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蹄目
2 months ago
烤魚醬製作現場
latest #47
掰噗~ 已经
2 months ago
我已經吃不下了(p-surprised)
機器狼最喜歡邊吃烤魚邊幻想自己在大海邊的感覺汪 (o´ω`o)
趕快先來卡個位
立即下載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我剛開始學習寫文的時候,看了很多寫作指導書,在浩如煙海的無用知識中發現了一個不起眼的寫作技巧——關注修飾情景的副詞,應用之後發覺效果驚人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那本書的作者認為:修飾情境的副詞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累贅,應該把它所描述的情景融入描寫當中,然後刪除副詞本身,讓讀者自行感受當時的情境,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這麼說可能很含糊,我舉個例子來說明: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僧敲月下門,沒有直接阐明僧人在小心翼翼地敲門,但大部分人读到最后一句,都能明白僧人在轻轻敲门,不需要任何副詞修飾,直接寫「敲」就足矣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那本寫作指導書裡的意見比較激進,作者認為最好把所有副詞都刪除,避免影響行文的節奏感。
我個人的看法是,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個方法很有效。但有時實在無法避免使用副詞(比如不想多花筆墨描寫的次要情節,使用副詞最有效率),那該用還是要用,不必太教條主義。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另外我發現也能按照這個原理做逆向工程:通過副詞來檢查情境構建是否到位,如果一個關鍵的人物動作不得不用副詞來修飾動詞,可能意味著前文中的描寫並不到位,或者選擇的動詞不恰當,需要作出調整。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獻醜了,我想分享的主要就是這個寫作技巧
各位太太可能在別處也聽說過這個方法
如果對此有疑問,或者有有別的問題(寫文方面的),可以盡情提問,不需要客氣!
我在前圈出了兩個本,都已完售,雖然沒接受過專業的寫作訓練,但寫作經驗和一定水平的寫作能力還是有的,盡量知無不答。
偶蹄目
2 months ago
很怕羞,這噗大概只存在最多兩天
https://images.plurk.com/6ybPu6QzVE00NvWdMx9F0Y.png
我的中文不太好其實也不太確定哪些是副詞,沒想到連慢慢地、悄悄地這類都是副詞,我以為這算是形容動作的形容詞
也就是說如果我想寫一段「唐布衣溜入伙房,悄悄地揭開蒸籠,摸走了裏頭白白胖胖的葉兒粑」
可是感覺改成「唐布衣溜入伙房,輕手輕腳地揭開蒸籠,摸走了裏頭白白胖胖的葉兒粑」好像也差不多......還是要多寫幾句例如他的眼尾掃著門外師弟的身影之類的加重他的緊張感還是偷拿食物地偷感(?
但有時怕自己寫多了陳述太攏長嗚嗚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tanfong330: 修飾動詞表示情境的副詞,主要是程度副詞和方式副詞。
比如阿狙太太寫的這兩句裡「悄悄」和「輕手輕腳」都是方式副詞。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我的看法是:溜進伙房這個字,其實已經表達了「他在偷吃,怕被其他人发现」這個情境。
裡頭以及白白胖胖,這兩個形容詞也可以酌情去掉,尤其是裡頭這個詞,因為蒸好以後還未盛出的葉兒粑會留在蒸籠裡面(而不是其他地方),屬於生活常識。
我們索性把修飾主句的形容詞和副詞都拿掉,這句話會變成:
「唐布衣溜進伙房,揭開蒸籠,摸走了葉兒粑」
依然是表意明確的,讀起來更清脆
Artiodactyla1789: 對耶這樣簡潔很多,而且看到溜這個字就能意會到他偷偷摸摸的感覺了
感謝鹿太太明確地點出問題 我再琢磨看看......不過我真的搞不懂那些是副詞感覺修練的道路非常遙遠艱難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偷感可以通過環境描寫和其他句子中的動作描寫營造
阿狙太太讲的「唐布衣用眼睛餘光觀察師弟動向」,就很不错
如果要用環境描寫表達偷感,則可以著眼於當時的時間,葉兒粑是早點,清晨時分非常安靜,哪怕發出一點聲音都會被發現。
「天光矇昧、萬籟俱寂,微風輕撫樹葉,樹葉隨之作響,其聲竟清晰可辨
喔喔喔這麼說來我對時間地敘述蠻少的,大多也是習慣用今天明天現在剛才、早上中午晚上這些詞,因為常常寫段子,不想交代是什麼時機就直接「這天──」起頭了,後來發現我的段子太多這天了,雖說是不同的段子還是會有繼視感.......
要是緞子跟節日或者跟時間有關,就不需要用「這天」起頭,如果是晚上可以酌情描述一下晚上的情境,然後再帶入晚上大師兄又幹了什麼好事
或者說為了強調唐布衣又一早把唐門苦力拐出去摸魚,就能先敘述今天唐門有多少雜活沒做,再帶到大師兄又無所試試地來抓人之類的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tanfong330: 阿狙太太可以關注下古代的十二時辰,比如早晨=寅時,有相應的對照表可以參考
https://images.plurk.com/1vW6QYcxT8eFKvoMKIU9UK.png
描述時間段比早上、中午、晚上更細緻,十二地支也很文雅。
偶蹄目
2 months ago
又想到一件事:寫初稿時要盡可能放鬆,沒必要斟酌用詞,初稿最重要的任務是把不成熟的想法流暢地表述出來,記得以前聽到一位作家講自己的經驗,他說:(寫初稿時)要像嘔吐一樣的寫作。
然後再從初稿的基礎上反覆修改,也就是俗話說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這個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也有人習慣一筆成形、一氣呵成。
但如果覺得把文一遍寫好很吃力,或者卡文的情況比較嚴重,很推薦這個方法。
小菜一碟-活罪難逃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第一階段會先放鬆寫+1~
我通常是
大綱:只有對話+人物動作概略>>
一稿:把上述的骨架填肉>>
二稿:檢查錯冗字+描寫不到位處,所謂不到位處可能包含鹿太太提到的、蒼白的副詞使用;也可能一時還沒想到怎麼改,就先把不到位處簡單標出,之後再說>>
完稿

然後視本身對該篇的要求程度,二稿跟完稿之間可能會反覆多次;但如果是對比較隨筆定位的作品,也可能校一次就過嗯

(順手分享一下之前布衣1/2的大綱開頭部分示例個,我的嘔吐式寫作、真.想到什麼寫什麼的第一階段大概是醬 https://images.plurk.com/6Ake7ZtVhmJupdbvgCEpLs.jpg
(然後大綱的諸多元素都可能在一稿或二稿時被改掉或不見XD
偶蹄目
2 months ago
luck61036:
感謝小菜太太的分享❣️
這個地方令我很受啟發:把不知如何修改的部分先標出,再慢慢攻克
通過這個方式,能把寫作的步驟進一步細分,有條理地一一執行
大綱裡面師弟變成小豬太可愛啦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突然想到一個很重要但沒講到的:閱讀积累真的很重要,畢竟有輸入才有輸出。
想寫出武俠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武俠小說。
熊的剧本受金庸先生影响很深,如果想令文章風格接近活俠的文本,可參考金庸先生最有名的幾部小說(《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還有熊講過的《連城訣》)
如果不追求活俠原作的文本風格,喜歡清脆的短句,九折千回的人物動機和江湖氣十足的故事情節,推薦古龍。
看完可以試著用名家的風格去仿寫,有點像學繪圖先做臨摹練習
推金庸+1,金庸小說真的好看QQ
個人最喜歡的是天龍八部的蕭峰線嗚嗚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luck61036: 還沒完整地看過天龍八部原文 有空一定去拜讀
也許是看過幾部改編的影視作品,提前知道劇情,閱讀動力變低了

我也喜歡蕭峰的人物形象,一个磊落到不可思议的人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q3opqDP17e9kplwSYWr3F.jpg
鳥熊在遊戲裡戲仿過古龍的文風,覺得很有趣就保存下來了 (簡體注意)
大概是這樣的風格
我有看過陸小鳳傳奇,覺得這段仿古龍真的很有趣XDD
有聽說溫夫人跟南宮遠的故事有致敬多情劍客無情劍(?) 有讓我想找時間補個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luck61036: 其實陸小鳳傳奇和多情劍客無情劍我都沒看過
有看過影視版,了解大致情節。
我之前對武俠小說有諸多成見,認為大多數武俠小說描寫的世界很可怕,那是一個由男性、暴力、民粹主義主導的世界,所以很多經典作品沒有看過。
後來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邊城浪子,的確有我擔心的問題,但還好,我能辯證地去看待它,金古是名家,他們的作品的確有其獨特性和魅力。
後來想通了,所以看了白玉老虎(唐門大活躍的一本)。
大概就只看過這兩本古龍。
講個題外話,活俠繼承了舊武俠的優點,但其中的故事情節與台詞有批判到舊武俠中的糟粕,這是我最欣賞這部遊戲的地方
偶蹄目
2 months ago
大部分同人文都是短篇小說,除了武俠小說之外,也很建議參考一些短篇小說名家。
按照自己喜好來選擇就好!
我個人比較推老舍、李碧華和白先勇。
小菜一碟-活罪難逃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我有喜歡白先勇!不過我覺得白先勇文風蠻現代的就是了XDD 老舍和李碧華我久仰大名但還沒接觸過,之後或許可以找機會來看看

我武俠小說其實都是小學跟國中看的,好像高中還有看一點(?)那時候還不太有批判意識,基本上是看什麼就吃進去,如今想來的確覺得金古武俠還是有不少男性凝視的成分沒錯 比如對女性外貌的諸多評比
不過我覺得金庸的女性描寫其實整體來說蠻不錯了,至少不會只是依附於男性,印象中普遍也不會比男性來得戀愛腦(?

是說我以前也有看鄭丰的武俠(有一美稱是女版金庸,但也有人說是言過其實),個人比較喜歡的是靈劍跟神偷天下,最多人推的是生死谷但我反而還沒看(
不過因為也是沒啥鑑賞能力的時期看的,我無法描述她的文風具體是什麼類型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luck61036:
感謝小菜太太推書,查了一下對鄭丰很感興趣
活俠劇本採用的是文白夾雜的語言風格,不過文白夾雜寫不好會很爛風險超大 ,所以我個人覺得同人不一定要復刻這種高難度寫法,現有的同人應該有很多也是純白話。
所以推薦白先勇、李碧華這種偏白話的作家,對寫文新手來說應該更好吃透
小菜一碟-活罪難逃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我查了一下熊熊意識到李碧華是霸王別姬的原作小說作者,這本我一直想看一直還沒看 (有看過電影,哭到差點斷氣......
不過不說模仿文風的話,我覺閱讀來說金庸古龍應該還是比較有娛樂性(?)白先勇的純文學寫法&意識流,我雖然不能說沒想學,但感覺學不太起來XDD

不確定是不是小時候看金庸的緣故,我自覺活俠的傳奇體我可能可以仿個70分,但白先勇的文風我可能只能仿個30分(救命)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luck61036: 我們這邊的翻譯家中常常有一些愛賣弄學問的傢伙(通常是老男人),他們很愛把外國名著翻譯成文白交雜的形式,不僅冗词赘语,有時還偏離原意,然而他們的文字功底本身應該並不差,這令我感到能把文白交雜寫好很難。
小菜太太仿傳奇文本能仿七分超強了,看多了一些反例我只想逃避。相比他們,小菜太太寫的比較清爽,可能寫好文白交雜的難點不在文字,而在於要控制住想要賣弄學問的虛榮心?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白先勇先生的作品難懂在各種隱喻,常用景色、個人命運、物品等等影射時代風貌,但遣詞造句本身並不晦澀。
節選下:
客廳里那張橢圓形花梨木殷紅厚重的咖啡桌上,擺上了一套閃亮的銀具:一隻咖啡壺、一對咖啡杯,另外一對杯子盛著牛奶和糖塊,還有銀碟、銀匙,統統擱在一隻大銀盤里,光燦奪目。早上羅莉泰來打掃的時候,吳振鐸從玻璃櫃將這套銀具取了出來,特地交代她用鋅氧粉把杯壺擦亮。

几乎没有一个難懂的詞,但是行文很流暢優美,所以文字風格有借鑑意義
原來鹿太太是因為被這樣的翻譯雷過救命

不過我覺得白老師正是這樣看似用詞簡單、實則包含諸多隱喻才更難學耶,如果變成只學到表面,好像反而容易變成一堆無意義的描寫+拖沓的劇情(?)我覺得「選擇要描寫哪些景物屬於有意義的描寫」這件事本身就是最難的,或是說我自覺就是在這個地方做為卡關,所以文風雖說謝謝鹿太太不棄,但就是清爽有餘而畫面感/煙火氣不足

以及與其說控制住賣弄學問的虛榮心,不如說本質上我可能也不覺得自己肚子裡有啥特別值得拿出來賣弄的(乾)
小菜一碟-活罪難逃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再來就是我覺得我好像一直以來擅長的都是減法而非加法(aka很會刪除冗言贅字+抽換詞面來營造洗練清爽的語感,但很不會加筆描寫細節XDDD)然後因為是寫活俠同人,就多少會下意識想還原原作的風格,然後就發現活俠的風格跟自己相性比較合(?
但我其實超羨慕能把細節描寫到位的人,比如說鹿太太也是我羨慕的對象之一QQ

是說也有點好奇鹿太太看過我的文是哪幾篇哇(?)
然後不知道在這邊坦承這個會不會有點奇怪但好像還是該坦承一下(?)就是我其實......好像沒有認真以學習文風為主要目標來閱讀過,比較都是偏向休閒娛樂/欣賞品味的心情來看故事,不過在這樣的前提下看多了,我猜多少會有一些潛移默化(?)或是說我可能是對刻意鍛鍊文筆有所抗拒的類型,沒辦法以此為主要動機來閱讀XDDD

不過殊途同歸(?)無論如何多看/多複習好作品反正也不會虧(?)完蛋我推坑&聊金庸的癮頭犯了但這樣會大歪樓,我之後也要找機會開噗聊金庸(欸)
偶蹄目
2 months ago
luck61036: 看過大師姐那一篇的番外!記得是很可愛的一篇文
因為我是活布左右固定(相手差不多也固定了)所以能看的東西很少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好的創意一定是獨裁的,所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去汲取創作能量是最好的(甚至不一定要看書,看電影和逛博物館等活動也有利激發靈感)
閱讀和推書這一部分看看就好
我講講自己喜歡的作家,和我認為對寫文有幫助的書
希望能幫大家拓寬下視野,但不希望被推薦的人產生壓力(其實很怕把人帶歪
小菜太太可以推坑,我喜歡接觸新東西,寫作方面的建議也差不多講完了
如果真的沒興趣,我不會勉強,所以推坑也不需要有壓力(?)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luck61036:
重看一下是我沒講明白,令小菜太太產生了疑惑 ,容我解釋一下沒講清楚的部分
阿狙太太的問題主要在編排文字方面,她已經獨立構思了許多故事,我覺得她的故事很好,不想加以干涉,所以刻意避開了創作故事的技巧,只說文字。
想要寫好文章,不需要堆砌辭藻。好的文字是有韻律的,做好韻律,用詞平平無奇也不要緊,反而能令讀者感到平實、踏實。
好的段落讀起來會有音樂般的節奏感,白先勇老師在這方面很出眾,行文流暢、文辭優美。多讀這樣的文字對寫文很有幫助,就像聽多了音樂,便能自然地哼唱出旋律。
關於會不會言之無物,這完全是我思維盲區,這個問題我往往是靠感性解決的。
想了一下也能總結出一些規律(怎樣讓景物描寫恰如其分),我明天努力講一講
小菜一碟-活罪難逃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嗷嗚了解,這樣我有更理解鹿太太的思路了~~
(不好意思昨天行程比較滿,所以就回得比較慢
期待鹿太太繼續分享讓景物描寫恰如其分的心得

& 原來是那篇番外,那篇真的很鬧哈哈哈,謝謝太太能覺得清爽可愛

金庸的部分我打完整噗再貼過來嘿嘿,雖然我想提的鹿太太大概都看過小說版或影視版了,但就當分享心得也很有趣

是說本來想提一嘴張愛玲的華麗蒼涼,或是余秋雨壯闊的散文風格,不過感覺不太符合鹿太太這噗推薦的平實路線所以先打住XD 或是另外開噗(太多噗了救命)
小菜一碟-活罪難逃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不過如果是以阿狙太太為主要推坑對象的話,不確定阿狙太太平常的閱讀習慣,但以平常工作比較累(?)為前提的話,感覺比起純文學風格,回到像金庸這樣情節取向的長篇小說或許還是更有閱讀動力
(自身是有一定程度餘裕時才有力氣讀純文學的人於是推己及人(欸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屬於跟活俠一樣的南宋背景,雖然有男凝要素()但畢竟只佔作品的一部份,整體來說武俠世界觀&人性的描寫&高潮迭起的情節&偶爾穿插的用典和詩詞真的都很好看,我覺得會喜歡活俠的人應該都會喜歡吧吧吧
& 一說夏侯蘭的人設可說融合了神鵰的李莫愁+小龍女,我覺得的確有那種感覺,可藉機認識一下她們
小菜一碟-活罪難逃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至於虐到極點的連城訣雖然熊提過但還是先算惹,作為我要找人陪我一起痛苦才願意複習的超虐作品,如非極致虐文愛好者拜託不要從這本入坑金庸
欸其實我的閱讀習慣很跳痛,以前在市區圖書館做臨時工啥都看看(因為不能滑手機又沒事情),念書時也是圖書館拿到啥都看,可是出社會之後沒有限制的情況下就很難靜下親去啃太嚴肅的書,就很久沒看文學或經典著作,大部分還是刷一些小說平台的文
是說有什麼能借閱到經典著作電子書的APP嗎?
之前朋友給我一本記錄宋朝人文的實體書,不過我發現太久沒看實體書看了很吃力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tanfong330: 我一般使用微信讀書,收錄的書超多,都是經過出版社授權的正版書。
它自帶一個不錯用的朗讀器,可以在睡前/工作中聽書
有一些書需要會員,會員可以試用幾天,會費大概是每月87台幣。
美中不足的是它好像好像只有簡體版,我不知道台灣用戶的體驗如何,看到FB上台灣書蟲推薦這個APP電子書閱讀器討論區 | # 📚 微信讀書使用... on Facebook貼一下給太太做參考
偶蹄目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luck61036: 看到這個網站有繁體版的 長安的荔枝 ,我很喜歡這本書,想起小菜太太愛看情節取向的書,所以給小菜太太推下
作者馬伯庸堪稱當代最好的中文歷史小說家之一。他是寫網路文學出身的作家,所以情節趣味性很強。
他很擅長以小見大,這本長安的荔枝,就是從杜牧的詩句出發,講述了一個歷史中不值得一提的倒霉小人物(一個負責調度物資的基層小吏)跌宕起伏的命運,我覺得結尾的反轉很精彩
噢噢噢這個劇情聽起來就超有趣!!
我小時候有看過馬伯庸的筆靈,當時還沒完結,等到後來就沒再關注了,一查才發現終於完結了,之後找機會也連著跟長安的荔枝都補一下
超感謝鹿太太推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