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車廂]臉書一個朋友轉了這則貼文,這幾天一直...朋友的感想不評論,但今天看到底下同溫層的留言,微妙地不太爽(默
醜話照例說在前頭我挺寧靜車廂,以下發言不喜勿入,消音推獎w
latest #8
首先,寧靜車廂根本不是專門針對小孩設的規定,各種意義上我不知道一堆家長急著跳出來崩潰幹嘛。以個人搭大眾運輸的經驗,把整個車廂當成公園涼亭在嚷嚷的大媽、跟遠方家人大開視訊天南聊到地北的外勞、手機看影片不開聲音彷彿就會死的老頭,真的早該禁了。
靶子這麼多,這些家長急著要站出來挨槍也是很奇怪www
因此雖然看到新聞,多少可以預想到會有家長跳出來該,原本我是沒打算特別搭理。直到那天看到這篇文,想說也太滑坡(爆
光是開頭在抱怨台灣帶小孩搭車壓力爆棚就夠扯了。我不曉得這位媽媽有沒有坐過日本的長途巴士,一趟車程搖晃超過三小時,全程真的沒有人發出過半絲聲音www印象很深刻,當時一同搭車的小夥伴因為客戶打來,他不得已接了,壓低音量講到最後他放棄地把客戶掛掉,因為再怎麼悄聲講都實在太突兀。
對比台灣偶爾還會遇到鄰座的阿姨一同逗小孩,這媽媽和我搭的真的是同一個國家的大眾運輸嗎www
ふわふわ蘿莉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這篇文從頭到尾架設在一個基礎上,小孩只是「正常地說話」都會被盯上,小孩就應該「開心地搭車」,為什麼要受到這種對待。問題來了,誰教妳在大眾運輸上說話是常態的?為什麼旁人就必須容忍,因為妳覺得妳的小孩「應該」要開心?說低聲講話,是妳判斷聲音夠小還是被吵到的人判斷?
台灣人一直有一種心態我覺得,就是不會去想「我是否給別人添麻煩了」,而是先認為「我這樣還好吧」。我又沒有很大聲,還好吧?小孩子玩很正常,幹嘛這麼敏感?孩子就是這樣,旁人應該要包容啊,不然現在誰還想生小孩?
那天一趟捷運,旁邊坐一個頂多十幾二十歲的男生,他在看影片。剛開始他是靜音;隔幾站有一半人下車了,忽然間他把手機聲音調大,一路放送到我下車為止。
立即下載
ふわふわ蘿莉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這個例子太適合用來驗證上述的心態。「反正人變少了,我放一下不會怎樣」「快到終點站了,還好吧」說白了就是這樣。但,很不幸地;現在不教小孩原則是不要吵到別人,甚至媽媽自己都認為旁人應該要忍讓他,孩子長大就是很容易變成這樣。
還有真的不要拿日本來比了www人家所謂的把幼兒講話視為自然音,是因為人家的孩子從小就被培養上車不要吵鬧的觀念,那個發出聲音的頻率和台灣最好是一個檔次www再者,日文說實在是發音很輕的一種語言;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同樣講一句話,應該不會有人把日語和北京腔想成同樣的音量吧(默
再回到當前的狀況,寧靜車廂本來也沒有說「只要」「小孩」完全「靜音」啊,到底在(爆
ふわふわ蘿莉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至於原文說很多家庭沒有能力開車或包車,大眾交通就是唯一選擇,這句我實在無法認同
不要把妳的無能轉嫁到別人的痛苦上。不喜歡守規矩拜託去買車,在妳的世界裡作主;如果妳沒能力,需要使用社會的資源,那請好好遵守社會的規矩。因為妳沒錢,所以必須搭車,然後大家就應該容忍妳的小孩說話,這是什麼道理?
下面還順便把其他發出噪音的人都一起拉進來,但寧靜車廂不是本來就為了處理這些人嗎,沒有人說只是針對妳的小孩啊www說到底不就是今天高鐵設了這個規範,人家都還沒說,妳就自己急著站到受害者的位置嗎(....
ふわふわ蘿莉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這篇文不斷提到一些極端的例子,包含小聲問問題仍然被投訴、玩玩具發出聲音(???)被要求,且不論音量上的合理性,就算她是真的遇到神經敏感的人,嘛。
算了啦這種人有沒有寧靜車廂都會去檢舉啊,和這個規範有關係嗎(乾
這篇文下面當然也有人提議設個兩節親子車廂,不過個人是覺得意義不大。原因很簡單,除非高鐵可以限制親子只能買親子車廂的票,否則對於買不到票的家長,問題仍然存在;而我可以想見,小孩吵起來被旁人罵了,一定會有一種家長的言論叫做「啊我買不到票啊,這又不是我的錯」(
要論問題的核心,我想不是小孩、也不是社會對於寧靜的定義,而是我們怎麼看待原則。若認同大眾運輸上不應該吵到人,特別搭高鐵的可能商務行程居多,我相信家長應該優先教導小孩遵守規範的重要性,而不是先跳出來哭訴我已經很努力了。會發這種文的心態很明顯,她知道新規定要遵守,但她根本上就認為小孩講話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嗎w
今天踩到我雷的回文是這樣寫。「大家真的應該要理解和容忍,小孩說話很正常」
我就問哪門子的應該W
然後這句我真的要拿出來吐槽。「小孩不是噪音,是生命存在的自然聲音」。三小啦w
不要把妳的孩子對別人造成的困擾用道德昇華,甚且正當化。噪音就是噪音,沒有貴賤之分。
暫且想到這樣,後面有其他討論再說w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