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角色也常常處在心理餘裕缺乏的狀態,捲入人際關係的衝突、與時間賽跑疲於更新偽裝,或受惡夢/社群媒體討論所侵擾。世界對女性的惡意(與那些沒有名字的男性角色)布滿整個背景音,成為小說角色的動機。對此,
盧郁佳的書評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詳細整理。
就連女神也無法脫身。神仙是有超凡能力的人。神仙信仰預設世間苦難,聆聽個別信徒的心願。但在這本小說中,女神也是女人,也在世界的法則之中,正是「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我在讀的時候感受到形式的重要。〈女神自助餐〉跟〈在水一方〉這兩篇我也比較能夠讀進去,可能是因為我比較適應這個世界觀,但也可能跟我比較不熟悉廣告業,以及還是有些戀愛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