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昨天發的噗
在國小時,老師播放「大智若魚」這部電影
故事裡的父親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兒子回來陪伴他,父親從小向兒子述說他的生命故事,裡面虛實交雜,充滿非現實的存在——大魚、巨人和女巫
老實說這部電影對我來說過於意識流抽象化,即使是我現在重看,理解程度應該比國小好不了多少
但裡面有一個場景,我看的時候感到很奇怪
在父親喪禮,賓客們在草坪上,吃著餐點開心談話,氣氛非常祥和安寧。因為電影非順時序安排,常有回憶片段,我以為記錯,這個時間點父親還沒去世
老師講解說國外的喪禮跟台灣不一樣,台灣喪禮是孝女白琴,氣氛哀戚。國外是舉辦一個自助餐會,來弔唁的人們聚在一起緬懷過世者,談他豐功偉業或相處的點點滴滴
小小的我被衝擊到,以國外文化不同來處理這個資訊
長大後想想,如果照片上的是我,我比較想要國外那種,不需要一直哭,談談過往事蹟,讓這件事結束在這裡也不錯
不過到時候現實的事是別人來處理,應該沒辦法這麼輕鬆
不然我得知消息是在回程的車上,看完後我開始暈車,晚上九點騎車回家的時速只有20,隔天還把早安說成掰掰……
現在也無法打開裝特典的盒子,我沒辦法整理,還在消化這件事。但我想起這部電影,那個愉快交談的場景,我想記錄場上開心的片段,用心籌備這個包場的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