒要保持穩健,不要意氣用事OQ),回家後實在有點受不了就算了塔羅(實體卡片)。算完之後慢慢解牌,親友問「那要不要也順便求籤看看?」

結果一連三次都被醜拒哈哈。
尹愁山🍉
1 months ago
因為我第一次問事(指該網站求籤經驗)被拒絕,而且連續三次就是不給聖筊實在太有趣了,親友表示:看來高維力量[O]已經互通消息,同樣的問題既然已給出答案就不要再問了。
對不起打擾ㄌ…
尹愁山🍉
1 months ago
總之目前的方向是:
1. 事態已明朗化,當事人也知道現實如何,不再抱持虛假的期望。
2. 保持冷靜、謹言慎行,會遭受流言攻擊,此時對給予建議者(處在同一環境中的人)要有戒心,因為 ze 並不可靠,也可能會給予錯誤的訊息。
3. 遵從本心判斷,直覺不會欺騙你。
尹愁山🍉
1 months ago
我要加油,9 月再上 4 天班就結束了(。
尹愁山🍉
1 months ago
結果 9 月過著過著就沒去看醫生()
我確定自己心裡實在太抗拒了…那麼接受自己牴觸就醫這件事,接下來就是理解與轉念。其實自己的情況不用藥物控制 / 調理是不行的,我得相信這一切措施對自己是有益處的,才能採取行動。

哎總之 10 月必須去開啟新的治療規劃了。
尹愁山🍉
1 months ago
最近在學新東西,因此又多了不少做筆記的機會,於是回到覺得自己字醜的熟悉情境。xDD

其實大部分時候我的字會被誇獎。同事、客人、快遞員[?],遇到必須手寫的時候,我多半是被肯定的。

覺得字醜來自於有比較組,一是雞帝,二是……宋徽宗(。
(雞帝的字像黃庭堅
尹愁山🍉
1 months ago
不過這有個好處啦,就是我會重新認真臨摹字帖哈哈,倒不是說字要多好看才比較好[?],我判斷自己的某些面向算是接近客觀一點點的。(當然它必然是主觀的,但是對我的情緒不起影響

就是練字可以靜心……我喜歡這件事帶給我的感受。(偏偏真的焦慮時卻寫不了字 LOL
尹愁山🍉
1 months ago
想吃糧故重登了微博,看到某位作者掛人,說曾經是同擔的人不知為何突然不斷檢舉自己的作品,經由作者細心查證確知凶手是誰,奉勸對方不要再這麼做了。

取消文化的體現…
尹愁山🍉
1 months ago
可以在微博玩得快樂的人我很佩服,我大約上去十五分鐘左右就會開始憂鬱()晚上用關鍵字看新發文,就見到有對家在陰陽怪氣。LOLL陰陽的點也莫名其妙 是有沒有必要戾氣這麼重。
|鶴|㍿
1 months ago
orangeslove: 因為追蹤和演算?我在上面活得還蠻好的,在台灣SNS找不到的同好、回饋、討論不起來的東西在微博上都有……
尹愁山🍉
1 months ago
edwinvandersar: 親友中也有在上面過得不錯的人,所以我說我很佩服。xDD 不只微博其實脆的狀況也差不多(有認為脆同溫層厚找得到想要的東西 / 價值觀相近的言論,也有覺得脆根本群魔亂舞的人。
|鶴|㍿
1 months ago
orangeslove: 我覺得平台本來就是有各自的用法和生態。我的脆和哀居都是三次元,用來誇讚美女、跟一般人類交流、跟認識的店家保持交流。
看朋友上脆找創作我就覺得滿神奇的,我的脆的演算法多半是人類跟新聞,噗浪則是完全的化外,屬於一般人過不來的地方。
尹愁山🍉
1 months ago
這讓我想到之前找糧時看到有人說自己的創作和腦洞都在脆上,或許是演算法符合其需求(容易讓潛在使用者看到進而接觸),不過每個平台視使用者類型,我認為風氣還是不大一樣……

推也是各種議題亂七八糟[?]的地方,但是微博的妙國特色特別重(也是當然啦因為主要群體是妙國人,其他平台對中網友而言使用沒那麼方便),比起平台的用法,我也會順帶考慮整體的風氣(以決定我要怎麼用 / 要不要使用)。
|鶴|㍿
1 months ago
我的推有經歷過比較長的時期(2011年註冊至今),感想是它用起來有點……黑洞?
以前本來是靠tag可能有機會被轉傳出去的,但是現在的演算法已經是「沒有交際跟轉發別人、它就基本是一個孤島」的程度;我以前都拿來追日本作者,但演算法的不斷更改導致常常看不到更新。

獲得交流還得是外國用戶。推特跟AO3放在一起比對,我的同好大部分落在韓國或第一母語是西班牙語的外國……(剛剛試著辨認了一個推上有標地區的用戶發現是巴拉圭)
|鶴|㍿
1 months ago
不過我本身滿多活動的,IG跟Thread我都是抱持著「再透露多一點可能就會知道我在什麼區域/我是什麼行業/我是什麼人」這種三次元生態在交流。
PLURK跟微博則是創作交流使用的,我並不想讓普通人接觸到我會創作的層面來(並不想對一般人解釋我的創作是什麼內容或可不可以給一般人看)。
尹愁山🍉
1 months ago
我的推也差不多是很早辦,但近期才開始用。不過演算法規則改變後我覺得更常看到自己沒追蹤的作者出現在 TL...反而更好逛耶。xDDD(甚至有時候突然發現額原來我一直沒有追蹤某作者←時常見到對方的發文以為有 fo
話題類也約莫如此,我的推主要在看政治類議題 + 海外同人創作。

看鶴的使用模式,我發現自己屬於直接把網路和現實區隔開來的類型,現實中認識的人基本上不會知道我任何 SNS 帳號。 #恍然大悟
我是不是太少分享三次元生活了。(爆笑奇妙職場經驗談算麼
|鶴|㍿
1 months ago
orangeslove: 我是很多方面的規格外,我不討厭工作,六點半起床出門當上班族也沒有障礙。
草草這樣才是更常見的,有二次元興趣的噗民大部分人都不太想跟工作和興趣之外的人建立沒必要的交集,在三次元也過得並不開心。

我跟現實的交集是因為我會跟店家保持互動,我會用IG小盒子點餐,我的Line因為用在工作上所以掛的是本名(跟訂餐的名義一樣),我在餐廳現場會跟老闆或廚師回饋,「三次元交流會用到」所以使用這個平台。一般人可能東西不合胃口就只是默默地吃完然後不去了,我身為一個單純的挑食者,只要還會去就會跟店家建立互動。
|鶴|㍿
1 months ago
推的演算法對我來說有點像是無差別攻擊,我不吃大多數的熱門CP,冷門又沒有同類的創作者,推特會給我的東西差不說就是「喔你喜歡日本卡漫ㄚ!那你一定喜歡鏈鋸人!它最近有電影超級棒!吃我蕾潔推薦!」但是我不喜歡鏈鋸人,我從一開始就不喜歡這個作者。

我發表的組合太冷門,作品太熱門,它没有辦法演算出我的愛好,只會一直給我熱門作的熱門CP,我上去都直接不看推薦。
|鶴|㍿
1 months ago
說到這,我十年前在全職高手嘛,是簡體中文圈子。
當時的晉江匿名版用戶很喜歡給人拉隊,用創作和買周邊的量鑒作者的粉藉,我三不五時就會看到有人想鑒我粉藉但是鑒不出來。
當時老福特有點轉讚的數據可以看,但我的前五名都不含CP;他們一直想要假定我是某一家的CP討厭鬼粉絲,但是一直沒成功hhhh。

朋友說我身為A隊粉,但特別有趣的創作都集中在B隊(因為我的本命在那),一般人根本想不到我是A隊粉。很多演算法在我身上是沒有辦法運行的。
尹愁山🍉
1 months ago
與其說是否為常見多數,我會認為鶴同時具有現充的身分(並且適應得不錯)。IG 和脆對我而言是傾向於這樣的人適合使用的,我的 IG 基本都是出外爬山健行等戶外活動的照片,雖然是外向用途,但我確實也沒有想讓很多人知道(演算法已經在幫我曝光了即便我不需要)。

沒必要的交集本身已經有前提了,也就是必要之外的事。不過個體怎麼區分有沒有必要本來就有自身衡量的標準,我覺得沒有必要的事情其實跟三次元是否開心關係不大……應該說,我認為「三次元過得並不開心」這句判斷在我這裡是有商榷空間的,但我也理解鶴是以我為例指出整體「類似於我這樣的」人。
尹愁山🍉
1 months ago
無差別攻擊讓我意識到我們最大的差異就是鶴挑食而我相對沒有。所以演算法造成的困擾比較沒那麼大。再加上鶴的情況通常是作品本身能見度很高(熱門),食性因此凸顯得特別小眾(冷門),我吃過熱門作品也待過小地方,但是因為個人的交流習慣,冷熱門(無論是作品或組合)給我的感受差異不大……最有感的就是有關創作多不多。(作為讀者我不挑食所以多就是真的多,而非糧多可是沒一個吃得下。我在乎的還是我與作品的關係……
尹愁山🍉
1 months ago
edwinvandersar: 雖然演算法也是在鑒別人,但我對於簡中這種人為鑒別真的很受不了。LOLLL

布圈的時候遇到過,一尊偶至少 38k(均價)起,就有人拿這個東西來鑒別是不是真粉絲,喔你沒收本命的偶,你假粉!假粉就閉嘴!(同樣是取消文化
其他還有很多事蹟

至少我沒辦法繼續在這樣的地方玩耍。
|鶴|㍿
1 months ago
三次元過不好比較武斷了哈哈哈,我有的好有的不好,但是都情感斷裂得比較深,所以情緒綁架還是職場災害跟我距離比較遠。

我感覺我其實才是相對稀有的二次元類型,不管是異常的低敏、身為晨型人還是不善轉化抽象概念等等(我常常覺得我的朋友們好像根本不存在描述抽象題材的困境)。
我對二次元的興趣不是硬凹或硬裝出來的,就是有時很想整個人去三次元但是因為太窮得在二次元躺著,就會有種二次元在我這邊快要變成最後選項的感覺。我這兩年很熱中於喝酒,而且沒有變成酒癮就是想喝酒,但是酒好貴我現在都開始在家裡偷酒喝了……
尹愁山🍉
1 months ago
其實二、三次元都有興趣滿常見的,我想我之所以有疑慮,就是對於必須二選一感到不合理。可能因為我過去的專業是三次元中的二次元(粗魯來說),我不斷被訓練用務實取向的方式表達抽象內在的東西。對我來說,我喜歡獨處(不熱衷與人交流)並不是因為三次元讓我不開心。(雖然三次元確實不是所有事情都讓我開心

核心在於因果連結吧。
鶴認為二次元是最後選擇也合理,我認為人活著總會需要一點義務之外東西。解釋為興趣
尹愁山🍉
1 months ago
發現 Negi 的遺產:
布滿小牙齒咬痕的單眼相機充電器接頭。(噴笑
|鶴|㍿
1 months ago
真可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