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依★
2 months ago
跟風。關於自己10個冷知道
latest #25
洛依★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大概認識久的比較知道
洛依★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01.參加同人場的歷史是元老級(台灣第一場同人場在國小)
02.聽力先天退化快的原因,很常聽不見/聽不清楚聲音
03.被誤會混過幫派&曾被道上兄弟邀請入會
04.因身體+精神問題,努力賺生活費的半職社畜
05.不管哪份工作,都有不被人發現來上班的隱形技能
06.現實還是網路都會社交恐懼,比較敢1v1
07.除了設計繪圖軟體,其他都是白痴(ex:常忘了line怎麼掃碼加友)
08.騎公路車上下班
09.半跳針的靈感應人員,最受不了鬼開門時,在房間開Party的好兄弟
10.左手曾被降落的鑰匙穿出一個洞(仍有痕跡)
洛依★
2 months ago
半跳針那題可以講個小技能,偶時能電波到寵物當下的想法,蠻有趣的
立即下載
洛依★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明天上一天班就能好好睡個覺塗鴉 上星期大多在手作,這週來畫小東西
居然國小就參加過同人場 我差不多到高中才知道有這種活動
靈感應聽起來很有趣但當事人通常會覺得有點困擾
洛依★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hulurd: 在小學五、六年級,那時朋友的姐姐有擺,和現在差蠻多,是充滿手工小卡和影印機訂騎馬釘,只有少數會印印刷品,現在還有保留當年收到的同人最遊記貼紙
靈感應有時真的蠻困擾,不知道被嚇到幾次,以及懷疑自己是不是瘋了 曾經被工作場所的妹子跟回家,一直到離職身體狀況不好才發現,妹子有借親友的嘴巴跟我抱怨為什麼沒跟她說我要離職,還讓她繼續跟著,心情真是不知道該哭該笑,崩潰對她喊:「冤枉喔,我哪知道有人跟著 ,又看不到你 」她說我和她對視過,以為遇到可以溝通/聊天的人,所以一直跟我上下班 後來有解決,只是結尾有點悲傷。其實不少能畫成故事或作故事素材。
慕玄
2 months ago
洛依★
2 months ago
qq3328: 耶嘿!
慕玄
2 months ago
coku102: 神奇小精靈 (指)
洛依★
2 months ago
qq3328: 指感應嗎?我只是遇到不科學只能找大師協助的小咖
慕玄
2 months ago
coku102: 居然 但還是覺得神奇
洛依★
2 months ago
qq3328: 有些回頭看確實是很特別的經驗,但也有不希望碰到的 。可以分享一個看木乃伊展的特別經歷,在去展覽之前,我以為可以近距離觀看真品,畢竟很喜歡歷史遺產文化,結果事實是有幾具木乃伊我連靠近都不行,能量受不住(靈還在),陪同的朋友被迫聽我崩潰+羨慕為什麼近距離觀看的那些人沒感受到嚇鼠人的能量
慕玄
2 months ago
coku102: 也太神奇!!!不過我是麻瓜所以其實我不太能感受到這種事情
洛依★
2 months ago
qq3328: 有時感應很強的時候,是能透過影像或照片感受到那裡的能量,比方新聞播報自殺案,會被迫接收對方傳來的負面情緒。導致現在很難一口氣看完整恐怖片或是某些歷史/遺跡紀錄之類
慕玄
2 months ago
coku102: 辛苦了。這樣感覺其實挺辛苦的
洛依★
2 months ago
qq3328: 有強就有弱(所以才說自己是跳針),弱得時候跟一般人差不多,所以也有麻瓜快樂平常日
慕玄
2 months ago
coku102: 了解 雖然我也有跟風打這文,其實我沒提過一件事,不知道這算不算共感力應該說我的情緒很容易隨著角色情緒波動吧... 不過偶爾也會需要一點點時間消化才能把那種感覺蓋過
洛依★
2 months ago
qq3328: 共情這對在藝術創作領域的人來說是很好的特質,只是因為很容易受到他人影響,需要消化情緒的時間要很多,比方大量的獨處。
慕玄
2 months ago
coku102: 偶爾覺得費腦,尤其是如果是第一次接觸的部分反應還會更強烈。所以偶爾看完文章之類的很容易覺得暈
洛依★
2 months ago
PS:容易使用文字說話,算個人毛病,有時話匣子打開可能控制不太好,字太多有壓力可以跟我說
洛依★
2 months ago
qq3328: 能理解,有時看著看著就掉眼淚 還有電影那些也是,有些後勁很強
慕玄
2 months ago
coku102: 一般聊天倒不至於啦! 主要是接觸作品那類的比較容易啦! 雖然偶爾也會因為他人情緒有所感覺但基本上不太會那麼強烈
慕玄
2 months ago
coku102: 真的 所以有些時候其實需要一點點時間才能從那種感覺出來但如果想起了也還是很容易持續感受那種情緒
洛依★
2 months ago
qq3328: 其實有把同好嚇退的經驗 字太多嚇到人了。因為聽力問題,生活蠻依賴文字。
創作過程也很常跟角色共情,陷入太深會需要適時抽離情緒。某方面或許也算是演戲一種,只是在腦中和臉上表演,用手寫/畫出來,不是像演員用肢體演活另一個人
慕玄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coku102: 我是要看情況 如果字太多我又太累,我會選擇明天看(壞壞狐球> ),這倒是真的 但我覺得我自己創作沒很好,我可以用聊天的方式告訴你整體,但我不太擅長把細節完整的細化出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