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
演出形式
當初看到活動名稱就非常好奇,音樂劇交響音樂會是什麼概念
實際體會完覺得是一場非常棒的饗宴!
大概有這幾種方式
◆劇中角色會用口說、歌唱的形式回憶劇情(例如:千秋說當初第一次進到野田妹房間,看到那恐怖的垃圾山)
◆音樂劇部分,群演會換上戲服,結合舞蹈、歌曲跟道具的形式演出,例如最令人感動的屁屁體操,開演前還有教學影片教觀眾一起跳;還有那首野田妹在比賽時後演奏的《彼得洛希卡》,現場就有同步安排芭蕾舞的演出,回來看心得才發現芭蕾舞者是三浦宏規(飾演千秋),可惜當時沒多留意。
學園祭的《藍色狂想曲》,穿著玩偶裝的蒙哥出場時更讓觀眾驚呼連連,可惜沒有重現轉大提琴(我從三樓看下去覺得樂手座位區偏擠,若是要加入轉樂器的橋段,可能不確定性很高)
◆完整交響樂演出橋段:
表演前會有司儀主持人先念指揮名字、樂團名稱,接著三浦站上指揮台擔任指揮。
全場扎扎實實指了兩首《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我當天在Threads跟網友討論,到底是真指還是戲劇效果,網友都說是真指,演員甚至在表演前特別去學指揮,太佩服了!
另外表演也原汁原味還原劇中樂團第一次演出「離離落落的貝七」
(我還真沒想到有一天能夠看到正規樂團演出離離落落的版本XD)
整體而言,有演、有唱、有跳舞、有道具(沒有大型舞台佈景,只有左右兩邊有搭平面樓梯)
舞台大螢幕也會撥放2023年音樂劇片段做搭配
不論是造型、聲音或體態,上野樹里(飾演野田妹)跟竹中直人(飾演休得列傑曼)都跟記憶中的一模一樣
甚至快要覺得他們是不是原本就是那個樣子XD
野田妹最後眼眶泛紅講出「為什麼大家都要逼我,自由自在地彈鋼琴哪裡不對了?為什麼非得那麼努力練習不可?」
她是個有天賦的人,只是暫時沒有找到努力的意義,覺得中規中矩的彈琴不快樂
一開始只想要跟隨千秋,但是到後來發現這樣是行不通的
她開始努力成長,最終找到在舞台上彈琴的意義
我既不是忠實的日劇觀眾,也沒學過音樂,但《交響情人夢》是活在我心裡很久的一部劇
===
人生苦短,藝文活動真的看一場少一場,下次是不是不管怎麼樣都搶搖滾區的位置QQ