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乘物以游心,
乘天地之正,
御六氣之辯,
御形而寓居。

吾喪我,夢為胡蝶;
胡蝶不知其為我,
我不知其為胡蝶。

托不得已以養中,
心隨游齋而常忘。
馮勢而動,隨物而化,
無待忘形,至人無己。
latest #9
@.tw.
2 months ago
莊周夢蝶 亦或 蝶夢莊周
@.tw.
2 months ago
其重之點 乃在 諸空皆法 自在自由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御形而寓居,是一種關於自我顯現的語法。它不假定一個永恆不變的「真我」藏於內,而認為心可以自在出入於各種形態中,進入、駕馭、轉化與顯現。相較之下,「面具」(persona)預設了真假二元,把自我拆分為內在本質與外在偽裝,彷彿戴上角色就喪失真實。

在《莊子》中,「御氣」、「寓居」是心與形的互動:吾可進入形態而不為所困,使其為所居、所用,而非為之所附。這可對應possess,但不是被動「附身」的,而是主動的「擁持」與「駕馭」的possessions。如佩劍、如法器,形態是我所攜帶、所暫居的行李,不是定義我之物,而是我可以出入其間的容器。

因此,御形或寓居不是偽裝,而是心之自由。當我居於其形,它就是我之顯現;當我離去,形亦無礙。我非在某一真我中被困,而是在諸形中顯現自己。隨物而化,馮勢而因,無待忘形,至人無己。
立即下載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DanDaiSan: 法空是佛家思想了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御形、寓居與面具

「御形而寓居」是自我顯現的語法。自我不是一個內在的核心等待揭示,也不是一張臉戴上就能成為角色;而是在不同形態中往來居住,隨時進入、轉化與顯現。我們或許已過於習慣,以「面具」來想像自我與世界的互動:戴上、演出、卸除。如此語言,不由自主地透過「人格面具」的想像,把心靈分列為「主我」、「次我」、「真我」、「假我」等是非對立。

然而,若我們不再假定有一個永恆不變的「真我」隱匿其後,而改以流動之心、可御之形,來看待自我在諸種境遇中的顯現,那將開啟何種心靈的可能?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面具」(persona)一詞源自拉丁語,原指古羅馬戲劇中演員所戴的面具,後來引申為「角色」或「表象的自我」。在羅馬時期的哲學與神學中,它被用來表示「位格」(persona)這類靈性概念;而在榮格心理學中,人格(persona)則是自我為了適應社會所塑造的社交形象,是人在互動中所戴上的「社會面具」。

這樣的說法隱含著一種二元對立:一邊是真實的內在自我,另一邊是外加的偽裝。戴上與摘下之間,總有一個固著不變的「核心自我」,與外貌所呈現的「分立人格」或「戲劇角色」,被假定存在。

然而,莊子的筆法並不強調這種分裂。他說「乘物以遊心」、「吾喪我」,不是為了分辨真我與假我,而是讓心自由出入萬物,不拘於任何一種形態。這裡所提出的語法「御形而寓居」,語出《莊子》:「御六氣之辯」、「寓諸無何有之鄉」。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這個語法可對應西方語境中的「化現」(possess),但所指並非「我被動地為情感或神靈所附」,而是:吾來去自由,由我承載。形態成為吾的持有物或行李(possession),如旅者所攜,如劍士所佩,如修者所持,隨吾取用,隨吾移轉。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possess 並不必然等同於「喪失主體性」。它源自拉丁文 possidere,意為「坐落其中、得以掌握」,本是一種主動進入與使用的能力。與其說是「被附身」(possessed),此中「坐落」(possess)不如說是「使形為我所居、所行」──我得以進入其中,而不為其所制。此語感與《莊子》所言「御形」「寓居」相通:吾居其形,而非為形所擁。

Possession 亦可理解為行路所負之物:包裹、佩劍、道具、法器。語言、角色、語氣、姿態,皆為吾可御之形,得以取用、寄居、卸下。它不是「定義我者」,而是我所使、所遊之形。此中「擁持」(possess),非為支配或控制,而是得以御形、自在出入的技藝與自由。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是而「御形」或「寓居」,對「我」而言,不是吾戴上一張外在的面具,而是主動讓心去駕馭、去寄居於某種形態,使之顯現。

御形寓居,並非偽裝,而是自在。
形態不是欺瞞,而是吾所能隨時御使的容器。

當吾寓居其中,
它就由內而外顯明真實的我;
而當吾移轉形態時,
前形亦非因此失卻,只是吾暫措性命而已。

相比之下,面具(persona)總帶有外加、暫借的色彩,仿佛自我必須藏於其後,或掩蓋在某種表象之下。而御形或寓居(possession)所展現的,則是一種心之流動、形之自在。它不需要內外對立,是言:

吾就是在這些形態裡顯現自我;
隨物而化,馮勢而因;
無待忘形,至人無己。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