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scan
2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早療
二寶在今年八月(一歲十一個月)確定發展遲緩,主要是語言部分遲緩,職能在邊緣,物理沒問題,三項評估(包括社工訪談)我都有參與其中,看完報告後我積極聯絡有語言治療的診所,並且前往某間自費診所評估一次,後來自行研究一些資料評估小孩的狀況後,決定不從醫療端進行療癒。
latest #19
掰噗~
2 months ago
沒錯沒錯
tecscan
2 months ago
我一直在思考要不要發這個噗,因為我本身是醫療人員,有一定的背景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太清楚早療系統在健保下是怎麼運作的,所以我沒有去復健診所排所謂的早療課程
tecscan
2 months ago
其實不管是健保 或者是自費 醫療端的評估和療癒都有其限制,健保一次排課30分鐘,自費了不起50-60分鐘,無論是評估階段或者治療階段,治療師能做的都很有限,他們也很明白,所以不斷強調回去要練習。
立即下載
tecscan
2 months ago
@tecscan - 雖然已經確定遲緩,但是事情好像是往好的方向走,長輩3c停了,社服端的啟蒙服務九月開...以職能來說,我在這噗提過,治療師其實覺得小孩精細動作沒問題,可是以他們的評分系統來說,有些部分不理會治療師或者不去做就是無法給分數,在有限評估時間,很難評價小孩是做不到,還是當下狀態不好,所以我的評估治療師給了一個臨界分數,評價是多加練習可以改善
tecscan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語言評估那一場我是和長輩一起參與的,我整場看著孩子不斷崩潰哭鬧,結束後我很沮喪,我感覺自己的二寶被錯待太久了,從哥哥生病之後他就只能在長輩和保母那裡,有時候被帶回家有時候沒辦法,長輩3c育兒電視整天都在放童謠,講不聽,我開始積極尋找語言治療的資源,然後每週固定星期五接回家,星期一再送回保母那。我決定,週末我就不去醫院了。
tecscan
1 months ago
尋找語言治療的過程中,我聽說健保很難排,就先接觸了自費的語言治療所,那次的經驗很差,大概評估了三十多分鐘我就跟治療師吵架了,嗯,應該說是我開始罵她。現在想想,我從一開始就覺得這間診所(或者該治療師)不對勁,治療師看見我的小孩手上身上沾著水煮蛋蛋黃,「好意」提醒我把小孩整理一下,但是其實我從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怕我把診所弄髒。當下我就有了警覺心:這個治療師可能不了解這個階段的孩童。果不其然後來不歡而散。
tecscan
1 months ago
評估過程我除了被氣到,也發現一件事:這個階段的孩童,需求不高,需要的表達技能也不必多,整場評估其實就是,指著動物拼圖發生玩具學動物叫,學積木滾動發出咚隆的聲音,評估後,我忽然感覺「我來也行」,開始積極讀書增能,找到一本好書,獲益良多。0~4歲的兒語潛能開發寶典:全球暢銷10年!英國皇家語言治療師專業研發在評估之前,我請了一個臨托協助我照顧小孩,這個托嬰老師很優秀,孩子在她的引導之下心情愉悅便開始仿說,與不愉快的評估兩相比較之下,我覺得可能有比醫療端的語言治療更適合孩子的方式,開始在群組瘋狂物色適合的臨托保母/陪玩姊姊。
tecscan
1 months ago
在請臨托陪伴的過程中,我也開始發現孩子喜歡有人陪,喜歡大家的注意力在他身上,當他感覺到這個姊姊/阿姨是在陪他,他情緒就會好,他情緒好才會仿說。過去在長輩家都只能看影片,長輩過度放大處理他的生理需求(意思:像僕人一般伺候小孩),又相當程度地忽視他的心理需求,導致他非語言前技能(共享溝通 眼神接觸 溝通意圖等)都相當低落,連要他過來換尿布他都聽而不聞(長輩會追著他換),請專業的臨托進行啟蒙和照顧是一回事,但是癥結點還是家長得有足夠的時間和專注陪伴才能發現這些。
tecsca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最終我決定暫時不從醫療端的入,是因為我請這些臨托,他們一次陪孩子三個小時起跳,甚至一整天,孩子和托育人員都有更多時間熟悉彼此,同時孩子在一個舒適的場所情緒更穩定,更願意仿說。比起健保短短半小時、自費頂多一小時的「課程」,敏感的孩子可能每週上課都要重新適應環境和治療師,舟車勞頓折騰彼此。我跟其中一個在日托發展中心的姊姊提過:我不是否認治療師們的專業,身為醫療人員我懂,但是在健保體系下,醫療端有他的限制在,治療師們也非常清楚,所以他們一再強調回家要練習,不要只倚賴短短的課程。
tecsca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我複製貼上一段我跟他講過的話:我身為醫療人員,覺得可能健保的關係,民眾對於早療太過倚賴醫療端(可能因為有「療」這個字),家長反而呈現一種失能的心態,覺得排到課就心安了。但療癒系統有這樣的時間限制,很多時候治療師為了打破慣性所以要求家長不能一起上課,可以理解這種做法,但只能說,家長這端沒有適當地增能,其實療癒效果很差。這也是為什麼我明明請了臨托,我人卻還在(一方面這個小孩安全感不夠),我的小孩已經遲緩了,我們的日常慣性需要被外力介入協助,家長可以躲起來,但是是躲在一旁學習。
總之,關於醫療端的早療,我的感想可以濃縮成當時我跟她講的一句話:很多人覺得只有醫療人員的專業是專業(聳肩)。
其實這種心態反而讓專業的治療師們很無力。
tecscan
1 months ago
總之我近期積極陪伴孩子,也積極尋找能幫上忙的人,適合的人不好找,我運氣好,第一個遇到的托嬰老師真的很厲害,後面的人相較之下都沒那麼快進入狀況(除了某個相當討喜的姊姊)。但是我算了算,目前請了六個人,很好的有一個,很不錯的有兩個,堪用的有一個,算算總共三個人我有卡位後面的時間,這戰績感覺還行。
tecscan
1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zdZBN2Z5RVAEs343dPVDd.jpg
就如果我在前幾噗所說,雖然已經確定遲緩,但我更確定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走,雖然累了點,但上坡路就是這麼回事。
bornfreekyu
1 months ago
希望小朋友健康開心成長
tecsca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剛剛忽然想到,某個後來被我默默畫叉的托嬰老師,在我提到小孩中午十二點就準備睡午覺,所以不適合帶去一些接近中午開始的親子課程(像是11:00開始),她竟然說可以考慮早一點叫他起床,早上再補睡,這樣11點就可以上課了。我覺得這個提議真的是白痴,幹嘛為了這種可有可無的課程大亂小孩穩定的作息?!更不要說這種干擾很可能讓他整天都沒睡飽,影情緒和下午甚至整天的作息,我當下就覺得此人超不專業。
tecscan
1 months ago
不過不續約的主要原因是我已經講了小孩發展慢,她的話和指令還是偏快又複雜,當時我就覺得此人專業度不行。很好玩的是,我當時第一個有興趣的臨托就是她,當初她表示第一次合作她建議只約半天,這個建議真的很受用。結果我和她真的磁場不合😂
我覺得講的慢但是小孩聽得懂,聽的進去很重要,因為這樣他們才有辦法引導學習或是看嘴型,我那位女兒一歲9M語言遲緩的朋友,因為懷了二寶,現在有時候體力心力沒辦法再帶女兒去親子共學課了

然後她就委託在曾經好幾次一起上共學課的媽媽(剛好有幼保背景+兒子去幼兒園了所以有時間)來當陪玩媽媽

結果她女兒發出的聲音比朋友自己顧還多!我朋友超挫折但也知道有可能她們夫妻倆的照顧方式有問題,逐漸改善中
tecscan
1 months ago
greenchwen: 哇你朋友真的遇到貴人了,我覺得有時候真的要讓外力介入,才能檢視自己的問題
tecscan
1 weeks ago
jojeol: 剛剛突然發現現在噗浪還能在回文增加互動。
https://images.plurk.com/7pvGxReu0IpsN4pgiLKcQ6.jpg 最近超開心!
bornfreekyu
1 weeks ago
tecscan: 好可愛啊寶貝!!!眼睛可太好看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